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7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13篇
  18篇
综合类   58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2 毫秒
111.
抗氰烯菌酯的禾谷镰刀菌nit突变体的诱导及其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抗氰烯菌酯的禾谷镰刀菌nit突变体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将3个抗氰烯菌酯的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菌株分别在含氯酸盐的MMC培养基上培养,共获得了50个硝酸盐利用缺陷突变体(nit)。比较了抗性菌株的nit突变体与亲本在无性和有性阶段的主要生物学性状。【结果】抗性菌株的nit突变体与亲本在菌落生长速率、培养性状和致病性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但某些突变体中,产孢量和产子囊壳能力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此外,禾谷镰刀菌对氯酸盐和氰烯菌酯之间没有交互抗药性,且抗性可以稳定遗传。【结论】可以将nit作为遗传标记来研究禾谷镰刀菌对氰烯菌酯的抗药性遗传学。  相似文献   
112.
安徽省水稻区试品种(系)对稻曲病的抗性鉴定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安徽省潜山县分3个播期对120个水稻区试品种进行稻曲病自然诱发鉴定,采用发病率的平均值与最大值以及病情指数的平均值与最大值对鉴定结果作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水稻品种间对稻曲病的抗性有显著差异,不同播期间的病情指数也有明显差异,早播的发病轻,后两个播期发病重.以最大值评价水稻品种对稻曲病的抗性更可靠.一般情况下,可用病穗率最大值评价品种抗性,如需更精确的评价,则以病情指数最大值作为评价标准为宜.  相似文献   
113.
本文利用28对籼粳特异性SSR引物对174个粤北普通野生稻个体进行分析。28对引物均有多态性,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的等位变异数和基因型数分别为10.6和28。粤北普通野生稻群体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0.7681),除了能扩增出典型的籼、粳特异基因,还能扩增出野生稻特有的基因。遗传一致度聚类分析表明粤北普通野生稻存在初步籼粳分化;2份(1.15%)材料偏籼,172份(98.85%)材料偏粳,群体以偏粳为主。基因组水平上整个粤北群体没有发现原始类型。  相似文献   
114.
【研究目的】了解高州普通野生稻群体及其居群间的表型变异情况,为这一宝贵资源的合理保护和有效利用奠定良好基础。【方法】考察包括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的表型性状共计22个,根据调查数据分析表型变异,并结合SPSS和DPS软件进行表型相关、聚类和方差分析。【结果】高州普通野生稻在表型性状上存在丰富的变异,众多重要性状之间呈极显著相关性,所聚类的7类高州普通野生稻植株群体存在显著性差异;各居群材料既具有较高的相似性、没有种的变异,又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具有各自的特点,高州普通野生稻的表型变异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结论】高州普通野生稻表型多样性丰富,在水稻育种中具有重大利用价值,亟待对其进行更深入系统的发掘研究。  相似文献   
115.
为了研究氮沉降对次生林土壤碳氮组分和酶活性的影响,以华西雨屏区湿性常绿阔叶次生林为对象,从2014年1月起进行野外定位模拟氮沉降试验,分别设置对照(CK,+0 g/(m^2·a))、低氮(LN,+5 g/(m^2·a))和高氮(HN,+15 g/(m^2·a))3个氮添加水平。在氮沉降进行27个月后,按照腐殖质层和淋溶层表层进行取样,测定不同土层土壤总有机碳(TOC)、可浸提溶解性有机碳(EDOC)、易氧化碳(ROC)、全氮(TN)、硝态氮(NO_3^-—N)和铵态氮(NH_4^+—N)含量以及蔗糖酶、脲酶、酸性磷酸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模拟氮沉降显著增加该次生林腐殖质层土壤的TOC和NH_4^+—N含量,显著增加腐殖质层和淋溶层表层土壤的NO_3^-—N含量,腐殖质层土壤C/N显著升高。淋溶层表层土壤TOC、NH_4^+—N、C/N以及2层土壤的EDOC、ROC、TN和NH_4^+—N/NO_3^-—N均无显著影响。2层土壤的多酚氧化酶活性均随着氮添加量的升高而降低,其中淋溶层表层达到显著差异。模拟氮沉降对蔗糖酶、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腐殖质层中,NH_4^+—N和NO_3^-—N含量与TOC含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2层土壤的多酚氧化酶活性均与NO_3^-—N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结果说明,模拟氮沉降使该次生林中原本较高的腐殖质层土壤TOC含量进一步显著增加,并且促进土壤无机氮的积累,而模拟氮沉降对多酚氧化酶的抑制作用更加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  相似文献   
116.
