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2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45篇
林业   44篇
农学   44篇
基础科学   32篇
  73篇
综合类   404篇
农作物   73篇
水产渔业   31篇
畜牧兽医   116篇
园艺   97篇
植物保护   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1994~1995年研究表明,应用灭幼脲Ⅲ号微胶囊与其它农药微胶囊复配防治桑天牛成虫,效果明显;其中以灭幼脲Ⅲ号微胶囊与氯氢菊酯微胶囊复配防治效果最佳,平均产一、孕卵量以及化率都明显优于其它配方,且能延长持效期;而灭幼脲Ⅲ号微胶囊与来福灵9A0微胶囊复配防治效果最差。灭幼脲Ⅲ号微胶囊+优乐得(B)微胸囊与灭幼脲Ⅲ号微胶囊防治效果十分相近。  相似文献   
82.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TLR20和TLR21基因在斑点叉尾鲴Ictalurus punctatus感染迟钝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和斑点又尾鲴呼肠孤病毒(Channel Catfish Hemorrhage Reovirus,CCRV)后,在0、12、24、48、72h、7d,肝脏、头肾、脾脏、肠中的时空表达特征。结果显示,4种病原均能引起斑点叉尾鲴TLR20、TLR21基因在所测免疫相关组织中表达量的变化,但呈现出不同的表达模式: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这两种基因的表达差异巨大,而TLR21基因的表达变化不大,在肝脏和头肾中表达量仅在3倍以内变化。感染爱德华氏茵后,TLR20、TLR21两种基因的表达模式类似,在肝脏中表达量显著上调。链球菌引起肝脏TLR20表达量发生4360倍的变化,远远高于TLR21基因在同组织中的表达量(257.8倍)。斑点叉尾鲴呼肠孤病毒感染引起TLR20、TLR21两种基因在肝脏、头肾的上调表达,肠、脾脏的下调表达。以上结果表明了TLR20、TLR21在斑点叉尾鲴天然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为研究鱼类疾病防御机制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3.
分别用迟钝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和斑点叉尾(鱼回)呼肠孤病毒(channel catfish hemorrhage reovirus,CCRV)对斑点叉尾(鱼回)Ictalurus punctatus进行感染实验,取感染后0h、12h、24h、48h、72h和7d的头肾、肠、肝脏和脾脏,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了TLR5和TLR5S基因在这4种免疫相关组织中的时空表达特征,探讨它们与斑点叉尾(鱼回)先天免疫反应的关系.结果表明,链球菌和迟钝爱德华氏菌能够引起TLR5和TLR5S强烈的上调表达,其中以感染链球菌12h后TLR5S在头肾中的表达上调量最为显著,与对照组相比提高了132倍(P<0.01).在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的24h内TLR5和TLR5S基因的表达量上升,但随后却显示出了明显的下调趋势,而斑点叉尾(鱼回)呼肠孤病毒在TLR5和TLR5S基因表达中起到了明显的抑制作用,于大部分组织中表达下调.在感染12h的脾脏中,TLR5基因的表达量仅为对照组的0.017倍(P<0.01),而TLR5S基因表达量达到最低,仅为对照组的0.01倍(P<0.01).从不同的组织来看,TLR5在肠中的表达上调幅度最大,而TLR5S在头肾中的表达增幅最明显,如感染链球菌和迟钝爱德华氏菌12h后,TLR5在肠中的表达量分别增加了50.4倍(P<0.01)和14.8倍(P<0.01),TLR5S在头肾中的表达量分别上升了52.8倍(P<0.01)和132倍(P<0.01).以上结果进一步证明了TLR5和TLR5S基因在斑点叉尾(鱼回)先天免疫反应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在抗病原侵袭过程中表现出了一定的组织特异性和病原特异性.  相似文献   
84.
