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动物检疫》2002,19(5):2-5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动物防疫工作的管理,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疫病,促进养殖业发展,保障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相似文献   

2.
在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过程中,为了防止动物疫病的传播,福建省于2002年1月15日首次以政府令(第71号令)的形式出台了<福建省动物防疫和动物产品安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属于政府规章.<办法>第十一条第二款规定:为了防止动物疫病传播,在区域性重大动物疫病流行期间,需从县境外调入与该类动物疫病传播相关的动物、动物产品的调运人应当事先向调入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提出申请,经批准并取得准调证明(福建省动物、动物产品准调证明的简称)后方可调入.  相似文献   

3.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以下简称<动物防疫法>)共十章八十五条,与现行<动物防疫法>相比,增加了三章二十七条,修改了大部分条款.新修订的<动物防疫法>,重点对免疫、检疫、疫情报告和处理等制度作了修改、补充和完善,新增了疫情风险评估、预警、认定,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官方兽医、执业兽医管理及动物防疫保障机制等方面的内容.<动物防疫法>的修订,对于整个兽医工作意义重大,对今后工作的开展有了更加强有力的保障.对此,我想谈谈今后一段时间我们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2004年我国实行重大动物疫情发布制度;2005年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同年11月发布实施<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以下简称<应急条例>);2008年1月实施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以下简称<动物防疫法>),这些都有力地促进了动物防疫工作的正常开展.根据<动物防疫法>和<应急条例>的有关规定,笔者对承担动物防疫工作三类机构的职责进行了梳理,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5.
2001年在全省率先制订<仔猪调运经营责任书>起,龙泉市先后制订了<动物产品购销责任书>、<犬羊肉经营责任书>、<牛猪调运经营责任书>和<禽类经营调运责任书>,将动物及其产品的调运防疫责任,全部纳入责任书管理,进一步明确了经营户的动物凋运防疫职责,加强了动物调运的防疫责任管理,防止了重大动物疫病的传人与发生,确保了无重大动物疫情发生.  相似文献   

6.
针对云南省各县在生猪屠宰检疫中存在对检疫执法主体、检疫与检验、收费等问题的不同理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以下简称<动物防疫法>)、<生猪屠宰管理条例>、<云南省动物防疫条例>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笔者将生猪屠宰检疫中的有关问题提出,明确相关规定,供决策部门、相关检疫机构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动物防疫工作长足发展,逐步规范了动物防疫行政执法行为,尤其正式实施<动物防疫法>以来,使动物防疫工作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可循.在<动物防疫法>中明确动物防疫包括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扑灭和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加强对动物防疫工作的管理,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疫病,促进养殖业发展,保护人体健康,其具体行为代表政府行政动物防疫管理职权,其执法行为受法律保护,属行政执法范畴.当前动物防疫行政执法遇到不少问题与困难,笔者就"执法难"这一问题与大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1动物疫病防制目标现状同国际间的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发展很快,生产条件有了很大改善,生产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为了加强动物疫病防制,我国制定了<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是开展动物防疫灭病工作的法律依据,是搞好动物防疫灭病工作的根本保证,各级政府、动物防疫主管部门、动物防疫机构认真落实各项动物防疫政策和措施,对制止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起到了重大作用,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兽医管理体制、疫病防制体系建设、疫病控制能力、畜产品卫生监督、疫情监测手段和能力、实验室诊断水平、兽医技术队伍水平等方面的国际化水平还不高,与国际尚不接轨.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现行的<畜禽及其产品防疫检疫收费管理办法及收费标准>是1992年国家物价局、财政部、农业部根据<家畜家禽防疫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制定的,<动物防疫法>公布实施以后,<家畜家禽防疫条例>及其有关配套规章、制度、办法均已废止,而<畜禽及其产品防疫检疫收费管理办法及收费标准>却一直沿用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该标准不仅与动物检疫工作不相适应,也制约着动物检疫工作的正常开展,笔者就此谈几点认识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全面掌握和分析北流市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猪瘟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主要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规律,进一步提高重大动物疫病监测评估能力,科学指导动物防疫工作,确保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主要动物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要求,结合北流市实际,开展北流市动物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1.
一、动物疫病防制目标现状同国际间的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发展很快,生产条件有了很大改善,生产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为了加强动物疫病防制,我国也制定了<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是开展动物防疫灭病工作的法律依据,是搞好动物防疫灭病工作的根本保证,各级政府、动物防疫主管部门、动物防疫机构认真落实各项动物防疫政策和措施,对制止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起到了重大作用,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王洪喆 《兽医导刊》2009,(3):11-11,35
畜禽标识制度是动物防疫工作的组成部分,是为推进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而确定的一项基本制度.<动物防疫法>、<畜牧法>、<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牲畜耳标技术规范>、<牲畜耳标生产系统技术规范>,<牲畜耳标管理规范>,<畜禽标识信息数据库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对畜禽标识生产、使用及畜禽标识信息化管理等作出了规定.  相似文献   

13.
为贯彻落实国家扶持生猪生产政策措施,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进一步规范畜牧业生产的经营行为,充分发挥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在畜牧业生产统计、动物防疫和动物产品安全监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根据农业部、省农业厅<关于开展规模养猪场标识及生产防疫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农医发[2007]17号]闽农医[2007]363号文件要求,我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将此项工作具体落实到辖区内的规模养猪场,切实保证规模养猪场标识及生产防疫信息报送工作顺利开展进行.  相似文献   

14.
当前,做好畜禽疫病防治工作,对畜牧业生产的发展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动物防疫工作的好坏已成为一个地区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动物防疫法>中明确规定:国家要强化对防疫工作的管理,对危害养殖业和人体健康的动物疫病推行计划免疫制度,实施强制免疫.  相似文献   

15.
1998年以来,国家启动实施<全国动物保护工程规划>、<全国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规划(2004-2008年)>,先后投资建设了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县级动物防疫、县级检疫监督、动物疫情测报站等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下简称项目).  相似文献   

16.
动物检疫工作的主要特点与重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检疫工作直接关系到动物、动物产品的生产安全,关系到畜牧生产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的动物防疫工作已全面步入法制管理的轨道.落实动物防疫措施,应当从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和动物产品的检疫、监督管理等环节着手,相辅相成,构成动物防疫工作的完整链.  相似文献   

17.
<正>1动物疫病监测的基本概念动物疫病监测是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动物疫情报告管理办法》的规定,为保证动物、动物产品的卫生质量,促进社会公共卫生安全,依照国家和行业卫生标准的要求,对动物和动物产  相似文献   

18.
2008年动物检疫监督执法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西盟县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云南省动物防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全面开展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检疫工作,加强检疫监督执法工作,为防止动物疫病的传播,促进畜牧业生产发展,保障肉食品安全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动物疫病监测工作是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评价动物防疫水平和做好动物疫病预警预报的基础。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动物疫病对畜牧业生产、公众卫生安全的危害程度不断加大,动物疫病防控作用越来越突出,加强动物疫病监测是落实国家"以防为主"方针的先决条件,也是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共卫生安全的迫切需要。虽然我区每年都根据国家的安排,制订了监测计划,开展了大量监测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  相似文献   

20.
重大动物疫病不仅危害畜牧业生产安全,还能危及人民身体健康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多年来,青岛市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国务院<重大动物疫病应急条例>等法规,完善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