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65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采用Andersen生物采样器和曝皿法同步采集6座不同结构鸡舍的空气镰孢菌Fusarium样本,定量分析封闭式和半封闭式鸡舍中可吸入和可沉降气载镰孢菌浓度。对108份Anderson和曝皿样本分析结果表明,青年鸡舍、雏鸡舍和蛋鸡舍的可吸入镰孢菌浓度分别为(2.24±0.09)×103CFU/m3、(3.34±0.02)×103CFU/m3和(3.43±0.04)×103CFU/m3,而曝皿法测定的可沉降镰孢菌浓度结果依次为(1.32±0.09)×104CFU/m3、(1.34±0.12)×104CFU/m3和(1.32±0.19)×104CFU/m3。封闭式鸡舍可吸入镰孢菌的分布高峰在Andersen生物采样器的D级(3.0~6.0μm),而半封闭式鸡舍的峰值分布高峰在C级(2.0~3.5μm)。半封闭和封闭式鸡舍的可吸入镰孢菌浓度差异显著(P0.05)。首次报道了不同结构鸡舍环境气载镰孢菌的发生特点,为建立禽类真菌病的预警体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2.
紫茎泽兰根系分泌物对旱稻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研究了紫茎泽兰幼苗在不同收集时间段的自然根系分泌物对旱稻幼苗的根长、苗长和根鲜重的化感效应。结果显示,高浓度(30d)具显著的化感抑制效应,而在中浓级(20d)和低浓度(10d)下,则表现出一定的化感抑制效应或抑制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93.
豚草及豚草的综合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豚草自20世纪30年代传入我国,现已蔓延到19个省市。豚草素有“植物杀手”之称,对人类及农业生产危害严重,其密集成片的特性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秋季所产生的花粉引发枯草热,沈阳豚草花粉过敏症人群的发病率达1.52%。根据豚草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及其在我国的分布特点及各种防治方法的可行性,认为我国豚草防治应以生物防治为主,并结合综合防治。另外,苍耳柄锈菌三裂叶豚草专化型(Puccina xanthii Schwein.f.sp.ambrosiae-trifidae Batra)和豚草霜霉菌(暂定为苍耳轴霜霉Plasmopara angustiterminalis Novotelnova)在我国的发现,为豚草的病原菌防治带来了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94.
玉米病害的病菌变异与抗病品种选育   总被引:16,自引:16,他引:16  
我国玉米上发生的病害约30余种,引起病害的病原有真菌、细菌病毒和线虫等50余种.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的病害有大斑病、小斑病、丝黑穗病、青枯病、穗粒腐病、纹枯病、全蚀病、矮花叶病等.每年因各种病害造成玉米产量损失达10%.本文简要的论述了国内外对玉米品种的抗病性与病菌致病性的相互作用的最新研究概况.为掌握病菌的变异规律与今后应采取的选育抗病品种的策略和方法,提供了科学的信息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5.
王娟  吕国忠  姜华  孙晓东  赵志慧  周鹏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4):1533-1536,1556
对三裂叶豚草(Ambrosia trifida Linn.)的起源与分布、生物学特性、危害、防治和利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为科学、有效和可持续地防治三裂叶豚草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6.
辽宁省外来入侵有害植物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过调查和对大量文献分析,确定目前辽宁省的外来入侵有害植物有46种,隶属16科37属,其中18种为国家重要外来有害植物,并对其主要特征作一描述,以供有关部门及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97.
采用不同的方法对玉米弯孢霉叶斑病(Curvlaria lunata)的初侵染来源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种子内外均不带菌,不能作为病害的初侵染来源;病残体内的病菌能在地表越冬,作为翌年的初侵染来源;不同深度土壤中病残体上的病菌存活时间较短,不能越冬作为下翌年的初侵染来源,生长于PSA培养基上的病菌培养物在地表和不同深度的土壤中均能越冬,现菌的分生孢子可在不同环境下越冬,作为翌年的初侵染源。对4种杀菌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的结果表明;供试药剂中以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的EC50值最小,为11.79mg/kg,毒力最高,其毒力回归方程为y=3.33 1.56x,相关系数r为0.9912,达极显著水平。其余供试药剂毒力大小依次为: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其毒辣力回归方程为y=3.78 1.04x,相关系数r为0.9579,达极显著水平,EC50值为14.89mg/kg;75%代森锌,其毒力回归方程为y=4.01 0.63x,相关系数r为0.9555,达极显著水平,EC50值为44.57mg/kg;7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其毒力回归方程为y=2.08 1.61x,相关系数r为0.9670,达极显著水平,EC50值为64.10mg/kg。  相似文献   
98.
病健人参根际土壤真菌种类及数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慧瑛  吕国忠  孙晓东  赵志慧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6):8279-8279,8291
[目的]深入了解人参根际土壤中的病原真菌种类及其分布规律,分离获得有益真菌种类资源,为人参土传病害防治提供生防菌资源。[方法]统计健康人参植株与根腐病人参植株根际土壤中的真菌种类及数量并分析其变化情况。[结果]各地区人参根际土壤中的真菌种类不完全一致,分离出了18个属的52种真菌。青霉、曲霉是土壤中的常见真菌,镰刀菌Fusarium、柱孢菌Cylindrocarpon是部分人参根腐病的病原菌。[结论]根腐病人参根际土壤中的病原菌(镰刀菌、柱孢菌)及拮抗菌(粘帚霉、枝顶孢)种类和数量均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99.
本文报道了辽宁省常见栽培及野生药用植物上的球壳孢目真菌4属25种,其中包括新种1个:月见生壳针孢(Septoriaoenothericolasp.nov.);中国新记录种3个;柴胡壳二孢AscochytabupleuriThüm,苘麻拟茎点霉PhomopsisabutilonisSacc.,苍术叶点霉phylostictaatractyli(Sic.)Koval。每个种引证了主要文献、标本、寄主及产地,新记录种进行了详细形态描述。所有标本保存于沈阳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HMSAU)。  相似文献   
100.
小兴安岭凉水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真菌的多样性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2001年5月-9月,在小兴安岭凉水自然保护区椴树红松林、枫桦红松林、白桦林、落叶松人工林与红松人工林等林型内设立临时标准地,采用“之”字形路线及土壤剖面取样法多点采集土壤样品。采用稀释平板法和植物残渣法,选用PDA、孟加拉红和查氏3种不同的培养基分别进行真菌的分离和培养。记录不同真菌的菌落数(稀释平板法),通过观测菌落形态、生长速度和颜色,以及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真菌的形态特征,鉴定出了32个属的土壤真菌,其中中国新纪录属3个,即链二孢属(Bispora)、拟毛孢属(Chaetopsina)、田字孢属(Dictyoarthrinium)。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真菌区系与森林类型、土壤剖面层次密切相关,被孢霉属(Mortierella)、青霉属(Penicillium)、木霉属(Trichoderma)及轮枝孢属(Verticillium)为小兴安岭森林土壤真菌的优势种群,椴树红松林和枫桦红松林土壤真菌数量和种类明显多于其它3种林型,下层土壤(AB、B、C层)真菌种类和数量明显少于A0和A1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