阿勒泰白头牛是新疆阿勒泰地区的乳肉役兼用地方品种,具有白头、抗病力强和性情温顺特点。结构变异(structure variations, SVs)是影响牛表型性状的重要遗传变异形式。本研究旨在获得阿勒泰白头牛基因组SVs的特征和种质特征的候选基因。以20头阿勒泰白头牛测序深度为17.32X的基因组序列为基础,通过Delly、Lumpy和Manta三个软件进行SVs的检测,并通过SURVIVOR软件取交集进行整合,总共鉴定到37847个SVs。从类型看,缺失、易位、倒位、复制和插入的比例分别为55.5%、26.7%、8.7%、8.9%和不足0.1%。从长度看,缺失、倒位和复制的分布呈现右偏态。以频率大于0.9为标准,获得636个高频SVs,涉及865个蛋白编码基因。基因注释和富集分析发现,阿勒泰白头牛的高频SVs与免疫抗病和神经功能相关,契合了抗病力强和性情温顺特征,可作为相关特征的候选基因(免疫抗病:BolA-DQB、TNIP3、IL1RAP和IL1R1,神经性情:EPHA6、GRM7和HTR2A)。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发现ASIP基因5′非编码区存在一个缺失,该基因可减少真黑素的合成,...  相似文献   
85.
在2012年黑河生态水文遥感试验(HiWATER)观测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卫星的地表温度产品计算观测点的垂直温度差及温度的日较差,并分析了不同时间尺度上温度差与浅层土壤相对湿度(包括土层深度2 cm,4 cm和10 cm的土壤相对湿度)的相关性。为检验温度差在区域含水量监测中的效果,利用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对气温进行插值。同时为消除温度的区域性差异,将各温度差进行归一化处理,最后将归一化后的垂直温度差区域分布与土壤相对湿度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各温度差中,地表温度和气温计算的垂直温度差与浅层土壤相对湿度的相关性最好;在时间尺度上,温度差与浅层土壤相对湿度的相关系数随时间尺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各土层深度中,温度差与4 cm的浅层土壤相对湿度相关性更好;在气温插值中,在纬度和海拔高度基础上插值出的气温与实测值之间更为接近;区域尺度上,归一化后的垂直温度差有效地解决了地理位置和下垫面对垂直温度差的影响,可以很好地监测月尺度上土壤湿度的变化的情况。  相似文献   
86.
为探究"玉米田养鹅"对农田生态系统杂草多样性、土壤理化性质及玉米生长状况的影响,以林芝市八一镇章麦村试验田为研究对象,运用对比方法,研究玉米田养鹅(Raising geese in cornfield,RGC)和对照(Control,CK)土壤理化性质、杂草多样性及玉米生长的异同,旨在通过田间状态的描述和中间状态的研究,为以后优化玉米田调控措施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RGC处理有19种杂草,其中以菊科植物最多,对照组仅有9种。不同功能群杂草密度相差很大,双子叶一年生或越年生被子植物功能群杂草密度远远高于其他5种功能群;RGC处理提高了杂草群落Shannon-Wiener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但降低了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2)RGC处理土壤含水率较对照高1.27%,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3)随着土层加深,RGC和对照土壤紧实度均呈逐渐增加趋势,且RGC对紧实度影响显著;4)对照土壤碱解氮含量为86.48mg/kg,略高于RGC处理2.67mg/kg(P0.05),速效钾含量为161.07mg/kg,略高于RGC处理28.66mg/kg(P0.05),而RGC的土壤中速效磷含量为120.98mg/kg,是对照(106.25mg/kg)的1.14倍(P0.05)。结论:RGC处理增加了农田系统杂草数量、种类和生物量,提高了生物多样性,使土壤紧实度明显减小、土壤含水率增加及土壤养分含量出现差异,且玉米各项农艺性状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87.
