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59篇
  免费   165篇
  国内免费   360篇
林业   320篇
农学   574篇
基础科学   288篇
  504篇
综合类   960篇
农作物   212篇
水产渔业   148篇
畜牧兽医   441篇
园艺   135篇
植物保护   30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152篇
  2021年   179篇
  2020年   152篇
  2019年   138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156篇
  2016年   116篇
  2015年   171篇
  2014年   163篇
  2013年   182篇
  2012年   198篇
  2011年   228篇
  2010年   209篇
  2009年   203篇
  2008年   174篇
  2007年   183篇
  2006年   183篇
  2005年   136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2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水稻白叶枯病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中国农科院最新研制的农用抗生素中生菌素研究了其对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治效果和应用技术。室内浸种试验表明,用中生菌素100mg/kg、在水温58℃下浸稻种48h,可全部杀死种子表面及内部的白叶枯病菌,切断了种子带菌传病的途径。田间试验表明,用中生菌素50mg/kg、水温55~60℃的药液浸种48h,再于秧苗3~4叶期和移栽前5~7d用中生菌素15mg/kg施药保护,田间白叶枯病可迟发生20d以上,其发病程度亦显著降低,对于轻病田或轻发生年份大田可免于防治;重病田或重发生年份于发病初期再用中生菌素15mg/kg防治1次,即可控制病情的发展。作者认为用中生菌素浸种及秧田期施药保护不仅改变了以往田间发病初期用药防治的策略,而且大大降低了防治费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02.
陆生固氮蓝藻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我们于1988-1990-年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外试验,探讨了陆生固氮蓝藻对土壤环境的影响。试验证明,陆生固氮蓝藻可以利用空气中的分子态氮合成氮素化合物,不断地加富土壤中的氮化物。同时,由于它们大量的繁殖和死亡腐解也增加了土壤中的有机物质使土肿微生物的生长和活动更加旺盛,土  相似文献   
103.
Cytopathogenic and non-cytopathogenic 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es (BVDVs) were isolated from cattle with mucosal disease or persistent infection in Japan. These isolates were compared for antigenic properties by cross-neutralization tests with Japanese reference strains of BVDV belonging to classical type 1. Significantly low cross-reactivity to reference strains was noted, indicating the viruses to possibly represent a new serotype in Japan. Thus, to determine the genotype of the isolates, nucleotide sequences of the 5′ untranslated region were determined and compared with those of previously reported BVDV 1 and 2. The isolates were clearly shown to belong to BVDV 2, not to BVDV 1.  相似文献   
104.
苇状羊茅盐胁迫下生理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51,自引:0,他引:51  
应用砂培试验对苇状羊茅盐胁迫下的生理效应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苇状羊茅盐胁迫下的相对鲜重,相对干重,根冠比,脯氨酸含量,叶绿素含量及根系活力进行测定,表明,低浓度的盐处理下,苇状羊茅生长未表现出受不利因素影响,但此时羊茅已对外界高渗溶液做出生理反应,叶片中脯氨酸含量成倍增加;随着盐胭控浓度的增大,羊茅相对鲜重,相对干重,根系活力均降低2,生长和生理上都表现出盐害效应同时叶片中脯氨酸和叶绿素含量增加,反  相似文献   
105.
当前对油藏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环境影响经济评价问题研究较少,尤其是将环境污染损害转化为货币化计量是当前碰到的最大技术难点。文中以延长油田为例,运用环境影响经济评价理论与方法,将油藏资源开发过程环境影响分为资源损耗价值和人群健康损失价值两部分,采用流行病学中潜在寿命损失年YPLL指标和经济价值评价支付意愿WTP法的系统评价方法,得出油藏资源开发过程的环境影响经济价值,为政府相关政策决策提供了直接的货币化量值参考。  相似文献   
106.
王洪梅  郝刚 《林业科技情报》2013,(4):103-105,107
沥青混合料的孔隙率是一个重要的设计参数,其对于沥青路面的强度和使用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施工时,由于施工条件和设备的影响,不可能达到设计的孔隙率,于是一般要求用压实度作为施工时的一个控制指标,将沥青路面施工后的孔隙率控制在一个可接受的范围。在路面使用的初期,必然会有一段时间处于未完全压实工作状态,这种工作状态下,沥青路面能够提供的是未完全稳定的早期强度。在设计时,需要对比多个级配的混合料,确定合理的早期强度。  相似文献   
107.
本试验测定了 4只果子狸对玉米、豆粕和鱼粉型日粮的消化率。结果表明 :果子狸对该日粮的营养成分的消化率分别为 :粗蛋白 (CP) 68 31 % ,干物质 (DM ) 5 3 0 5 % ,精脂肪 (CL)5 8 30 % ,能量 (GE) 61 31 %。  相似文献   
108.
【目的】通过揭示不同土壤含水量对蔬菜产量及蔬菜地土壤水分渗漏量的影响,为蔬菜生产中合理灌溉提供指导。【方法】通过3年田间试验,利用TDR连续监测土壤含水量,运用田间定位通量法计算土体水分渗漏量,分析不同水分处理下蔬菜产量和土体水分渗漏量之间的差异。【结果】传统水分处理下蔬菜地水分累积渗漏量为982mm,其中蔬菜生长期内累积渗漏量为748mm,占蔬菜生长期内供水量的36%;优化水分处理和充分水分处理下蔬菜地水分累积渗漏量230mm和468mm,其中蔬菜生长期内水分累积渗漏量分别144mm和293mm,占各处理下供水量的9%和17%。除2002年优化和充分水分处理下花椰菜产量高于传统水分处理下花椰菜产量并达到显著水平外,其余年份蔬菜产量并无显著差异。【结论】保持土壤含水量在蔬菜生长有效土壤含水量50%~80%的优化水分处理在蔬菜生产中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9.
系统分析了冀麦栽培专家系统后台数据库SQL Server2000 的数据备份类型;论述了数据库备份计划的建立原则;介绍了SQL Server数据库的数据备份和恢复的一些实用技术,以及一种实现SQL Server数据库备份的原理方法, 并给出了具体的设计实例.  相似文献   
110.
Vibrio anguillarum , an opportunistic fish pathogen, is the main species responsible for vibriosis, a disease that affects feral and farmed fish and shellfish, and causes considerable economic losses in marine aquaculture. In this study, we us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to detect V. anguillarum . PCR specificity was evaluated by amplifying the rpoS gene, a general stress regulator, in six strains of V. anguillarum and 36 other bacterial species. PCR amplified a species-specific fragment (689 bp) from V. anguillarum . Furthermore, the PCR assay was sensitive enough to detect rpoS expression from 3 pg of genomic DNA , or from six colony-forming units (CFU) mL−1 of cultured V. anguillarum . However, the assay was less sensitive when genomic DNA from the infected flounder and prawn was used (limit of detection, 50 ng and 10 ng g−1 tissue, respectively). These data demonstrate that PCR amplification of the rpoS gene is a sensitive and species-specific method to detect V. anguillarum in practical situ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