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86篇
  免费   241篇
  国内免费   340篇
林业   390篇
农学   437篇
基础科学   247篇
  459篇
综合类   1420篇
农作物   245篇
水产渔业   134篇
畜牧兽医   545篇
园艺   187篇
植物保护   203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148篇
  2021年   174篇
  2020年   159篇
  2019年   157篇
  2018年   100篇
  2017年   190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146篇
  2014年   185篇
  2013年   226篇
  2012年   274篇
  2011年   285篇
  2010年   285篇
  2009年   245篇
  2008年   249篇
  2007年   220篇
  2006年   181篇
  2005年   151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唐丽  位兰  张勇  彭克美 《中国农业科学》2012,45(14):2999-3006
【目的】观察鸵鸟雏鸟下丘脑室旁核(paraventricular hypothalamic nucleus,PVN)的显微结构和细胞凋亡的发育特点,探明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GABA)阳性细胞在PVN内的年龄增长性变化。【方法】以1、45和90 d健康非洲鸵鸟雏鸟为实验动物,利用H.E染色技术、原位缺口末端标记(TUNEL)技术和免疫组化定位表达(SABC)技术,研究鸵鸟雏鸟下丘脑PVN的发育特点。【结果】①鸵鸟雏鸟下丘脑PVN的组织学结构随日龄的增长而逐渐发育成熟,其中PVN小细胞占细胞总数的比例在45 d时最低,明显高于1和90 d的小细胞核;②鸵鸟雏鸟下丘脑PVN内存在细胞凋亡现象,凋亡呈年龄增长性减少;③鸵鸟雏鸟下丘脑PVN内可检测到GABA阳性产物,表达量呈年龄增长性增加的趋势,其中 PVN大细胞部(mPVN)和小细胞部(pPVN)的平均积分光密度均在45 d时最高,显著高于1和90 d的(P<0.01)。【结论】随着日龄的增长,鸵鸟雏鸟下丘脑PVN的结构和功能不断完善,其在出生后早期(1—45 d)发育较快。  相似文献   
992.
我国杉木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杉木是我国南方特有的速生用材树种,具有生长快、产量高、材质好和用途广的特点,在南方林业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熟悉和掌握杉木的组织培养技术,对促进杉木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中从叶、茎尖、茎段和离体胚等外植体的选择,外植体消毒,愈伤组织和芽的诱导分化,继代增殖培养以及壮苗与生根等方面简述近几年我国杉木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进展,对杉木组培快繁中的灭菌技术、培养基筛选和生长调节物质使用水平等技术环节进行评述,同时提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93.
FSHR基因第1外显子多态性及其与小梅山猪产仔数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检测猪FSHR基因第1外显子多态性,并分析其与产仔数之间的关系.采用PCR- SSCP和直接测序方法检测基因多态性,利用最小二乘法分析其与母猪产仔数的关系,同时对多态位点的方差组分进行分析,并预测选择反应.研究结果表明:猪FSHR基因第1外显子区域内检测到3个SNPs(C70T、C74G、C81T),其中C74G导致氨基酸的改变,同时,筛选出3个单倍型和5种基因型;FSHR基因单倍型与基因型分布在小梅山猪、枫泾猪与大白猪群体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关联分析结果显示,2胎以上的小梅山母猪中,AA和CC基因型个体的TNB比BC基因型分别低0.64(P>0.05)和0.36头(P>0.05),所有胎次中,AA基因型个体的TNB 和NBA比AC基因型分别低0.80(P<0.01)和0.67头(P<0.01).对于FSHR基因第1外显子而言,小梅山猪TNB和NBA的遗传主要受到显性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4.
为了研究鸵鸟与其他鸟纲动物排泄行为差异的形态学,试验采用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对8只非洲鸵鸟输尿管和泄殖道的组织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非洲鸵鸟的输尿管管壁由黏膜、肌层和外膜组成,其上皮为假复层柱状上皮,部分为单层柱状或变移上皮;泄殖道黏膜上皮为假复层柱状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及少量变移上皮,其中分布许多杯状细胞。说明非洲鸵鸟输尿管和泄殖道的组织结构不同于其他鸟纲动物,其泄殖道不但有贮存大量尿液的功能,而且还对水分有重吸收作用。  相似文献   
995.
本研究通过采用核糖体分型RT、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三种方法,对从水生动物中分离到的59株副溶血性弧菌进行分子分型研究。结果将59株副溶血性弧菌分为43个RT型,9个大的聚类群,DI为0.9754;51个PFGE型,13个大的聚类群,DI为0.9988;53个ST型,包括107个新的等位基因、46个新的ST型,DI为0.9982。结果显示PFGE的分辨力最高,MLST较PFGE稍低,RT的分辨力最低。总体来看59株副溶血性弧菌菌株间亲缘关系较远,从同一年份、同一地区、同类样品中分离到的菌株被分为不同的型,表现出较大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996.
