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914篇
  免费   4012篇
  国内免费   4816篇
林业   5520篇
农学   4051篇
基础科学   2650篇
  6496篇
综合类   28196篇
农作物   4727篇
水产渔业   2871篇
畜牧兽医   8425篇
园艺   4068篇
植物保护   2738篇
  2024年   271篇
  2023年   1009篇
  2022年   2372篇
  2021年   2508篇
  2020年   2372篇
  2019年   2139篇
  2018年   1580篇
  2017年   2817篇
  2016年   1826篇
  2015年   2870篇
  2014年   2978篇
  2013年   3723篇
  2012年   5044篇
  2011年   5210篇
  2010年   4677篇
  2009年   4387篇
  2008年   4306篇
  2007年   3999篇
  2006年   3477篇
  2005年   2729篇
  2004年   1609篇
  2003年   1111篇
  2002年   1131篇
  2001年   1085篇
  2000年   1005篇
  1999年   628篇
  1998年   370篇
  1997年   315篇
  1996年   292篇
  1995年   275篇
  1994年   251篇
  1993年   244篇
  1992年   202篇
  1991年   165篇
  1990年   151篇
  1989年   136篇
  1988年   100篇
  1987年   86篇
  1986年   60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24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10篇
  1965年   10篇
  1964年   8篇
  1962年   11篇
  1956年   2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941.
以白花芥蓝‘四季粗条’为材料克隆了Boa DFR基因,Gen Bank登录号为MT472647,CDS序列长为1158 bp,编码385个氨基酸,与甘蓝型油菜、甘蓝和白菜等具有高度同源性。Boa DFR表达水平在芥蓝不同发育时期、不同器官中存在显著差异,随植株发育总体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幼嫩种子中表达量最高。芥蓝原生质体的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Boa DFR定位在细胞核上。构建了农杆菌介导的芥蓝瞬时过表达体系,将Boa DFR转入白花芥蓝‘四季粗条’和黄花芥蓝‘福州黄花’中,发现Boa DFR在两种芥蓝中均高水平表达,转基因植株叶片颜色明显变紫,花青素苷显著积累,总含量最高达461.43μg·g-1 FW,而野生型和转空载体芥蓝叶片中几乎检测不到花青素苷。通过HPLC在转基因植株叶片中共检测到8种花青素苷,均为矢车菊花青素苷,其中矢车菊–3–阿魏酰–丙二酰–槐糖苷–5–葡萄糖苷占比最高。  相似文献   
942.
以宁夏荒漠草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耕地、弃耕地、草地和柠条地)的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不同土层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含量,分析了土壤活性有机碳占有机碳的比例,以期探寻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总有机碳含量范围在1.78~6.17 g·kg^-1,具体表现为弃耕地>柠条地>草地>耕地。表层(0~5 cm)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深层(10~60 cm),说明荒漠草原土壤有机碳主要富集在表层;4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含量为0.57~1.38 mg·g^-1,变化趋势具体表现为柠条地>草地>耕地>弃耕地,且柠条地在每个土层都高于其它3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范围为6.8~11.1 mg·kg^-1,变化趋势表现为草地>耕地>柠条地>弃耕地。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占有机碳的比例范围为13.7%~43.1%,大小排序为柠条地>耕地>草地>弃耕地;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占有机碳的比例范围为0.11%~0.48%,比例大小为耕地>草地>柠条地>弃耕地,耕地和草地中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占有机碳比例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小,这与有机碳在耕地和草地中变化趋势一致。土地利用变化可以显著影响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含量与分布,能够敏感的反映土壤碳库的变化,可以作为评价宁夏荒漠草原土壤质量和肥力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43.
以铁皮石斛商品瓶苗和盆栽苗茎段为试材,添加不同浓度6-BA、NAA,诱导茎段腋芽、原球茎和不定根,建立再生体系,快速繁殖铁皮石斛组培苗,以期为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人工繁殖铁皮石斛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外植体宜采用70%酒精浸泡20 s,0.1%升汞浸泡8 min消毒;MS+6-BA 3.0~5.0 mg·L^-1+NAA 0.1~1.0 mg·L^-1适合腋芽分化和增殖,分化率92%~100%;1/2MS+6-BA 2.0 mg·L^-1+NAA 0.5 mg·L^-1+土豆泥15%适合原球茎诱导增殖,增殖倍数7.7;1/2MS+NAA 0.3 mg·L^-1生根率为100%;以松针土移栽,成活率83%。  相似文献   
944.
以酒红球盖菇R-4菌株为试材,采用微生物平板培养法,研究了12种氮源和8种碳源对酒红球盖菇生长的影响,以期为酒红球盖菇培养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酒红球盖菇菌丝生长对氮源和碳源的选择差异不显著(P>0.05),均能利用试验所选的12种氮源和8种碳源,当酵母膏作为氮源和葡萄糖作为碳源时酒红球盖菇的菌落长势较优,菌丝生长速度较快.葡萄糖当作最优碳源时酒红球盖菇菌落生长速率、菌落直径、生长速度、菌丝生长指数分别是9.75 mm· d-1、50.22mm、1.41 mm· d-1和46.73,酵母膏当作最优氮源时酒红球盖菇菌落生长速率、菌落直径、生长速度、菌丝生长指数分别是14.12mm·d-1、52.54mm、2.10 mm·d-1和43.56,由此得出,酒红球盖菇生长的最优碳源是葡萄糖,最优氮源是酵母膏.  相似文献   
945.
