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1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58篇
林业   89篇
农学   50篇
基础科学   67篇
  48篇
综合类   352篇
农作物   36篇
水产渔业   51篇
畜牧兽医   204篇
园艺   57篇
植物保护   10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根据<动物防疫法>和<种畜禽管理条例>对动物疫病防制和管理要求,为了建立健全动物疫病监测制度,规范动物疫病管理,提高动物防疫质量和监测水平,推动我州畜牧业生产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云南省兽医防疫总站云兽防发(2001)14号文件<云南省关于开展动物疫病监测的通知>精神,上半年首先在我州边境3个县开展了动物疫病监测,现将情况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82.
发展生态农业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农业生产条件差,环境污染也比较严重。要改变农业生产的现状,必须走可持续农业发展的道路。生态农业是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合理优化配置各种生物资源和自然资源的一种高效率的农业生产模式,只有走生态农业的道路才能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3.
废弃塘成为生态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平原县王庙镇东曹村(邮编: 253100)张洪河于1990年先后到天津等地考察生态农业模式。几年间他共投入30万元,承包了村里2.7公顷废弃塘,建成总面积2公顷的鱼塘5个,养殖四大家鱼;修建占地2000平方米的  相似文献   
84.
简要概述了生物技术育种的基本情况,目前转基因技术和分子标记技术在玉米育种中使用较为广泛.基因工程发展迅速,逐渐被应用于玉米抗性育种、品质育种等方面,并且成效显著;此外利用转基因技术也成功培育出一批抗除草剂、抗病、抗虫、耐盐、耐旱等多种优良性状的玉米种质;分子标记在玉米育种中应用较为广泛,主要应用于种子纯度鉴定、遗传连锁图构建、基因定位、辅助选择、杂种优势预测、遗传多样性分析、杂种优势群划分等方面,并显示出独特的优越性;最后展望了生物技术在玉米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前景,认为它必将成为生命科学的一种简便、快捷、高效的育种手段.  相似文献   
85.
采用常规方法,分别于1987.9.24和1988.9.24两次对福建省尤溪县林业科学研究所西坑试验点6年生杉木火力楠混交林的火环境进行定位观测,结果表明:混交林的日均相对湿度、凋落叶的含水量、土层0~40cm土壤含水量分别比杉木纯林高3%、22.27%和4.41%,混交林内日均光照强度仅为杉木纯林的55%,林内日均气温比杉木纯林低0.5℃。因此,杉木火力楠混交林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林分的燃烧性。  相似文献   
86.
青海东部气候变化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59~2004年青海东部11个气象台站气温、降水等地面气象资料,建立了气象要素的年、季序列,用气候诊断方法对干旱变化的成因以及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青海东部90年代四季平均气温比60或80年代平均偏高了0.3~0.5℃,冬季增温比较显著,这和中国北方地区的偏暖趋势比较一致。90年代该地区春、秋季降水量减少,导致土壤水分下降,河水的径流明显减少,农作物生长季干旱发生的频次增加,危害程度加重。气候变暖将有利于冬小麦的正常越冬和安全返青,同时也将导致农牧业供水矛盾加剧、晚霜冻和病虫害危害程度的加重以及夏季洪涝、高温热浪灾害发生的频次增加。及时掌握气候变化的信息,加快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是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87.
对马尾松毛虫卵寄生蜂,幼虫寄生性天敌黑足凹眼姬峰,寄生蝇类和幼虫及蛹寄生蜂黑点瘤姬蜂在松毛虫种群中寄生行为的空间模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它们多属于负二项分布。这与其寄主的空间分布相吻合。寄生性天敌的这种寄生行为,有利于对害虫种群进行抑制。  相似文献   
88.
干藏条件下6-BA对月季切花衰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干藏条件下 ,6 -BA(6 -苄基氨基嘌呤 )预处理月季切花萨蔓莎和金牌品种 ,使花材组织水势增高 ,水分亏缺程度降低 ,膜系统保持酶SOD活性增强 ,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降低 ,膜透性减小 ,切花瓶插寿命延长 ,延缓了切花衰老 ,不同品种间存在生理效应大小差异。试验表明 ,水分亏缺导致膜稳定性破坏是干藏月季切花衰老的主要生理原因。 6 -BA预处理月季切花 ,是干藏保鲜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9.
作者1965年曾报道寄生于我国玉米螟的微孢子虫为Nosema Pyrausta (Paillot)当时主要是据光学显微镜形态学特征鉴定的。近年作者观察了这种微孢子虫孢子的电镜切片,发现它的极丝以54-68°围绕核9圈(少数10圈),后泡较大;而T. G.Andreadis(1980)报道N.pyrausta极丝以46°(据图)围绕核10—12圈,后孢较小,与本  相似文献   
90.
通过调查,初步明确了油-稻保护性耕作田稻飞虱呈季节性双峰型消长,前中期以白背飞虱为主,发生相对较重,后期以褐飞虱为主,发生相对较轻,其天敌数量在水稻整个生长季节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