浅议传统养猪模式存在的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苏丹红"鸭蛋、"三聚氰胺"牛奶、"瘦肉精"猪肉等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频频曝光,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也不断冲击着人们对畜产品的消费信心。猪肉,作为主要畜产品消费对象,其质量安全更是与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控制畜产品  相似文献   
997.
马病毒性动脉炎(EVA)是一种由马动脉炎病毒(EAV)引起马属动物主要通过呼吸系统和生殖系统传播的传染病,是危害养马业及赛马业的重要疾病之一.本试验应用纯化EAV全病毒为抗原建立EAV-IgG间接ELISA方法与西班牙INGEZIM-ARTERITIS试剂盒分别检测华南、华中、东北和西北地区共计383份马血清样品.其结果为:华南地区赛马动脉炎阳性率为26%,华中地区赛马动脉炎阳性率为0,东北地区役用马动脉炎阳性率为8.26%,西北地区役用马动脉炎阳性率为7.55%.鉴于此,有必要加强EVA检测,掌握EVA在我国分布,以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本病传播.  相似文献   
998.
<正>美国NRC(1994)基于无机锌源和半纯合日粮的研究结果(O'Dell和Savage,1957;Roberson andSchaible,1958)推荐的肉鸡锌(Zn)需要量是40mg/kg。近年来,因有机微量元素的生物学利用率更高,粪便排泄量更少,使得有机微量元素(蛋白或氨基酸螯合物)的用量不断增加(Wedekind和Baker,1989;Wedekind等,1992;Cao等,2000;Ao等,2006)。  相似文献   
999.
五指山小型猪近交系微卫星等位基因遗传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4对微卫星DNA引物,以五指山小型猪(Wuzhishan Miniature pig,WZSP)F13~F18世代的3个近交家系为研究对象,通过估算基因杂合度(H)、多态信息含量(PIC)和等位基因数(N)等参数,对其遗传变异规律进行探讨,寻找其遗传稳定性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14个微卫星基因座上共检测到38个等位基因,总群体的平均H为0.42、平均PIC为0.37、平均N为2.71个;3个家系的平均H分别为0.41、0.45和0.42,平均N分别为2.36、2.29和2.50;F13~F18世代的平均H分别为0.31、0.42、0.36、0.41、0.37和0.20,平均N分别为2.21、2.57、2.43、2.57、2.36和1.64;Sw71、Sw510和Sw2409 3个基因座在WZSP 3个近交家系的13世代时已经完全纯合,而Sw205、Sw874和Sw936等基因座在这3个近交家系的6个世代中仍未能纯合。研究结论:初步揭示了WZSP近交家系中14个微卫星基因座上等位基因的变化规律;最重要的发现是有少数几个基因座,如Sw874和Sw936等一直处于出乎预料的高度杂合状态,这可能与WZSP近交家系的种质特异性有关,推测与这些基因座处于同一连锁群的某些功能基因在维持极高近交水平下WZSP的基本生存能力中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The suitability of certain commercial and self‐made chemically defined extenders for liquid storage of goat semen was tested and the effects of storage temperatures, dilution rates and sperm washing and pH of extenders on the goat sperm during liquid storage were observed. Semen was collected from nine goat bucks of the Lubei White and Boer breeds using an artificial vagina. Each ejaculate after initial evaluation was diluted with a specific extender, cooled and stored at a desired temperature. Stored semen was evaluated for sperm motility and other parameters every 24 or 48 h of storage. The ranking order of the existing milk‐ and yolk‐free extenders in sustaining goat sperm motility was Androhep > Zorlesco > Beltsville thawing solution > the Tris–glucose medium. The new extender (mZA) which was formulated based on Zorlesco and Androhep was more suitable for goat sperm than Androhep. The mZAP extender with Bovine Serum Albumin (BSA) replaced with polyvinyl alcohol (PVA) worked as efficiently as the mZA in maintaining sperm motility, membrane integrity, acrosome intactness and capacitation status. Goat sperm motility was best maintained at 5°C during liquid preservation, but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s the temperature increased. When semen was sixfold diluted, sperm motility was maintained longer (p < 0.05) after centrifugation, but sperm motility did not differ between the centrifuged and non‐centrifuged groups when semen was 11‐fold diluted. When the extender pH was adjusted from 6.6 to 6.04, the efficiency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both Androhep and mZAP. A forward sperm motility of 34% was maintained for 9 days when buck semen was 11‐fold diluted and stored at 5°C in mZAP, with pH adjusted to 6.04. It is concluded that for liquid storage of buck semen, the mZA extender was more suitable than other extenders; BSA can be replaced with PVA in mZA; centrifugation to remove seminal plasma can be omitted by adequate dilution; and the storage temperature and pH of extenders affected sperm motility significant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