以白及愈伤组织为试材,采用与内生真菌共培养的方法,研究了该过程中白及愈伤组织、内生菌生长速率及4种主要次生代谢含量的变化,以期为白及内生菌在药用成分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7株受试真菌菌株与白及愈伤组织分别共培养3、6d时均表现出高于真菌单培养形成的菌面积,共培养9d时各组愈伤增值率显著低于对照(CK)组;1株受试内生真菌生长缓慢,在共培养与单独培养3、6、9d均具有相近菌面积.进一步对8株内生真菌共培养处理下的白及次生代谢产物含量检测发现,不同内生真菌对dactylorhin A、1,4-二[4-(葡萄糖氧)苄基]-2-异丁基苹果酸酯、4-甲氧基-9,10-二氢菲-2,7-二醇、对羟基苯甲醇的积累趋势具有不同影响,主要呈现出3种累积趋势.  相似文献   
946.
以"满身红"萝卜为试材,通过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叶面喷施不同倍数海藻酸对萝卜生长及镉积累的影响,以期为镉污染土壤生产安全蔬菜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喷施不同倍数的海藻酸均不同程度地增加了萝卜根、块根与叶片的生物量,并且随着海藻酸浓度的增大,各器官生物量也随之增加,其中在600倍海藻酸处理中,萝卜根系、块根与叶片较对照分别显著增加98.59%、16.95%和39.13%.海藻酸处理还不同程度地提高萝卜光合色素(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在镉含量方面,与对照相比,600倍和900倍海藻酸处理显著促进了萝卜根系对镉的吸收,600倍海藻酸显著增加了块根的镉含量,600、900倍和1 200倍海藻酸处理均显著增加了萝卜叶片和可食用部分的镉含量.因此,海藻酸处理促进萝卜的生长,但也促进了萝卜对镉的吸收,不适合用于镉污染土壤的萝卜栽培.  相似文献   
947.
以绒毛白蜡带腋芽茎段为试材,采用组织培养法,并进行组培苗驯化移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消毒时间对外植体、不同植物激素种类及浓度对腋芽增殖、壮苗培养和生根培养的影响,以期建立完善的绒毛白蜡组培快繁体系,为绒毛白蜡优良无性系繁育及工厂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最佳外植体消毒处理为70%酒精消毒30 s+2%次氯酸钠消毒10 min,污染率仅4.44%,存活率最高为90.00%,死亡率为5.56%;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0.5 mg· L-1BA+1.0 mg·L-1 IAA,增殖系数达5.52;最佳壮苗培养基为MS+0.5 mg·L-1IAA,平均苗高5.83 cm;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0.5 mg· L-1NAA,生根率达98.89%,平均每株根条数5.62条;生根后自然光下驯化炼苗1周,移栽到草炭:蛭石:珍珠岩=1∶1∶1基质中,存活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948.
对海南西瓜蔓枯病病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及室内杀菌剂筛选,为西瓜蔓枯病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采用PDA培养基,对西瓜病株病原菌进行分离、培养,经致病性测定,形态学分析及rDNA-ITS測序,鉴定其致病菌为Stagonosporopsis cucurbitacearum.选用8种不同类型杀菌剂对西瓜蔓枯病菌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8种杀菌剂均对西瓜蔓枯病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24%双胍.吡唑酯可湿性粉剂(WP)和11%精甲.咯.嘧菌悬浮种衣剂(FSC)的毒力较强,EC50值分别为0.101 7、0.391 1 mg/L,均小于1 mg/L;其次是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WDG)和18.7%丙环.嘧菌酯悬浮剂(SC),EC50值分别为1.393 3、3.037 6 mg/L;27%春雷?溴菌腈WP和22.5%啶氧菌酯SC毒力一般,EC50值分别为10.753 0、20.982 6 mg/L;毒力效果较差的是46%氢氧化铜WDG和50%多菌灵WP,EC50值分别为60.703 9、151.477 0 mg/L.  相似文献   
949.
针对近年来江门市蔬菜种植过程中害虫种类繁多、化学农药使用量增加,且抗药性不断增强,防治工作困难的现状,进行了多年实践,在分析江门市十字花科蔬菜害虫发生种类及发生特点的基础上,提出通过采用清除残株落叶、合理轮作等农业防治措施,设置杀虫灯、黄板、性诱剂等物理防治措施,释放寄生蜂、捕食性天敌等生物防治措施,辅之以合理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的综合治理技术,实现了害虫防控总体防效达到90%、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30%以上、产量增加5%以上的良好效果,值得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950.
以"金粉1号"粉蕉为试材,设置4个不同植株高度梯度处理,对其进行2次相等用量的多效唑树盘淋施,并对各处理植株新抽生叶片叶间距、株高、茎基围及产量性状指标进行测定与比较分析,以期筛选出多效唑矮化粉蕉的适宜施用时期。结果表明,多效唑处理对粉蕉产量性状无显著性影响,对粉蕉营养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植株叶间距明显缩短,株高降低,茎干比增加。其中T2(90 cm≤株高<120 cm)处理矮化效果最为理想,收获期株高359.4 cm,较对照显著降低20.9%,茎干比较对照显著增加5.7个百分点,果指长、果指周长、株产与对照相比稍有减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