为寻找新纤维素酶和纤维素酶基因资源,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作为唯一碳源,从湿润木屑中分离和筛选获得1株高产纤维素酶目的菌株LYW-1。对该菌保守序列ITS进行扩增和测序后,提交NCBI并与相近物种ITS序列进行比对和分析,基于亲缘关系构建系统发育树。将ITS rDNA保守序列比较分析结果与形态学观察结果相结合,初步鉴定该菌株属于栓菌属(Trametes)。以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为底物,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测定纤维素酶活力,分析pH、温度及培养基中同碳源、氮源对该菌产纤维素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LYW-1在pH 7.0、37℃、淀粉为碳源和乙酸铵为氮源时为最适培养条件,总酶活力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88.
‘红日梨’是由‘红茄梨’和‘苹果梨’杂交育成。果实扁圆形,平均单果质量280 g;果面红色;果肉白色,后熟后肉质细腻多汁,风味酸甜,香味较浓,石细胞少;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5%,可滴定酸含量0.38%,维生素C含量0.0389 mg · g-1,品质好。在辽宁熊岳地区9月上旬果实成熟,是一个红色、优质、中熟、丰产、抗病、抗寒的梨新品种。  相似文献   
89.
为探索甜菜(Beta vulgaris)叶丛期叶片光合机构和功能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机制,以抗旱性相对不同的品种“XJT9907”(旱敏感型)和“XJT9916”(耐旱型)为材料,在甜菜叶丛期控水为45%~50%田间持水量持续7 d时,利用植物效率分析仪(Handy-PEA)测定各处理叶片的叶绿素a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OJIP曲线),同时通过JIP-test数据分析方法,获得有关光系统Ⅱ (PSⅡ)标准化数据、比活性参数、性能指数、总性能指数和能量分配比率。结果表明:1)干旱胁迫增加了XJT9907和XJT9916叶片可变荧光强度,降低叶片电子传递效率(ΨEO, φEO, φRO);2)降低单位面积光能的吸收、捕获、耗散和传递(ABS/CSO, DIO/CSO, ETO/CSO, REO/CSO),其中对耐旱型品种XJT9916的影响较小;3)降低了PSⅡ单元之间的能量连通性和光系统之间的电子传递能力;4) PSⅡ放氧复合体(OEC)失活和PSⅡ受体侧与供体侧电子之间的不平衡;5) XJT9907和XJT9916叶片净光合速率分别降低32.2 %和10.3 %;6) 耐旱型品种XJT9916通过较强的能量耗散(DIO/CSO, DIO/RC)防止了能量被过度激发,致使叶片的净光合速率降低幅度低于旱敏感型XJT9907。XJT9907和XJT9916甜菜叶丛期土壤含水量为45%~50%田间持水量时,叶片光合系统光化学活性降低,电子传递反应和Calvin-Benson循环之间平衡失调,光合机构稳定性和光能利用效率降低,导致叶片光抑制,从而降低了叶片的光合能力。由此可知,干旱胁迫下甜菜光合能力的降低与PSⅡ功能下调有关,与Fv/Fm相比,性能指数PItotal可作为筛选抗旱基因型品种的敏感性指标。  相似文献   
90.
急性感染猪瘟病毒猪体外排毒规律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CSFV感染后在体外的传播途径、排毒规律,针对CSFV基因组设计了一对引物和一条探针,建立了一套CSFV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方法,并以质粒为标准品得到扩增标准曲线.对18个CSFV阳性质控样本检测全阳性,6个CSFV阴性质控样本检测全阴性,显示良好敏感性和特异性.应用此方法对石门株感染的16头60日龄长白猪和1头阴性对照猪的粪便、尿液、眼分泌物和唾液中病毒含量进行了动态测定,结果表明从感染后第1天到频死前第8天,粪便中均能检测出病毒;尿液和眼分泌物至少能从第3天,唾液从第4天开始检测出病毒,且病毒含量呈增加趋势.本研究对急性感染猪瘟病毒猪体外排毒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为弄清CSFV感染病程、致病机理及临床诊断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