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0篇
林业   10篇
综合类   7篇
畜牧兽医   51篇
园艺   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31.
通过高分辨率的卫星影像识别技术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同森林资源的二类清查相结合进行地类划分,可大大减轻林业勘察外业工作量,提高分类精度。本研究利用ERDAS IMAGINE8.5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对灵寿县的分辨率为2.5 m的SPOT5遥感图像进行几何校正和图像增强预处理,采用监督分类方案的最大似然分类法进行地类划分,其结果分类的精度都超过了80%,各地类所占比例与二类调查资料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2.
为研究不同取样方法对群落物种多样性调查结果的影响,以燕山西部灌木植被的草本植物调查数据为基础对取样面积及取样数量对群落物种多样性测度结果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取样面积对群落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的测度结果具有明显影响。群落物种丰富度和仪多样性指数都具有随着取样面积的增加而逐渐增加的趋势,均匀度则有逐渐减小的趋势;其变化规律都是初期变化较快,而后逐渐趋于平缓,说明在一定范围内这些多样性指数的尺度效应较为明显,而超过这一范围,尺度效应减弱。目前普遍采用的1m×1m取样面积导致群落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的测度结果偏低,而均匀度的测度结果偏高。比较而言,群落丰富度的测度需要较大的取样面积,而α多样性指数对取样面积的要求则相对较小。取样面积对多样性测度结果的变异程度具有明显影响,适当增加取样面积可减少由于取样面积过小所导致的重复间结果差异过大问题。  相似文献   
33.
1 育雏工作 1,1 做好入雏前的准备工作 入苗前应将鸡舍及所有用具反复冲洗消毒后,在计划入雏前24小时左右对鸡舍进行预温,使鸡舍温度达到28℃左右。保温伞下或火炕地面温度达到32~35℃。夏季炎热,可不用提前预温。入雏前应以饲养鸡群的数量准备好充足的雏鸡料,并应准备好育雏期间需要接种的疫苗及预防性药物,如水溶性多维、抗菌素类及抗球虫药。  相似文献   
34.
在实际临床中,对猪病的治疗需要注射不同的部位,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作如下的介绍。1注射前的准备(1)按猪的大小、肥瘦、注射种类、药量,选择适宜的注射器及针头,以及消毒药和所需用品。(2)检查注射器是否有破损,金属注射器橡皮垫是否密封,松紧度调节是否合适,针头是否堵塞、锐利、与针管的结合是否严密。  相似文献   
35.
<正>商品肉鸡后期死亡对与养殖业的危害极大,也是所有养殖户和兽医工作者最不愿意看到的。1引起后期死亡的原因1.1温度和湿度大多数养鸡户在育雏期间都比较重视管理,温度、湿度等都能得到较好控制,所以前期死亡  相似文献   
36.
张超  蒋晓  郭万军 《兽医导刊》2020,(6):120-121
从2019年11月初开始对徐州立华公司+农户饲养的鸡群调查,本次调查采取了随机抽样的原则,选取了35个规模鸡场,对这些鸡场进行采血,每场采集30份血样,共计1050份血样,同时每场采集20份双拭子,共计700份双拭子。H5(Re-11)免疫合格率为86%,H5(Re-12)免疫合格率为90%,H7(Re-2)免疫合格率为92%,H9亚型免疫合格率为96%。这35个规模鸡场均未发现禽流感病毒。提出了建立良好的生物安全措施、做好消毒工作、搞好疫苗免疫、发现疫病及彻底处理疫情等一系列的措施。  相似文献   
37.
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一种主要危害幼犬的传染性极强的急性传染病。笔者在宠物门诊工作10余年接触的宠物病例中犬发生犬瘟热病例较多,并伴有高死亡率,其中大部分为幼犬,尤其是刚从宠物市场中购买的幼犬发病居多。由于该病的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度传染性,使得犬瘟热成为宠物临床上最主要、最棘手的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38.
总结邳州市近3~4年来夏季猪的发病情况,大致有以下几种:附红细胞体病、链球菌病、弓形体病、湿疹、热应激综合症、非典型性猪瘟等。夏季猪病产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及特点,根据笔者多年的临床经验,作如下介绍。〈br〉 1猪附红细胞体病〈br〉 不同品种和年龄的猪均易感,仔猪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本病多发生在夏季,传播与吸血昆虫有关,特别是猪虱。另外,注射针头、手术器械、交配等也可传播。饲管不良,气候恶劣或其它疾病,可使隐性感染猪发病。主要呈现出急性黄疸性贫血和发热。母猪生产性能下降,仔猪体质变差,贫血,肠道及呼吸道感染增加。育肥猪病初精神萎顿,体温升高到39.5℃~42℃,颤抖转圈或不愿站立,离群卧地,出现便秘或拉稀。病猪耳、颈下、胸前、腹下、四肢内侧等部位皮肤红紫,指压不褪色,成为“红皮猪”。治疗本病的药物虽有多种,但真正有效的药物却不多。可选用血虫净、咪唑苯脲、新胂凡纳明配合四环素、土霉素等治疗。  相似文献   
39.
随着规模养鸡化的普及,农村规模养鸡存栏量越来越多,在实际养鸡中,用疫苗滴鼻、滴眼和肌注,工作繁重不易操作且免疫效果不理想。笔者经过多年探索和总结广大养鸡户使用经验发现:将鸡新城疫苗拌在饲料中饲喂,可达到更好的免疫效果,且操作方法更为简便,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0.
邳洲市一养殖户饲养鹌鹑2200余只,于2008年4月2日突然发病,次日陆续出现死亡,曾用乳酸环丙沙星饮水和丁胺卡那注射治疗,无明显疗效,即来求诊。笔者根椐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分析,确诊为白色念珠菌感染,经采用消毒圈舍、口服制霉菌素、饮用1:2000硫酸铜等综合措施1周后,控制了病情,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