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4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3篇
  1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34篇
园艺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在不破坏青砖茶样品的前提下,将近红外光谱技术与标准变量变换、一阶导数、二阶导数光谱等预处理方法和遗传算法相结合,剔除部分噪声信息和精准筛选最佳光谱信息数据点后,应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青砖茶茶汤品质预测模型。筛选的最佳光谱预处理方法为:标准变量变换+二阶导数,遗传算法筛选得到28个最佳建模光谱数据点;最佳偏最小二乘法模型对验证集样品的预测均方根误差为0.372 6,预测集决定系数为0.975 2;对未知茶汤品质的预测均方根误差为0.392 7,预测集决定系数0.970 2。结果表明,在青砖茶茶汤品质得分(73~93分)范围内,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遗传算法和偏最小二乘法实现了对青砖茶茶汤品质的快速、准确评价。  相似文献   
22.
云南省抓住“东桑西移”的大好时机,近年来蚕桑产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为了学习云南省蚕桑产业快速发展的经验,加快发展我市特色效益蚕业,我们组织了对云南省蚕业生产的考察活动并形成考察报告.并对重庆的蚕业发展提出了六点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23.
<正> 家蚕线虫病,日本从1902年开始发现,后来在日本各地又继续有所发生。据资料记载,此虫主要寄生于桑螟幼虫体内,在蚕体内寄生的较少。我国也很少发现。今秋,我们在饲养病蚕的过程中,发现了这种病蚕以及这种寄生虫,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24.
蜂蜜梨汁果奶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蜂蜜与甘草汁的混合酸取代蔗糖作甜味剂,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出最佳配方:鲜牛奶8%,梨汁10%,甜味剂15%,柠檬酸0.4%,稳定剂0.4%,乳化剂0.6%。成品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25.
1 前言 传统丝绵被在人们的生活中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发展至今,不论是口袋绵或机绵的生产精炼技术基本没什么本质的变化.众所周知的板结、发硬、脆断等缺陷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独有的优良品质保暧性、透气性、舒适性也随着使用时间逐步消失,造成使用寿命不如棉被、羊毛被、羽绒被及化纤被,不能成为人们所追求的主流床用商品.所以,认真分析解决传统丝绵被的缺陷,拓展消费市场和空间,很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6.
研究建立卷烟激光预打孔接装纸透气度和打孔孔径关系。设置不同打孔排数、孔数的激光预打孔接装纸,分别测试其透气度和孔面积,分析透气度和孔面积的关联性,建立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激光预打孔接装纸透气度和孔面积高度相关,单位长度孔面积(S,μm2/cm)和透气度(A,cm3/min,150A≤800)的较优回归方程为S=547.3A+37 813.6(r=0.985,P0.000 1),利用所建数学模型计算打孔孔径,与实测值的偏差均小于1%。  相似文献   
27.
郑琳 《蚕学通讯》2001,21(2):32-34,42
重庆蚕业历史悠久 ,起源可追溯到唐代以前 ,历来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骨干项目 ,也是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的传统优势产业 ,在发展生产、扩大就业、出口创汇、国民经济增长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1 重庆蚕业的基本情况1 .1 蚕桑生产现状重庆市现有 36个区县 (市 ) ,92 0个乡镇 ,1 50万农户栽桑养蚕 ,共有桑树 1 4亿株(良桑率占 70 % ) ,有蚕种生产场 2 9个 ,蚕种冷藏库 6个。追溯历史 ,重庆蚕业生产发展速度最快、最为辉煌的时期应属 1 984~ 1 994年间这 1 0年 ,蚕茧产量由 3,0 0 0万公斤增长到 5,1 30万公斤 ,年平均递增速度为 5.5%…  相似文献   
28.
对不同嫩度茶鲜叶原料稀土元素含量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随着采摘嫩度降低、原料越老,稀土元素含量越高,表现为1芽2叶<1芽3叶<1芽4叶<1芽5叶<1芽6叶<1芽7叶<1芽8叶;不同采摘嫩度茶鲜叶原料的轻稀土元素含量均高于重稀土元素含量,占稀土总量的65%以上;各轻稀土元素含量变化趋势一致,符合稀土元素排序规律的奥多 哈金斯法则;Ce是茶叶中含量最高的稀土元素,占稀土总量的2872%~4146%。  相似文献   
29.
茶叶香气质量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香气是影响茶叶风味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茶叶香气品质的评价主要依靠感官品评,而感官品评易受评审人员主观意识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客观性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为提高品质鉴别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采用仪器辅助鉴别是非常必要的。对影响茶叶品质的主要香气物质的特征及致香成分进行了比较,对感官分析及仪器分析单独与结合使用在茶叶香气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0.
对固定化酵母生产合水粉葛(Pueraria thomsonii Benth)果酒的生产工艺进行了优化。以酒精度、感官评价、总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研究初始糖度、二氧化硫添加量、固定化酵母添加量、发酵温度对合水粉葛果酒生产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初始糖度24%,二氧化硫添加量80 mg/L,固定化复合酵母以0.3%葡萄酒干酵母为主发酵菌种、配合0.04%生香干酵母和0.06%酿酒高活性干酵母,发酵温度28℃,发酵时间7 d。在此条件下,合水粉葛果酒的酒精度为13.3%,感官评分91分,总黄酮含量244.52 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