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0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48篇
林业   98篇
农学   86篇
基础科学   42篇
  40篇
综合类   400篇
农作物   75篇
水产渔业   48篇
畜牧兽医   177篇
园艺   67篇
植物保护   2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7 毫秒
951.
脱毒果蔗旱地栽培试验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评价在旱地上栽培脱毒果蔗相比于未脱毒果蔗的优势所在,选用黑皮果蔗拔地拉茎尖脱毒苗第三代种茎和未脱毒种茎,在有微喷灌条件的旱地进行栽培比较试验,在果蔗工艺成熟期进行产量性状、蔗茎外观性状、品质、根系、绿叶等调查测定。结果表明,脱毒果蔗与未脱毒果蔗相比,株高增加25.3 cm,节间长度增长1.24 cm,茎粗增加0.12 cm,单茎重提高0.6 kg,蔗茎产量增产23.45%;蔗茎花皮蔗率低9.45个百分点;田间锤度、可溶性糖分别降低0.28、0.17个百分点;纤维素含量低0.34个百分点;商品蔗率提高10.3个百分点,每公斤销价高0.1元,单位面积产值提高48.44%;旱地劳动力成本比水田地降低46.03%。由此得出,旱地栽培脱毒果蔗,根系发达,功能叶片数增加,不仅提高产量,且可提高经济收入,是发展果蔗栽培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952.
针对深水网箱养殖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的投喂技术问题,开展常规投喂、高频率投喂和饱食投喂3种不同投喂方式对卵形鲳鲹生长特性和鱼体营养成分影响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与每天投喂3次的常规投喂组相比,每天投喂4次的高频率投喂组,鱼体成活率高,大小更均匀,且鱼体肝脏粗脂肪含量明显降低(P>0.05),减少了脂肪肝患病率,但增加了人工劳动强度,对深水网箱规模化养殖总体效益的提高意义不大;(2)每次加大投喂量的饱食投喂组,鱼体生长速度明显加快,但成活率低,饲料系数增大,肝脏粗脂肪含量显著提高(P>0.05),鱼体大小严重不均匀。因此,实际生产过程中应避免饱食投喂。  相似文献   
953.
针对目前在植物含水率检测中存在的使用场景受限、含水率检测不及时等问题,该研究搭建了一套基于分焦平面偏振相机的偏振成像系统,通过对偏振成像信息的解析建立了线偏振度这一物理量与含水率的依赖关系,揭示了偏振光与植物内水分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实现了对冬青叶片含水率的快速、无损检测。结果表明:1)针对于不同月份、晴雨天气条件以及不同部位这3种不同影响因素下的冬青卫矛叶片,都可以通过线偏振度来反映其含水率情况,其统一表现为随着含水率的梯度降低,线偏振度逐渐增大;2)该研究通过采集大量的植物叶片建立预测模型,含水率与线偏振度存在较强的负相关关系,决定系数达到0.85,均方误差仅为0.45%;3)另取叶片对含水率检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在含水率检测的验证中均方根误差为4.53%,即可以通过线偏振度表征叶片的真实含水率。该研究成果在推动光学手段在植物健康状态检测的进程中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54.
分析自动量热仪测定煤发热量的不确定度,找出影响煤发热量测定的主要因素,为评价检测报告的可靠程度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自动量热计法测定煤的发热量试验为例,根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 1059-1999)有关规定分析不确定度的来源,评定自动量热仪测定煤发热量的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955.
为了研究不同鱼粉水平下添加海力素产品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的影响,作者进行了为期6周的试验,结果显示,凡纳滨对虾饲料中添加5%和10%海力素可提高对虾摄食量和增重率,因此可应用于低鱼粉对虾饲料中。  相似文献   
956.
不同播期对华南夏大豆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3个国审夏大豆新品种,在广州分5个播期种植,研究了不同播期对华南夏大豆农艺性状、产量、蛋白质及脂肪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大豆的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都有明显的影响。播期对产量、粗蛋白、粗脂肪及蛋脂总和的影响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对不同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也有显著的影响,随着播期的延迟,单株产量、主茎荚数、分枝荚数、主茎粒数和分枝粒数呈显著下降趋势。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播种,大豆产量和品质表现较好,是最佳播种期。在7月下旬之后播种,大豆植株矮小,分枝数少且分枝粒数比主茎粒数少,需要增加播种密度来提高产量;同时应适当灌溉,以防晚熟或晚播品种在开花至鼓粒期受干旱影响。华夏3号在最佳时期播种,分枝产量起主要贡献,所以该品种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播种应合理密植,以保证通过提高分枝产量而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957.
四种药剂对甘薯地下害虫的防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下害虫是严重危害河南甘薯生产的一类重要害虫。2009年,以密选一号为试验材料,选取地下害虫危害严重的地块研究4种供试药剂对甘薯地下害虫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参试药剂中,30%辛硫磷微胶囊和吡虫.辛硫磷乳油对甘薯地下害虫防治效果较好,分别达61.59%、45.64%。  相似文献   
958.
甘蔗茎尖胚状体脱毒苗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甘蔗新台糖22号为材料,比较茎尖胚状体、茎尖与腋芽3种分化成苗繁育方法在不同时期接种、不同激素水平下的组培苗增殖速度、苗素质及脱毒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组培苗繁殖速度以茎尖胚状体分化苗最快,增殖5代后扩繁2589倍,茎尖297倍,腋芽104倍,培养基以6-BA 1.5mg/L+NAA 0.01~0.1mg/L增殖效果最好;组培苗质量与繁殖速度相反;出现不正常生长的苗类型有白化苗、细弱小苗、玻璃化苗、疯长苗4种,茎尖胚状体苗发生率1.77%,茎尖苗1.56%,腋芽苗0.31%;不同处理间组培苗生根及移栽成活率差异不显著,生根率茎尖胚状体苗75.3%、茎尖苗76.9%、腋芽苗76.6%,移栽成活率茎尖胚状体苗94.8%、茎尖苗95.4%、腋芽苗95.1%,生根培养基以NAA7.5mg/L+ABA 2.5mg/L最好;去除RSD、花叶病方面,以茎尖胚状体苗最好,RSD去除率95%、花叶病去除率100%,茎尖苗RSD去除率70%、花叶病75%,腋芽苗未能去除RSD、花叶病。应用茎尖胚性细胞再生植株,脱毒效果好,繁殖速度快,可克服目前脱毒苗生产中试管苗扩繁量小、成本高的难题。  相似文献   
959.
我国热带农业科技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我国热带农业科技发展现状,分析其存在问题;针对其存在问题,提出了在现有基础上发展热带农业科技的对策。  相似文献   
960.
摘要:分子标记技术筛选亲本单26与单28的遗传差异条带,并成功转化为单26菌株核DNA的特征标记SCAR1和单28菌株核DNA的特征标记SCAR2;将核特征标记SCAR应用于杂交菌株2628的原生质体再生菌株的检测,成功地分离与鉴定出两亲本类型的原生质单核化菌株,表明杂交菌株2628细胞已被拆分;本研究再通过配对杂交、SCAR检测及出菇试验等证明,两亲本类型的原生质单核化菌株又可再重建成异核体的2628菌株;这为丰富食用菌特别是同宗结合真菌的遗传育种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