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8篇
基础科学   20篇
  2篇
综合类   25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阐述了蓝莓产业的内涵和特点,介绍了舟山蓝莓产业的现状,并分析了舟山蓝莓产业遇到的产业发展认识不足;种植技术落后;缺乏规模化经营;宣传力度低;品牌知名度低等一系列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种植技术;提高专业化、规模化生产水平;建立自主品牌;加大对蓝莓产业的扶持力度等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2.
<正>笔者于2003年3月中旬—2009年3月中旬的7个繁殖季节中,利用芬兰蓝狐采精、冻配国内蓝狐,方法简便,效果良好,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3.
鸡的骨骼和体重在不同时期的生长速度不同,骨骼在10周龄内生长迅速,8周龄雏鸡骨架已完成75%,12周龄已完成90%以上,而体重则到36周龄达到最高点。体形发育的好坏直接影响生产性能的发挥。胫长达标而体重偏轻的鸡群,产蛋早期蛋重小,产蛋率上升缓慢;胫长不达标而体重超标的鸡群,会出观早产蛋或发生严重脱肛等现象,死淘率高;如果胫长和体重都不达标,  相似文献   
74.
从吉林省西部地区花生生产现状入手,就栽培环境、品种选择、合理密植、种子处理、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黄曲霉毒素污染等方面提出安全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5.
牛的品种改良是发展我省畜牧业生产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民奶、肉供应与农牧民经济收入,是势在必行的战略性措施,也是为人民谋利益的一件大好事。对此,领导非常重视;畜牧厅曾召开了专门会议,并发了有关通知。本刊前两期也刊登了戴亚英、雷焕章两同志有关牛改的专文。为了落实计划,迅速开展此项工作,现将赵海峰同志关于牛改问题的两封信与有关材料一并发表,希望能引起各地重视,从而加强牛改的科学研究,总结经验,逐步提高养牛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6.
确定沙棘种子检验发芽测定温度的试验赵海峰,段君博(朝阳市龙城区森防检疫站122000)(朝阳县森防检疫站)冯贵江,刘宝昌,于中梁,王华,李然廷(朝阳市森防检疫站)GB2772-81《林木种子检验方法》规定,对沙棘种子检验发芽测定温度,是在常温水浸种后...  相似文献   
77.
联合AVL-Fire与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某柴油机排气歧管进行了温度场、热应力分析。首先利用AVL-Fire对排气歧管做内外流场CFD计算,得到排气歧管内外表面的热边界条件,即流体温度和换热系数,将该计算结果作为排气歧管的热边界条件并用有限元软件计算出排气歧管的温度场和热应力。  相似文献   
78.
通过接种试验和再分离培养证明,极细枝孢是落叶松芽枯病的致病菌。在25℃下,病菌在PDA、麦芽糖、麦芽汁、基本培养基上都能生长,菌落初期白色,渐变淡绿色和暗绿色,7日后分生孢子梗伸长,与菌丝相似,直或弯曲,具分隔,长达800μm。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为5—30℃,最适温度为20℃,最适相对湿度为90%—100%,最低相对湿度为50%。菌丝生长和孢子产生最适pH值为pH4—6,葡萄糖和木糖为最佳碳源,天门冬素为最佳氮源,维生素H和维生素B_1对孢子产生作用很大。  相似文献   
79.
进行玉米"3414"田间肥效试验,结果表明:以施纯N 210 kg/hm2、P2O5 150 kg/hm2、K2O 52.5 kg/hm2的增产、增收效果最佳,可以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80.
对东北地区落叶松枯梢病[Botryosphaerislaricina(Sawada)Snang]的寄主抗病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在抗病良种筛选研究中得出:(1)落叶松枯梢病多发生于6~25年生幼林和成林,不同品种、品系、种源的抗病性不同、同一品种、品系、种源的不同年龄、不同立地条件发病不同;(2)东北地区落叶松品种、品系抗病序列为日5、日5×兴12、日5×兴9、兴12×日5、兴6×兴9、日12、兴9×日76-2、长78-5、长78-15、兴13×兴9。长白落叶松种源抗病序列为小北湖、白刀山、白河、大石头、和龙、汪清、天桥岭、黄泥河;(3)综合抗性、生长量、形质三项指标.筛选出日×兴、兴×日、日×长、日5×兴12、兴12×日55个品系为抗病优良品系,小北湖长白落叶松为抗病良种种源。在抗病机制研究中确定了当年枝梢钾、锰含量低时则抗病,健康落叶松品种、品系的过氧化物同工酶(POD)与抗病性关系不明确,但患病后POD则发生一系列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