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4篇
农学   1篇
  13篇
综合类   55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41.
<正>1.土壤消毒利用6月中旬-7月下旬大棚闲置季节,在大棚作物收获后,立即彻底挖除根茬,集中烧毁或深埋,然后将氰氨化钙50~100千克/亩,均匀撒在土壤表面,再撒上长4~6厘米的碎麦秸600~1300千克/亩,深翻或旋耕深度为20厘米以上。起垄,垄高30厘米,宽40~60厘米。  相似文献   
42.
为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山东济宁市任城区近几年适度发展了越冬菠菜、春马铃薯、甜菊、夏秋白菜一年四种四收高效种植模式,该模式一般每667米2产菠菜1500~2000公斤,马铃薯1200~1500公斤,甜菊300~325公斤,白菜2000~2500公斤,年纯收入在4000~5000元,比小麦、玉米二熟效益提高5~8倍.  相似文献   
43.
为评价莠去津对土壤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采用直接吸收法测定了长期定位4种典型施肥措施处理下土壤的呼吸强度。结果表明,莠去津施入土壤后,在不同的施肥措施下对土壤呼吸作用的影响不同。莠去津的施入对CK和NPK土壤的影响不大,并对NPK土壤呼吸表现出轻微的刺激效应,且这种刺激作用随莠去津浓度的增大而增强,但差异不显著。莠去津对NPK+M的土壤呼吸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从整个测定时期的CO2释放总量看,1、5、10 mg.kg-1分别比对照低38.7%、45.5%和52.2%,且这种抑制作用达到α=0.01极显著水平。莠去津对NPK+S的土壤呼吸表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1、5、10 mg.kg-1 3个浓度处理在整个测定时期的CO2释放总量分别是对照的1.92、1.89和1.83倍,且这种作用都达到了α=0.05的显著水平。莠去津对土壤微生物的危害程度与肥力条件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4.
利用降解酶去除蔬菜表面农药毒死蜱残留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毒死蜱降解菌WZ—Ⅰ能高效降解毒死蜱的特性,研究了消除蔬菜表面毒死蜱残留污染的途径。用自来水、浓度为0.5%的洗涤剂、不同浓度的粗酶液及浓度为0.5%小苏打(NaHCO3),处理受农药毒死蜱污染的甘蓝和黄瓜。结果表明,使用一定浓度的降解酶液能有效去除蔬菜表面的农药残留污染,在10min内最高去除率可达60.2%。不同浓度的酶液对蔬菜表面上的毒死蜱残留去除具有较大的影响,随着酶液浓度的增加,对农药的去除效果逐渐增加。采用酶液优化浓度的选择试验,结果表明浓度为0.5%和5.0%的粗酶液在10min对甘蓝表面的毒死蜱的去除率分别为49.8%和55.2%.对黄瓜表面的毒死蜱的去除率分别为30.8%和54.2%,据此确定去除甘蓝和黄瓜表面的农药残留的最佳酶液浓度分别为0.5%和5.0%。在所选用的4种处理方法中,使用粗酶液对蔬菜表面的毒死蜱残留的去除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5.
活性炭纤维生态草对水体氨氮脱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活性炭纤维(ACF)生态草对贾鲁河水体中氨氮脱除的影响。结果表明:ACF挂膜性能良好,其上生物膜的形成有利于对水体氨氮的脱除;与直接使用ACF处理水体相比,用富集有水体自然菌群或功能性菌群的ACF处理水体可显著提高对氨态氮的脱除速率,说明自然菌群或功能性菌群对水体的净化均具有一定的作用;氨氮的脱除需要氨化、亚硝化、硝化和反硝化细菌等多种功能性微生物的共同参与。  相似文献   
46.
为探究非洲栖热腔菌(Thermosipho africanus)纤维寡糖磷酸化酶TaCDP底物宽泛性的结构基础,通过Ni离子亲和层析-阴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层析3步法纯化TaCDP,采用气相扩散法筛选TaCDP晶体,利用X-射线晶体学方法对TaCDP的晶体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纯化后TaCDP蛋白的纯度高,聚集状态均一,在2. 2 mol·L~(-1)(NH4)2HPO4,0. 1 mol·L~(-1)CHES-NaOH,p H值9. 2,10. 0 g·L~(-1)polyvinylpyrrolidone K15条件下筛选到TaCDP与纤维三糖底物的复合物晶体。该晶体经同步辐射收集衍射数据后分辨率可达0. 28 nm,晶体空间群属于P4122,晶胞参数为a=b=9. 928 nm,c=56. 251 nm,表明1个不对称单位有2个TaCDP分子。  相似文献   
47.
研究了NaCl预浸协同蒸汽爆破预处理对玉米芯半纤维素分离和纤维素残渣酶水解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能够显著提高蒸汽爆破对玉米芯半纤维素的分离作用。当预浸NaCl溶液浓度为0.3 mol·L~(-1)时,爆破后固相残渣中半纤维素的残留量由单独蒸汽爆破的54.6 g·kg~(-1)玉米芯降低为34.5 g·kg~(-1)玉米芯,利用水浸提得到的木糖和木聚糖计算玉米芯木聚糖回收率达到86.53%,显著高于单独蒸汽爆破的59.95%。固相残渣纤维素酶水解转化率和玉米芯纤维素回收率分别为80.58%和74.57%,均高于对照组的73.01%和71.05%,但未达到差异显著水平。由此可见,NaCl协同蒸汽爆破能够显著增强蒸汽爆破对玉米芯的解构作用,提高木聚糖的回收率,但对纤维素酶水解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48.
谢慧  帅筱倩  禹建丽  宋安东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8):4233-4235,4309
[目的]为优质杜康酒的稳定生产和技术改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伊川杜康酒生产工艺和环境为研究对象,采用现代微生物生态学和发酵工艺学手段,研究了杜康酒酿造过程中酿造环境和工艺与活性微生物的关系。[结果]发酵30d后,所有母糟样品的己酸菌数量均达最多,在发酵后期己酸菌数量开始减少,到发酵60d时减到最少。冬季母糟中己酸菌含量随着酿造时间的延长而上升,在酿造30~40d时达最大值102个/g,之后呈下降趋势。秋季发酵20d后,己酸菌含量达到最高(103个/g);发酵30d后,细菌含量达到最高;发酵40d后,酵母菌含量达到最高(105个/g)。3种样品的己酸菌含量高低为窖泥〉黄水〉母糟。[结论]良好稳定的微生态环境能够提高杜康酒的质量,增加香气。  相似文献   
49.
正新田县农业文化遗产种类繁多,以陶岭三味辣椒最著名,因烹饪后入口甜、细嚼辣、咽后香而得名。陶岭三味辣椒种植土壤以钙质页岩风化物土壤为主,呈弱碱性,质地较黏重,钙、硒、钾等元素含量丰富,加之气候也与辣椒的生长周期非常匹配,其传统种植技术百年传承,保证了辣椒品牌的独特性和权威性。2017年6月,陶岭三味辣椒种植系统成功入选第四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50.
发酵性丝孢酵母产生油脂条件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摇瓶培养优化试验,对发酵性丝孢酵母菌体生长与产油脂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单因子试验,确定了发酵性丝孢酵母最佳生长及产脂条件:葡萄糖质量分数12%,碳氯比75,乙醇体积分数0.2%,接种量10%,发酵时间4 d,温度27℃,产脂培养基初始pH值5.8,震荡培养150 r·min~(-1),300 mL三角瓶装液量25 mL,优化后可得生物量31.26 g·L~(-1)发酵液,油脂含量60.20%,产油率迭15.8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