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3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76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35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2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1 毫秒
61.
中国不同地区楝属植物中川楝素含量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高速液相色谱(HPLC)对我国楝属(Melia)植物主要分布区的川楝、苦楝的树皮、果实及叶片中川楝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采自不同地区川棘、苦楝样本中川楝素的含量差别较大。树皮中的含量以贵州(沿河),陕西(西乡)采的苦楝及河南(扶沟)采的川楝较高,分别为5.160、4.697和4.223mg/g。果实中川楝素的含量都较低,苦楝果中仅含微量或测不出。杭州采的川楝果中川楝素含量却显著高于其它楝果样本,而且比其树皮的含量还高(分别为0.800和0.574mg/g)。所采的楝叶中在该测定条件下测不到川楝素存在。楝科中其它9种非楝属植物树皮中不含有川楝素。从整个测定结果可以看出,川楝素只存在于楝属植物树皮中,果中也有少量分布,川楝中川楝素的含量不一定高于苦楝。各样本中川楝素含量的差异是否与其分布区的地理环境、气候及土壤等因素有关,有必要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2.
瑞香狼毒对菜粉蝶生物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叶碟法、夹毒法、浸叶法、点滴法和注射法 ,测定了瑞香狼毒 (StellerachamaejasmeL .)根乙醇提取物 (简称SCEE)对菜粉蝶 (PierisrapaeL .)的多种生物活性。结果表明 :SCEE对菜粉蝶幼虫具有很强的拒食、胃毒、生长抑制及毒杀作用 ,但对菜粉蝶幼虫触杀作用差。SCEE对菜粉蝶 3、4、5龄幼虫 2 4h非选择性拒食作用的AFC50 (拒食中浓度 )值分别为 2 6.2 0、88.64、3 81.2 8μg/ml;对菜粉蝶 5龄幼虫 12、2 4、48h胃毒作用的LD50 分别为 5 6.97、2 2 .42、12 .3 2 μg /头 ;当处理浓度为 5mg/ml时 ,2d后的体重只有对照的 2 /3 ,7d后幼虫校正死亡率为 10 0 % ;12、2 4、3 6、48h对昆虫毒杀作用的LD50 分别为 9.72、2 .68、1.60、1.0 8μg/头 ;对 3、4、5龄幼虫触杀作用的LD50 分别为 0 .3 7、2 .10、5 2 .48μg/头  相似文献   
63.
广东省光活化杀虫植物资源初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人工紫外光源,测定了采自广东省的14科44种植物材料对致倦库蚊幼虫的光活化毒杀作用,结果发现,万寿菊、孔雀草和鲤肠对蚊幼虫有明显的光活化毒杀作用,有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64.
杀虫植物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介绍了近10多年来对几种重要杀虫植物的研究与应用的进展,包括楝科植物,黄杜鹃,鱼藤,紫背金盘,万寿菊和唐古特瑞香等植物的杀虫活性,田间应用效果;植物精油防治仓库害虫的作用以及植物源光活化毒素的研究在害虫防治中的重要意义等。  相似文献   
65.
赵善欢 《植物保护》1983,9(1):12-12
作为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理事会负责人之一,在《植物保护》复刊后,从未投过稿,支持是不够的,中央一再号召农业专家应注意宣传推广工作,现就我们在广东几年来从事试验比较有成效的一个问题——稻瘿蚊的防治,写了此文,祝贺《植物保护》创刊二十周年。  相似文献   
66.
苦楝中几种杀虫有效成分对菜青虫和亚洲玉米螟的生物活性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采用生物活性追踪法,从苦楝根皮、树皮和果实中分离出多种四环三萜类杀虫有效成分。这些成分对菜青虫和亚洲玉米螟均表现出明显的拒食活性,川楝素对菜肯虫还有明显的胃毒活性。从苦楝中分离出的几种非四环三萜类物质对昆虫的生物活性均较低,仅表现出一定的拒食活性。另外对几种三萜衍生物的生物活性进行了测定与比较。  相似文献   
67.
应用楝科植物防治柑桔害虫试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应用楝科植物(印楝、川楝、苦楝)种籽油及其抽提物对柑桔木虱及其他害虫进行一系列的忌避拒食及触杀作用试验,证明印楝油有明显的忌避及拒食作用。印楝油对柑桔潜叶蛾有良好的防效。印楝、川楝及苦楝油对柑桔红蜘蛛也有较强的触杀作用。应用楝科植物杀虫剂可兼治几种害虫,对人畜安全,不污染环境,不会引起抗药性的产生,而且对害虫天敌也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68.
典型光活化杀虫剂α-三噻吩的HPLC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典型光活化杀虫剂 α-三噻吩 (α- terthienyl,简称 α- T)的 HPL C分析方法。研究表明 ,峰面积和峰高均可作为该化合物的定量评价指标 ,并以菜粉蝶 Pierisrapae幼虫为例 ,证明紫外光照以及光照的先后顺序都与试虫对该化合物的代谢与排泄有关。  相似文献   
69.
应用均匀设计获取复配农药最佳增效配方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借鉴共毒因子法评价农药复配联合作用的思想,将参与复配的单剂引起25%死亡率的剂量定为零水平,利用均匀设计安排实验研究氯氰菊酯和喹硫磷复配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2龄幼虫的增效作用,得出杀虫剂使用量与斜纹夜蛾纪虫死亡率机率值之间的关系。从共毒系数(CTC)的计算公式推导出共毒系数与杀虫混剂中两单剂使用浓度N1、N2之间的数学模型:CTC=100/「(N1/a)+(N2/b)」,其中a、b分别为氯氰菊酯和喹硫磷的(LC50),进而确定最优化问题的目标函数:j=N1/a+N2/b,利用国际统计分析软件SAS的NLP过程求最大共毒系数和最优配方,所得结论与共毒系数法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0.
瑞香狼毒杀虫活性成分对昆虫生理生化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生理生化技术,就β-谷甾醇、瑞香亭以及狼毒色原酮3种化合物对菜粉蝶5龄幼虫生理生化的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整体糖原含量而言,β-谷甾醇提高了其含量,狼毒色原酮降低了其含量,瑞香亭对其无显著影响;就血淋巴糖含量而言,β-谷甾醇与瑞香亭提高了其含量;狼毒色原酮对其无显著影响;就蛋白质含量而言,β-谷甾醇、瑞香亭以及狼毒色原酮都降低了其含量;就中肠的酯酶活力而言,β-谷甾醇与狼毒色原酮提高了其活力,而瑞香亭降低了其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