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5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4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31.
依据江西省内根肿病菌的生理小种类群分布,分别在婺源县4号小种区域和南昌县9号小种区域设立田间病圃,于2016年9—12月对108个十字花科蔬菜(花椰菜、包菜、萝卜、大白菜、小白菜)品种进行抗性鉴定,并随机选取其中29个品种进行人工接种鉴定。结果表明:十字花科不同种间蔬菜对根肿菌不同小种的抗性存在差异,种内品种对同一小种的抗性也存在差异;花椰菜、包菜和萝卜对9号小种均有抗性,上海黑叶五月慢、新奶白、京绿乌塌菜3个小白菜品种和京夏王、北京桔红心、京春娃2号等13个大白菜品种对9号小种有抗性;参试品种对4号小种的抗性不如对9号小种的,但仍筛选到紧花6、紧花16、松花2等10个花椰菜品种和满堂红萝卜品种可在4号小种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32.
稻曲病是修水县中稻穗期主要病害。通过选用拿敌稳、爱苗、富力库和井冈霉素等药剂开展稻曲病药剂防治技术研究,为有效地控制该病的发生,减少病害损失,实现水稻低碳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稻曲病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拿敌稳、爱苗、富力库和井冈霉素对稻曲病的防效分别为63.60%、52.66%、60.52%、43.46%;增产幅度分别为13.99%、10.62%、12.38%、4.99%;增收幅度分别为8.45%、5.95%、8.44%和2.90%;增产收益分别为121.9元、82.8元、117.5元和40.4元。通过试验得出:药剂防效与增产量、增收效益呈正相关,防效越好,增产幅度和增收幅度越大。采用以上药剂适时防治稻曲病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33.
为探明江西省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icola,Xoc)的致病力分化水平和品种资源的抗病性,本研究利用IRBB5、IRBB14、IR24、IRBB4、IRBB21和金刚30等6个鉴别品种,将分离自江西6个稻区的129株Xoc菌株划分为C1~C9 9个致病型;发现仅C5对鉴别品种IRBB4、C7对鉴别品种IRBB21表现为强互作关系;不同稻区的Xoc优势种群呈现多样性。孕穗期抗性测定结果显示:124个籼稻品种中,对C2型菌株5-16表现为中抗的品种仅占8.06%,对C6型菌株08-3-2表现为抗的品种占14.5%;252个东乡野生稻单株中,1株单株(东113)对C2型菌株表现高抗,14个单株表现抗性。东乡野生稻苗期注射接种结果显示,苗期抗病性与孕穗期抗性呈显著相关性,但苗期抗病性普遍低于孕穗期抗性,仅东113表现为中抗。但东乡野生稻对于Xoc的抗病性明显强于栽培稻,从野生稻中寻找抗性资源将是培育抗病品种的理想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4.
为了探明生防酵母菌菌株C410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对灰霉菌的抑制作用机理,本文以挥发性物质的主要成分之一环辛四烯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对灰霉菌的糖、蛋白、DNA、RNA、细胞的形态及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6.5μL/L环辛四烯的作用下,灰霉菌生长速率显著降低,总糖含量基本不变;还原糖含量显著降低;蛋白含量变化不显著;RNA的完整性显著降低。在49.5μL/L环辛四烯的作用下,灰霉菌的生长几乎完全停止,但细胞通透性不受影响,不导致细胞死亡。环辛四烯孵育下灰霉菌DNA分子没有被打断。由此推测还原糖和RNA代谢过程是环辛四烯作用于灰霉菌的重要靶标,抑制其生长及侵染。  相似文献   
35.
75%肟菌酯·戊唑醇(NATIVO)防治稻曲病田间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应用75%肟菌酯.戊唑醇(NATIVO)防治稻曲病,在水稻孕穗末期(破口前7 d)和之后10 d各施药1次(使用剂量为150~225 g/hm2)对稻曲病的防效达89.03%~90.24%,但当剂量为75 g/hm2时,防治效果显著降低。1次防治时,以破口前7 d用药防效较好。30%爱苗乳油和"FLINT"可湿性粉剂对稻曲病也有较好的防效。  相似文献   
36.
