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1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48篇
林业   98篇
农学   86篇
基础科学   42篇
  40篇
综合类   400篇
农作物   75篇
水产渔业   48篇
畜牧兽医   178篇
园艺   67篇
植物保护   2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51.
为了掌握广西猫杯状病毒(FCV)的流行情况及其变异规律.本研究于2018年3月至2019年9月采集疑似FCV鼻拭子59份,其中阳性检出率49.2%(29/59).将阳性病料接种CRFK细胞,成功分离获得一株FCV毒株,命名为NN01-19.为深入了解其遗传进化规律和分子特征,本研究通过RT-P C R方法扩增获得该毒株...  相似文献   
152.
不同栽培基质对彩色马蹄莲‘黑魔术’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最适合彩色马蹄莲‘黑魔术’的栽培基质,以园土为对照,将泥炭土、珍珠岩、蛭石和河沙4种原料按不同比例混合组成新的基质进行栽培试验,同时测定不同基质的理化性质和黑魔术的生长特性数据。结果表明,孔隙度65%~80%,pH 5.0~6.7,营养均衡的基质最适合‘黑魔术’的生长。其中栽培在泥炭土︰珍珠岩︰蛭石︰河沙=3︰1︰1︰1的处理D中的‘黑魔术’苗期最短,均值52.7天;蕾期最短,均值10.3天;单球开花数最大,达到2朵;是5个处理中开花率唯一超过50%的处理;花期最长,达到了均值31天;只是在花梗长度上略低于处理C,但也达到了60 cm以上。所采用的4个处理因其理化性质差异较大,除了处理D表现突出外,其他处理则表现较差,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53.
添加乳酸菌和纤维素酶对玉米秸秆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探讨不同微生物制剂对玉米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以高水分春玉米秸秆为原料,进行乳酸菌和纤维素酶不同添加剂量的青贮饲料发酵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秸秆青贮过程中添加乳酸菌和纤维素酶,可有效降低青贮饲料腐败率、改善和提高青贮饲料的品质及营养价值,其中以添加0.30%纤维素酶的效果最佳,腐败率低于1.4%、粗蛋白含量3.49%、氨态氮与总氮质量比[m(VBN),m(TN)]为6.60、丁酸含量为0、中性洗涤纤维含量11.48%、酸性洗涤纤维含量7.02%、酸性木质素含量1.42%。可见,筛选和添加适宜适量的微生物制剂是提高青贮饲料品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4.
利用扩散系数(C)和离散分布的理论拟合,对越北腹露蝗Fruhstorferiola tonkinensis 1~5龄若虫的田间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龄蝗蝻均呈聚集分布,1~5龄蝗蝻的C分别为879.578、152.742、22.972、6.053和6.150,1龄蝗蝻聚集度最高,3龄后开始扩散.1~3龄蝗蝻的空间格局可用Neyman A型分布拟合,4~5龄可用负二项分布拟合,即1~3龄呈核心分布,4~5龄演变为嵌纹分布.1龄蝗蝻平均每个聚团的个体数(m2)为878头,2~3龄调查范围内的平均蝗团数(m1)增加,平均每蝗团的个体数(m2)减少.4~5龄聚团瓦解.  相似文献   
155.
2个低直链淀粉含量籼稻突变体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对2个空间诱变低直链淀粉含量籼稻突变体XLA-1和XLA-2进行了遗传分析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结果表明:XLA-1低直链淀粉遗传特性受2对隐性基因控制,这2对基因具有连锁关系和互补作用,任何1对基因隐性纯合都将导致直链淀粉含量降低;XLA-2低直链淀粉遗传特性受1对隐性主效基因控制,该基因可能为Wx的等位基因,同时受微效基因的修饰.XLA-1和XLA-2蜡质基因(CT)n微卫星多态性与糯稻相同,但其直链淀粉质量分数分别为14.42%和11.59%,说明除Wx基因外确实还有其他影响直链淀粉含量的遗传因素,这与遗传分析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156.
利用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进行甘蔗脱毒苗快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新型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系统(TIBs)在培养基配方、接种数量、蔗糖浓度及品种差异等方面对甘蔗脱毒组培苗快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PP333及6-BA+PP333均能促进组培苗分化,增殖率较高且生长整齐,可进入下一阶段培养;②GA3浓度为1.0 mg·L-1伸长培养效果最好,平均苗高9.87 cm;③每升培养液接种量为20株时的增殖率最高;④培养基蔗糖浓度以20 g·L-1较为适宜.利用该系统对ROC16和ROC22两个甘蔗品种的脱毒苗经过3个阶段的培养,ROC16增殖率达40倍,每瓶得苗800株苗左右;ROC22增殖率为30倍,每瓶苗的数量达600株.  相似文献   
157.
不同施肥模式对甘薯生长发育及高产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层施肥是在配方施肥的基础上根据甘薯不同生育期的需肥特点进行养分供给,其增产效果好于配方施肥和普通施肥,高产机理在于通过增加光合面积、提高净同化率、改善光合产物分配来提高经济产量。  相似文献   
158.
磷是植物生长和发育所必需的大量元素,参与重要的代谢活动,有效磷含量低已经成为酸性土壤上限制作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以磷高效的柱花草基因型TPRC2001-1为材料,通过同源克隆的方法,首次克隆到柱花草编码只含有SPX结构域蛋白的基因,SgSPX1。该基因cDNA全长1 324 bp,编码292个氨基酸残基,蛋白分子量为33 ku。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低磷胁迫显著促进SgSPX1在柱花草根部的表达,表明该基因的表达受到低磷胁迫的调控,该研究的结果为进一步解析柱花草适应低磷胁迫的信号网络提供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59.
丛枝菌根(AM)真菌对甘蔗根系侵染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菌根对甘蔗的侵染作用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在盆栽灭菌条件下,利用丛技菌根球囊霉菌株Glomus spl对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ROC22)进行接种实验,研究其对侵染甘蔗根系形成菌根的影响.结果表明:Glomus spl能很好的侵染甘蔗根系,根系有明显的丛技菌根真菌的菌丝、泡囊和孢子;菌根能促进植株生长,表现在植株高度、叶长、绿叶数和茎径都比对照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60.
黑皮果蔗花叶病茎尖脱毒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利用果蔗热带种(Badila)茎尖培养进行甘蔗花叶病的脱毒研究。[方法]采用黑皮果蔗茎尖作为外植体进行了组织培养,并在生根阶段和假植阶段进行了甘蔗花叶病毒的分子检测。[结果]初代培养基为MS+0.50 mg/L6-BA+0.01 mg/LNAA+30 g/L蔗糖,继代培养基为MS+0.20 mg/L6-BA+0.01 mg/LNAA+30 g/L蔗糖。甘蔗花叶病毒检测结果为阴性。[结论]利用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能够有效脱除花叶病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