‘黄金美人’杂交兰是大花型黄色系列杂交兰新品种,是极具市场开发潜力的年宵花新秀。通过生产调查和试验,总结出‘黄金美人’杂交兰在生产各环节中的关键技术,包括栽培条件、种苗繁殖技术、水肥管理等,为‘黄金美人’杂交兰标准化生产提供参考,并为杂交兰产业的平稳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7.
为了了解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Xoo)中 的MutL/MutS系统是否参与DNA修复以及是否调控病原菌的致病力,构建了mutL突变体,比较了野生型与mutL突变体的突变率差异,野生型、mutL突变体及其互补菌株侵染水稻的能力。结果显示,mutL突变导致Xoo在H2O2胁迫下的突变率显著升高,mutL突变导致Xoo致病力下降,表明DNA错配修复蛋白MutL参与Xoo的DNA修复并正调控Xoo致病力。  相似文献   
118.
氮磷钾配施对瓦布贝母产量及总生物碱质量分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不同施肥水平下瓦布贝母产量和总生物碱质量分数的差异,确定合理的施肥量。采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通用组合设计进行田间试验,在室内进行产量和总生物碱质量分数的测定,根据三元二次通用旋转设计原理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分别建立瓦布贝母增重率和总生物碱质量分数与N(X_1)、P(X_2)、K(X_3)施用量的数学函数模型。结果表明,肥料的增产效果依次为磷肥氮肥钾肥,对瓦布贝母生物碱的影响效果为氮肥钾肥磷肥。通过数据模型选优,综合考虑产量和总生物碱质量分数,得到合理的肥料施用量:尿素8.98~12.00 kg/hm~2、过磷酸钙38.79~43.37 kg/hm~2、硫酸钾17.44~24.49 kg/hm~2。  相似文献   
119.
采用四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进行田间试验,建立N、P2O5、K2O、有机肥与川麦冬农艺性状和生物量的函数模型,研究N、P2O5、K2O与有机肥的施用量对川麦冬农艺性状、生物量和质量的影响,探索适合川麦冬的最佳施肥方案。通过模型解析,N、P2O5、K2O和有机肥对川麦冬农艺性状、生物量和质量具有显著影响。N对叶片数、叶长、分蘖数、块根数和水溶性浸出物含量贡献率最大;P2O5对叶宽贡献率最大;K2O对根长、须根数、须根鲜重、须根干重、茎叶干重、鲜产量和总皂苷含量贡献率最大;有机肥对茎叶鲜重和干产量贡献率最大。N-有机肥对茎叶干重达到显著影响;N-有机肥互作对鲜产量达到显著影响;K2O-有机肥互作对鲜产量和干产量达到极显著影响;N-K2O互作对川麦冬中总皂苷含量达到显著影响;N-K2O互作和N-有机肥互作对水溶性浸出物含量达到显著影响;P2O5-有机肥互作对水溶性浸出物含量达到极显著影响。通过频数分析法并进行交集优化之后得到了川麦冬高产优质的最佳施肥方案为N 676.75~819.16 kg/hm2,P2O5 183.07~206.30 kg/hm2,K2O331.07~437.53 kg/hm2或467.31~568.76 kg/hm2,商品有机肥2 191.20~2 732.40 kg/hm2。  相似文献   
120.
嘧菌酯对番茄早疫病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分别测定了嘧菌酯对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对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同时测定了其对菌丝呼吸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嘧菌酯抑制番茄早疫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作用强于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抑制菌丝生长的剂量-反应曲线与抑制菌丝呼吸的剂量-反应曲线趋势相似,但菌丝在经嘧菌酯处理5~7 h后呼吸速率恢复到对照水平,相比之下,嘧菌酯却能一直抑制菌丝的生长。因此,采用孢子萌发法测定番茄早疫病菌对嘧菌酯的敏感性比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更为适宜。水杨肟酸与嘧菌酯在抑制番茄早疫病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方面有协同作用,对菌丝生长的平均协同系数为7.24。随处理时间延长,药剂对菌丝耗氧的抑制作用下降,但仍抑制菌丝生长。研究表明:呼吸作用对药剂的敏感性随着处理的延长而下降的机理不是因为旁路氧化途径增强, 也不是因为基质中药剂效力的下降,而是存在其它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