本试验将药剂浸种处理后的常规稻种和杂交稻种,存无菌条件下于胁本哲细菌培养基上培养,逋过观察细菌菌落数来比较各种药剂处理对稻种的消毒效果,并观察了药剂处理后稻种的发芽情况。结果表明:TCCA 400x药剂浸种24小时可彻底消毒,且发芽率与清水对照差异不显著,在药液中加GA 600x可提高稻种发芽率。  相似文献   
37.
加强国家储备林工程珍稀树种资源调查与分析,对我国林业资源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在了解广西人工培育珍稀树种用材林资源现状的基础上,按照统一标准、统一方法、统一评价原则,调查广西国家储备林(一期)工程珍稀树种培育实际情况,分析珍稀树种资源种类、分布、面积、生长状况等情况。结果表明:珍稀树种培育总体保存率较高,保存面积3 318.83 hm2,占总调查面积的88.66%,其中幼树生长质量整体较好;同时,广西国家储备林工程珍稀树种资源培育存在培育技术不够成熟、珍稀树种培育面积较小、部分作业编制不合理等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积极探索珍稀树种栽培技术、加强林区基础设施建设、保证多渠道资金投入、重视作业设计科学性的建议,为科学制定珍稀树种资源发展规划、规范经营和管理珍稀树种资源、有效提升国家储备林建设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8.
为探索高密度栽培芝麻青枯病Ralstonia solanacearum的高效防控,分析了江西土壤pH分布与芝麻青枯病发生程度关系,测定了生石灰土壤处理对芝麻的安全性及对青枯病抑制效果,开展了中生菌素喷雾和生石灰土壤处理联合防控芝麻青枯病试验。结果表明,芝麻青枯病发生重的田块土样pH多集中分布在4.5~5.5,pH 4.5~5.5的芝麻田土样占比69.17%。生石灰1125~2250 kg/hm2土壤处理,赣芝5号和豫芝11出苗率与空白对照没有显著性差异,幼苗素质优于空白对照,尤其是茎基部直径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现蕾期~成熟期青枯病病情指数均始终低于空白对照,现蕾期~盛花前期病情指数比空白对照降低30%以上。芝麻播种前生石灰1125~2250 kg/hm2土壤处理,芝麻定苗和初花期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22.5 g.ai/hm2各喷雾1次,对青枯病的联合防控效果73.46%~74.89%,显著高于中生菌素单用3次的防效(P<0.05),芝麻增产率31.33%~32.49%,增产效果优于中生菌素单用处理。  相似文献   
39.
为明确番茄绵疫病菌对嘧菌酯的敏感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2018—2019年从江西省番茄主产区采集分离得到的58株绵疫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对嘧菌酯的敏感性,并以敏感菌株YD5为亲本,通过紫外线诱导获得了4株抗性突变体,研究了突变体的生物学性状;进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敏感菌株YD5及其4...  相似文献   
40.
京松2 号是以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105 为母本、自交系36B 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中晚熟松散型花椰菜一代杂种。华北地区秋露地从定植至收获90 d(天)左右,春露地从定植至收获70 d(天)左右。植株直立,生长势强,叶片厚,叶面蜡粉多,花球半松散、白色,青梗,单球质量1.5 kg 以上。花球VC 含量576 mg·kg-1(FW),可溶性糖2.07%,粗纤维1.25%,蛋白质1.88%,钙362.4 mg·kg-1(FW),铁11.25 mg·kg-1(FW),同时还富含硫代葡萄糖苷,品质好,营养价值高。平均每667 m2 产量3 000 kg 以上。适合北京、河北、河南、四川等地春、秋季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