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8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42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42.
43.
一株碱性脂肪酶产生菌的筛选、鉴定及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具有较高酶活力的脂肪酶产生菌,并进行菌种鉴定和酶学性质研究.【方法】以橄榄油为唯一碳源,采用中性红油脂平板初筛,再用改进铜皂-分光光度法测定酶活力进行复筛;利用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16SrDNA序列分析进行菌种鉴定,并对脂肪酶的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筛选出4株产脂肪酶菌株,其中菌株LZ-24脂肪酶活力最高,为3.28U/mL;菌种鉴定为液化沙雷氏菌;该菌所产脂肪酶在15~45℃时稳定性较高,最适作用温度为45℃;在pH值7.0~9.0时稳定性较高,最适pH值为8.0;Ca2+、Mg2+和吐温20对脂肪酶有激活作用;Fe2+、Zn2+对脂肪酶有抑制作用,EDTA、SDS则使脂肪酶失活;该酶对丙三醇耐受力较高.【结论】菌株LZ-24所产脂肪酶的酶活力高,是一种碱性脂肪酶,并且作用温度较高,有望应用于食品加工业和洗涤剂行业.  相似文献   
44.
本文介绍目前甘肃省兰州市园林绿化现状,分析兰州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市场化运作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讨解决建议,以期为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市场化运作有序、健康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5.
某熊类实验场一头两岁雌性棕熊死亡,经解剖和细菌学检查确诊为结核病,现报告如下: 1.病史该实验场1988年初由某县引入一头半岁棕熊,1989年12月该熊表现减食,喜卧,左前肢有跛行症状,1990年1月左前肢跖外侧及颈下部各有一处大面积肿胀,3~4月后中心及皮肤破溃,有稀水样物流出。此时病熊完全拒食,被毛粗乱,消瘦,随后死亡。  相似文献   
46.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提出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主要方向及土地制度改革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7.
新疆由于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 ,近年来棉花生产发展很快 ,植棉面积现已发展达 1 0 0万公顷以上。新疆本地自育品种相对滞后 ,从国内外引进品种是提高新疆棉花的产量和品质 ,增强新疆棉花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2 0 0 2年我们从以色列引进了一批杂交棉品种 ,现将部分品种在本地试种情况简述如下。1试验基本情况供试棉花品种 :ICA,SEVILLA两个杂交棉品种 (由以色列海德拉公司提供 ) ,海岛棉对照品种新海 1 4、新海 1 5来源于新疆自治区阿瓦提县塔木托拉克乡农技推广中心 ,陆地棉对照中棉所 35来源于农一师 3团农技推广中心。试…  相似文献   
48.
优质高产抗病水稻品种松粳6号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对松粳6号亲本的系谱分析,米质分析,产量鉴定、全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的产量结果分析,以及抗稻瘟病性分析表明,松粳6号具有优质、高产、抗稻瘟病性强等特性,是水稻育种的重要种质资源,是目前水稻生产中多优集成的水稻新品种.依据稻瘟病发病机理提出松粳6号要同更多的具有其他抗稻瘟病基因的品种搭配应用,使其具有更长的应用时期.  相似文献   
49.
分析探讨了现阶段我国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的趋势,突出地表现在五个方面,针对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的原因,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0.
隐花色素1(Cryptochrome 1,Cry1)基因作为生物钟调控环路的负调控因子,对生物节律的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研究Cry1基因在哺乳动物生殖轴系的表达对揭示哺乳动物季节性繁殖的调控机理有着重要意义。本实验应用qPCR和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研究了Cry1基因在雄性绵羊生殖轴系(松果体、下丘脑、垂体、睾丸和附睾)的分布和表达情况,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对Cry1蛋白的结构做了预测。结果显示:在绵羊生殖轴系各组织中均有Cry1表达,其中在下丘脑中的表达最高,睾丸次之,各组数据间差异显著。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ry1蛋白在松果体和下丘脑中成弥散性表达,胞膜、胞质及胞核均有阳性表达。在垂体上Cry1蛋白主要位于毛细血管的管壁细胞和血管周围的腺细胞上。Cry1蛋白还在睾丸组织的基膜和间质细胞,以及附睾管腔上皮细胞、管周肌样细胞和腔面精子上呈阳性表达。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Cry1蛋白无信号肽信息和跨膜结构,主要位于细胞质和细胞核中,与牛、鹿的亲缘关系最近。Cry1基因参与了绵羊的繁殖,为生物钟调控哺乳动物的季节性繁殖提供了一定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