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5篇
农学   15篇
  54篇
综合类   76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我国南方作物高效施钾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扼要地总结了近年来中国南方地区主要农作物高效施钾技术的研究结果,从土壤供钾水平、作物种植方式、营养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与作用、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土壤物理性状等方面阐明了平衡施用钾肥对作物生产和作物抵抗外界胁迫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淮北平原砂姜黑土地区小麦施钾的增产效应。结果表明,增施适量钾肥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小麦子粒产量提高9.6%-25.0%,平均增产15.5%。小麦钾肥的增产效应与土壤有效K含量和施K量有极大关系。应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钾肥(K2O)施用量x1、土壤有效K含量x2与小麦单位钾肥增产量y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y=17.678-0.0446x1-0.0963x2。当前生产水平下,淮北平原砂姜黑土地区小麦钾肥适宜施用量为K2O 130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83.
不同水型水稻土施氮磷肥效果及施用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在湖北省几种主要成土母质上对不同水型水稻土施用氮磷效果及施脾技术的研究,初步明确了氮肥的施用效果为淹育型水稻土〉潴育型水稻土〉潜育型水稻土,磷肥效果与之相返,从土壤养分状况,氮肥和磷肥的发季利用率,土壤微生物,土壤还原性物质含量和水土温度等方面,初步分析了不同水型水稻土氮磷肥效果的原因,提出了不同水型水稻土氮磷肥的施用技术。  相似文献   
84.
施钾对油菜干物质积累和钾、钙、镁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池栽土培试验研究了钾对不同生育期油菜干物质积累量和钾、钙、镁含量及吸收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 1)施钾明显提高油菜植株的干物质积累量 ,施钾处理的油菜地上和地下部分的干物质积累量平均分别为不施钾处理的 1.3 5和 1.55倍。 ( 2 )施钾明显促进油菜对钾的吸收 ,同时促进其对钙和镁的吸收 ;施钾对油菜干物质积累量和钾含量影响的程度 ,地下部分大于地上部分 ,对钙和镁含量影响的程度 ,地上部分大于地下部分。 ( 3 )施钾对油菜钾、钙和镁吸收量影响的程度 ,都表现为地下部分大于地上部分。 ( 4 )油菜对钾、钙和镁的吸收总量中 ,地上部分平均分别占 92 %、97%和 94 %。  相似文献   
85.
不同水型水稻土施钾效果及施钾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不同水型水稻土水稻施钾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潜育型水稻土>潴育型水稻土>淹育型水稻土。水稻施钾能增强根系氧化力,提高土壤氧化还原电位的百分比和降低土壤还原物质含量,以及增加土壤好气性细菌和降低反硝化细菌的百分比等作用,均为潜育型水稻土>潴育型水稻土>淹育型水稻土;水稻生长季节的水、土温度,土壤供钾能力和水稻吸收土壤钾素的量为淹育型水稻土>潴育型水稻土>潜育型水稻土。而水稻吸收肥料钾占总吸钾量的比,则为潜育型水稻土>潴育型水稻土>淹育型水稻土。并找出了淹育型水稻土、潴育型水稻土和潜育型水稻土水稻施钾有效的土壤速效钾含量临界值,分别为54、82和141mg kg-1。本文还提出了不同水型水稻土在不同土壤速效钾水平下,水稻最高产量和最经济产量的施钾量,以及钾肥的适宜施用期,为合理施用钾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6.
21种迁地保护植物微量元素与土壤养分状况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生态相似性”的迁地保护理论的指导下,研究了武汉植物园迁地保护植物樟科和木兰科21种珍稀植物的营养状况,及其所生长土壤的营养条件.结果表明。酸性土壤中Fe、Mn、Cu、Zn、B、Mo6种微量元素的有效态含量顺序为Fe〉Mn〉Cu〉Zn〉B〉Mo.其平均值大小与全国平均值相差不大;植物叶片中微量元素含量大小顺序为Fe〉Mn(或Mn〉Fe)〉B〉Zn(或Zn〉B)〉Cu〉Mo;与正常古量范围相比,所有植物Mn含量偏高,部分植物Fe含量较大.Cu、Zn、B含量较为正常,Mo含量偏低,生物吸收系数大小顺序为Zn〉Fe〉Mn〉B〉Cu.  相似文献   
87.
利用"网格"取样、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和GIS技术探讨了湖北省粮食主产区3个自然村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特性.结果表明,pH值和有机质相对稳定,在整个研究区域其变异较小,近似于正态分布,施肥元素的变异则较大,表现出明显的负偏峰分布特征;土壤有效P、K和Zn等重要施肥元素的空间变异主要是受土壤利用方式和施肥水平等随机因素的影响,同时其缺乏又更多地出现在水田中.  相似文献   
88.
平衡施肥对黑麦草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NPK平衡施用具有明显促进黑麦草生长的作用。农民习惯施肥的产量比不施肥提高25.3%,但远低于NKP平衡施肥处理,习惯施肥的产量仅为平衡施肥的41%,NPK配合施用的产量是不施肥处理的3倍。黑麦草施用磷、钾肥均有明显增产效果,其中磷肥效果大于钾肥,钾肥在生长后期的增产效果大于前期。不同施肥处理的经济效益差别很大,农民习惯施肥和单施N肥的增收效果非常有限,NPK配合施用增加纯利润达3383元/hm^2,其次是NP配合增加纯利润2720元/hm^2。  相似文献   
89.
大比例尺度下土壤的养分特征及其空间变异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网格”取样、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地统计学方法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探讨了湖北省 1个自然村 (光芒村 )土壤的养分特征及其空间变异性。结果表明 :(1)土壤有机质、NH4+ N和有效K的含量普遍较低 ,有效P的含量相对较高 ,土壤有效S、B、Mn和Zn的含量低于临界值的比例分别为 4 8.8%、4 9.6 %、6 4 .3%和73.6 % ;(2 )土壤 pH及有效养分含量的变异系数按如下顺序逐渐增大 :pH 相似文献   
90.
农业环境与化肥使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防 《中国农资》2002,(5):8-11
文章从有机肥与有机农业,施肥对农产品质量、土壤肥力、大气环境和水体的影响等几个方面,结合中国国情,论述了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今后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农业产品的生产在养分的投入上仍然需要以化肥为主,充分、合理、平衡的化肥投入不仅能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数量上的需要,而且一定能满足人们对农产品品质的要求。化肥本身是无害的,有害的是对化肥的不合理施用。在肥料问题上,今后我们需要关注的应该是生产和使用更优质、更高效的化肥,推广科学合理的施肥技术,提高化肥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