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4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146篇
林业   51篇
农学   78篇
基础科学   47篇
  158篇
综合类   662篇
农作物   104篇
水产渔业   64篇
畜牧兽医   309篇
园艺   106篇
植物保护   69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中国荷斯坦奶牛产奶量与乳品质互作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一个奶牛场的336头泌乳牛为研究对象,选取了降低产奶量前、降低产奶量期间、恢复产奶量期间和提高产奶量期间4个阶段,研究了每个阶段的产奶量与乳品质一些指标间的相关性。经分析,产奶量、乳蛋白质率、乳脂肪率、非脂乳固体含量、乳糖含量这5个指标相互之间均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42.
43.
6种枇杷属植物花粉形态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扫描电镜,对1个栽培品种(早钟6号),5个野生类型(椭圆枇杷、大渡河枇杷、栎叶枇杷、台湾枇杷、台湾枇杷恒春变型)的花粉进行了形态观察。结果表明,6种枇杷属植物的花粉粒均为长球形,具3条萌发沟,萌发沟以等间距环状分布,属于N3P4C5型花粉。6种枇杷属植物的花粉外壁属于条纹-穴状纹饰类型,外壁均具条嵴,嵴洼处散生有覆盖层穿孔,但条嵴及穿孔的形态和分布差异明显。最后,结合花粉形态的演化规律,对大渡河枇杷的系统学位置及枇杷属植物的起源与进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4.
随着畜禽资源分子鉴定、物种进化、全基因组育种等热点领域的逐渐兴起,准确的全基因组SNP分型成为了畜禽基因组研究的关键。基因芯片、重测序、简化基因组测序及靶向捕获测序等全基因组SNP分型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畜禽基因组研究中。本文概述了全基因组SNP分型技术的原理及其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选择信号分析和畜禽遗传资源背景分析等方面的应用,以期为畜禽基因组研究和育种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5.
萃取大红袍花椒挥发油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利用超临界CO2萃取装置,采用动态萃取的方法,研究了压力、温度、萃取时间等因子对花椒挥发油萃取的影响,为规模化生产及其相关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研究表明,样品200g粒度40目,最佳的萃取条件为:压力33MPa,温度55℃,时间1.0h,花椒挥发油萃取率为10.2%。气-质联用分析花椒挥发油结果表明,挥发油为3-甲基-2氮杂芴、γ-萜品烯、3-蒈烯等31种化舍物组成。其中3-甲基-2-氮杂芴含量最高,达到18.63%。  相似文献   
46.
赤峰市共有木本植物278种,隶属于44科,92属.其中裸子植物3科,7属,17种;被子植物41科,85属,261种;野生植物种222种,常见栽培种56种.  相似文献   
47.
通过对内蒙古典型草原不同放牧强度下羊草光合日动态、叶绿素荧光参数以及光合生理生态指标的测定,分析探讨了放牧对羊草光合及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羊草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随放牧强度的增大而增大,T2放牧强度下羊草光合日动态为双峰曲线,出现"午休现象",非气孔因素是主要原因;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三种处理间差异不显著,ΦPSII、qP、ETR三种参数随放牧强度的增大而增大,T2放牧强度下的值显著大于T0和T1;T1放牧强度下羊草相对叶绿素含量显著小于T0和T2,叶干物质含量则相反,比叶面积和干物质含量二者呈负相关关系;羊草叶片数、叶片长度随放牧强度的增大而下降。由此表明,适度放牧有助于羊草光合作用,叶片形态出现缩小特征,以适应放牧干扰。  相似文献   
48.
针对当前生猪规模化养殖过程中基于热红外技术的生猪体温测量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 v7的生猪群体体温检测方法。改进YOLO v7算法在Head层引入VoV-GSCSP结构,降低网络结构复杂度;使用内容感知特征重组(Content-aware reassembly of features,CARAFE)替换模型原始上采样算子,提高特征图放大后的品质,强化生猪头部区域有效特征;引入感受野增强模块(Receptive field enhancement module,RFE),增强特征金字塔对生猪头部特征的提取能力。本文改进YOLO v7算法对于生猪头部的检测精确率为87.9%,召回率为92.5%,平均精度均值(Mean average precision,mAP)为94.7%。与原始YOLO v7相比,精确率提高3.6个百分点,召回率提高7.0个百分点,mAP提高3.6个百分点。该方法首先自动检测生猪头部区域,再利用头部最大温度与耳根温度的高相关性,最终自动获取生猪体温。温度提取平均绝对误差仅为0.16℃,检测速度为222f/s,实现了生猪群体体温的实时精准检测。综合上述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自动定位生猪群体的头部区域,满足生猪群体体温测定的高效和高精度要求,为群养生猪体温自动检测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9.
为探究硅在燕麦抗秆锈病过程中的生理功能,以易感秆锈病的燕麦品种‘ 坝莜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方法,分别浇灌含不同浓度(0、0.5、1.0、1.5、2.0、2.5和3.0 mmol/L)K2SiO3的营养液,测定燕麦幼苗秆锈病抗性,叶片光合性能,抗氧化酶活性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接种秆锈菌条件下,施用1.5 mmol/L K2SiO3可显著提高燕麦幼苗抗秆锈病能力及叶片的光合特性、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能力。与0 mmol/L(CK)相比,燕麦幼苗干和鲜重分别提高90.91%和74.71%,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18.67%,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分别提高51.47%、285.71%、285.71%和27.78%,最大荧光(Fm)、光化学效率(Fv/Fm)和光合性能指数(PIABS)分别提高19.62%、7.69%和5.84%,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分别提高35.66%和28.88%,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及脯氨酸含量分别降低50.00%、27.45%和16.62%。总之,外源施用K2SiO3能提高燕麦抗秆锈病的能力,且以1.5 mmol/L为最佳浓度。  相似文献   
50.
秸秆覆盖条件下滨海盐渍土水盐分布及蒸发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秸秆覆盖滨海盐渍土水盐调控机理,通过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了不同秸秆覆盖量(0、0.3、0.6、0.9和1.2 kg/m2分别由CK、秸秆A、秸秆B、秸秆C和秸秆D表示)对土壤水盐运移和蒸发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可有效提高表层及土壤剖面含水率,且增墒效果随秸秆覆盖量的增加而增加:试验期间秸秆A、秸秆B、秸秆C和秸秆D剖面平均含水率比CK依次高了41.2%、52.3%、65.7%和58.5%;秸秆覆盖可抑制表层土壤盐分积聚并有效调控土壤剖面盐分分布,秸秆覆盖量越大表层积盐量越低,土壤剖面盐分分布越趋于均衡:试验结束时,CK、秸秆A、秸秆B、秸秆C和秸秆D表层0~2 cm土壤电导率比3~5 cm电导率分别高了246.3%、242.8%、138.4%、40.5%和47.6%;土壤蒸发强度和累积蒸发量随着秸秆覆盖量的增加而降低:试验期间CK、秸秆A、秸秆B、秸秆C和秸秆D处理平均蒸发强度依次为1.79×10-3、1.64×10-3、0.93×10-3、1.35×10-3和0.76×10-3mm/min,累积蒸发量分别为17.79、20.30、14.20、14.57和10.27 mm,且蒸发初期秸秆覆盖对蒸发强度和累积蒸发量的抑制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