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63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20篇
  28篇
综合类   161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56篇
园艺   60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北京市景观格局动态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北京市市域为研究对象,基于1985、1995、2000、2007年北京市Landsat—TM遥感影像,利用景观格局指数分析了研究期间北京市景观格局的变化及特征。结果表明:在1985—2007年时段内,北京市景观格局中景观斑块种类变化不大,景观组分的面积和斑块数变化明显,其中最为显著的是北京市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呈单纯的增加趋势,增加幅度为北京市总面积的7.66%,农业用地与林地的面积呈现波动变化但总体呈减少趋势;景观斑块数量先增后降,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其中耕地与林地斑块数的变化最为明显;自然、半自然斑块受到人工斑块的影响严重,人为干扰的影响使北京市各景观斑块种类分布趋向集中;景观斑块形状更加简单、有规律,表现最为明显的是北京市景观格局中主要的景观斑块种类和斑块类型,从而导致在景观水平上北京市景观指数变化明显,城市化过程对北京市景观结构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62.
城市绿地与城市居民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城市绿地与居民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的关系分别做了详细的研究,分析了城市绿地绿视率、小气候、负离子、植物精气及其它保健功能和因子对居民健康的影响。针对城市化带来的城市问题对城市居民的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健康的影响,论述了城市绿地与居民社会适应能力及道德健康的关系。  相似文献   
63.
采用重力法研究典型天气情况下城市郊区空气中蒿属花粉的时空变化规律,初步结论:1d内上午至中午时段蒿属花粉浓度较高,蒿属植物的生理散粉时段为早6:00—8:00,下午16:00之后到凌晨4:00之间蒿属花粉浓度较低且无明显变化。受花粉来源的影响,花粉源中心花粉浓度呈显著的单峰型规律,散粉时段浓度最高;非花粉源地区,气象要素影响明显,中午前后花粉浓度较高。垂直分布方面,花粉源中心蒿属花粉在1.5m及以下高度上的花粉分布较多;非花粉源地区在3m以上分布较多。垂直分布差异主要表现在上午散粉时段,下午14:00时之后蒿属花粉的垂直分布逐渐均匀。  相似文献   
64.
试验采用2因子×2水平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研究了DL-、L-硒代蛋氨(selenomethionine,SM)分别在基础甘粮(硒含量为0.04 mg/kg)中添加0.15和0.30 mg/kg水平对肉种鸡生产性能、血清和组织硒含量,后代雏鸡组织及种蛋硒含最的影响.试验选取480只48周龄的岭南黄肉种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预试期2周,正试期8周.结果表明:0.15 mg/kg组较0.30 mg/kg组显著提高了肉种鸡产蛋率、种蛋孵化率和出雏率(P<0.05);0.30 mg/kg组较0.15 mg/kg组显著提高了种蛋内容物、肉种鸡的血清和组织及其后代1日龄雏鸡组织中的硒含量(P<0.05);不同构型SM对肉种鸡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DL-SM组较L-SM组显著地提高了种蛋内容物、肉种鸡的血清和除胰脏外的组织及1日龄锥鸡除肝脏和肌肉外的组织中的硒含垦(P<0.05);在出雏率和蛋黄硒含量方面,表现出了SM构型与水平间的互作效应(P<0.05).结果提示:在提高肉种鸡生产性能方面,DL-SM与L-SM效果相当,适宜添加水平均为0.15 mg/kg;在提高硒沉积量方面,DL-SM显著优于L-SM,0.30 mg/kg显著优于0.15 mg/kg.  相似文献   
65.
The research adopts open sampling method and TCT-GC/MS (Thermodesorption Cold Trap-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y) apparatus to collect and analyze the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 of Platycladus orientalis forest, with the intention of researching the compounds and diurnal variation of VOCs of P. orientalis forest in natural state in Beijing Western Hills in spring.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There are 160 kinds (11 categories)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lkyl Hydrocarbon, Ketone, Alcohol, Acid, Aldehyde, Alkene, Ester, Aromatic hydrocarbon, Ether, Hydroxybenzene and Amide. The content of Alkyl Hydrocarbon, Ketone, Acid and Aldehyde occupy a greater percentage among all compounds. (2) The diurnal variation curve of total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TVOC) is characterized as "one peak at 11:00(36.44%) and one vale at 3:00(12.76%)". Generally, the concentration at daytime is higher than that of night, and higher in morning than in afternoon, with the maximum at noon. (3) The change of Alkyl Hydrocarbon concentration is greater in the morning and about midday, less in the afternoon and night. The diurnal variation curve of Ketone concentration appears as "three peaks and three vales". 1:00, 5:00—7:00 and 11:00 are peak time, 3:00, 9:00 and 17:00 are vale time. As to Acid, its concentration appears two obvious phases: the higher phase is from 9:00 to 17:00, with the maximum at 11:00, and the lower phase is from 19:00 to 7:00, with the minimum at 5:00. Concerning Aldehyde concentration, 17:00 and 19:00 are the higher phases and also has obvious difference with other time, while the lower phrase has no obvious difference with each other. (4) Alkene is the most important compound to human health. Its concentration appears as "one peak" at 15:00, which has obvious difference with other time. Totally, its content at daytime is higher than that at night, and higher in afternoon than in morning.  相似文献   
66.
为加快河北省蔬菜产业化进程,2012年农业部拨款2600万元用于创建河北省蔬菜标准园。现全面总结了河北省蔬菜标准园创建的过程及取得的成效,主要包括生产技术模式、产业化经营方式、产销对接形式、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支持体系及质量安全管理机制等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通过由园到区拓展试点的模式,河北省蔬菜标准园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67.
为提升河北省蔬菜设施生产性能和抗灾能力,对河北省蔬菜设施结构进行了摸底调研,并提出五种主要蔬菜设施类型的结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68.
河北省是蔬菜产销大省,蔬菜产业在促进当地农民增收、保障全国"菜篮子"供应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经成为河北省种植业中竞争优势明显、经济效益显著、发展速度较快的主导产业。进入"十一五"后,面临先进省份蔬菜产业发展势头迅猛、新兴蔬菜产业省份急起直追的紧迫形势,巩固河北省蔬菜产业发展成果、加快产业提档升级步伐已经刻不容缓。现在客观分析河北省蔬菜产业发展成就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河北省蔬菜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河北省蔬菜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具体措施,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69.
北方地区深冬季节暴风雪和持续低温寡照等灾害性天气时常对产量产生重大影响,要做到有备无患,就要从4个方面进行防范:注意防御大风暴雪及次生灾害、注意防御低温冷害、注意防御连阴天及久阴乍晴、注意棚室内生产管理.  相似文献   
70.
基于点轴理论的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为合理确定农村居民点整治范围和布局优化方向,揭示农村居民点布局的点-轴空间作用机制。该文系统分析了村镇增长极点(城镇、中心村和基层村)与发展轴(道路)对农村居民点规划布局的空间作用机制,引入空间引力修正模型,测算村镇之间的相互作用值,采用加权Voronoi图划分各增长极点空间作用范围,结合道路与地形对农村居民点的综合作用,构建面向点-轴空间作用的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体系。研究以大冶市大箕铺镇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通过点-轴空间综合作用分析与测算,将大箕铺镇农村居民点用地空间划分为城镇化型、内部改造型、迁村并点型(包括中心村建设、村中心建设)3种模式;通过不同优化模式的空间引导与整合,实现村镇层次农村居民点科学规划与合理布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