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1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68篇
林业   127篇
农学   93篇
基础科学   57篇
  83篇
综合类   839篇
农作物   74篇
水产渔业   50篇
畜牧兽医   497篇
园艺   110篇
植物保护   67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131篇
  2018年   148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29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多酚氧化酶(PPO)及过氧化物酶(POD)对植物抗性起重要作用,可被诱抗剂诱导产生。因此,本研究应用三种诱抗剂(水杨酸SA、壳寡糖CO、茉莉酸甲酯MeJA )及其不同浓度喷施“川苎8号”苎麻幼苗,测定喷施后不同时间其叶片内PPO及POD活性,根据酶活性升高程度来筛选能使苎麻产生较大抗性的合适诱抗剂及使用浓度。结果表明喷施上述三种诱抗剂均能使叶片内PPO及POD活性升高;0.8 mM SA、3 g/L CO和1 mM MeJA喷施均比同类诱抗剂的其他浓度酶活性要高;同时,三种诱抗剂相比,0.8mM SA喷后7-8d, PPO和POD酶活性均达到最大,效果较其他2种诱抗剂稳定。由此认为SA为诱导苎麻产生抗性的合适诱抗剂,0.8 mM浓度提前7 d喷施能达到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2.
103.
为探究三叶青品种泽青1号是否产生药理成分突变,对26份三叶青样本的可溶性多糖、总酮、总皂苷、总酚、蛋白质、矿物质及游离氨基酸进行了理化评价与相关性分析,并检测了其ITS序列的位点突变情况。结果筛选出103、107、109、112、113、125、126、127、130、131、132等优异突变体。泽青1号突变体类群与其23个近缘崖爬藤属种间同源性为49%、平均遗传距离为0.54、组间距离为0.993;泽青1号突变体间同源性为93%~99%、配对距离为0.006 40~0.116 96、组内距离为0.060 70,成功构建了基于ITS种属鉴定的突变体DNA条形码。本研究初步筛选出11个具有多元化定向育种应用价值的突变体,为解决三叶青种质资源稀缺、退化的问题提供了材料基础;同时基于ITS分子标记成功鉴定并区分泽青1号突变体类群与其他近缘崖爬藤属物种,筛选出突变类群的突变位点,为三叶青突变体种质资源评价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4.
为了研究罗布泊糖霉菌属(Glycomyces)放线菌多样性,采用不同盐浓度梯度的5种培养基,共分离到7株Glycomyces放线菌,其中5株与有效发表菌株相似性在94.00-96.58%,可能代表Glycomyces新物种。通过系统发育分析揭示罗布泊土壤Glycomyces放线菌的多样性,且多数菌株以极高的自展值在Glycomycetaceae科内形成稳定的、独立的分支。结果表明罗布泊地区不仅具有较多Glycomyces放线菌新物种资源,而且还是一个独特的资源类群。这为开发利用这一类微生物资源提供理论基础和菌种支持。  相似文献   
105.
为解决在入户预检环节烟叶打捆强度大、效率低等问题,设计了一款烟叶电动打捆机。该机利用电动机械技术对传统木质打捆器进行彻底改造,采用电力驱动代替人力劳动,实现自动化作业,同时将立式打捆改成水平打捆,使之更便于操作。使用效果表明,此机械较传统木质打捆器的作业方式提高效率2.3倍,大大节约了时间、劳力及成本。  相似文献   
106.
针对屋顶绿化技术,包括屋顶绿化工程实施中的注意事项以及屋顶绿化带来的效益和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分析和阐述,以期通过介绍能够使人们对屋顶绿化技术有更深的认识,促进我国屋顶绿化事业的更快速、更广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7.
我国的各农业基地都开始应用滴灌节水工程,促进了农业的,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为了改善人工操作的不足之处,提高滴灌的合理性,就必须在滴灌工程中应用自动化控制技术。基于此,分析了滴灌工程中自动化控制的意义、应用及效果,也就当前我国滴灌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不足之处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8.
自走式枸杞施肥植保一体机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枸杞产业发展迅速但施肥植保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的情况,研制了一种自走式枸杞施肥植保一体机。该机采用履带底盘行走,龙门式连接架进行骑跨作业,液压系统控制施肥和喷药,从而实现枸杞的机械化施肥、植保作业。为此,介绍了其整体设计方案以及主要部件结构和性能参数的设计。  相似文献   
109.
基于脂肪酸差异的有机猪肉溯源识别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机猪肉的真假鉴别是优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难点.利用脂肪酸作为表征因子,对有机猪肉的真实性进行溯源识别的方法进行研究.利用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法测定了有机和普通猪肉中21种脂肪酸.样品用氯乙酰-甲醇甲酯化,正己烷提取,CP7420毛细管柱(100 m×O.25 mm,0.25 μm)分离,高纯氮作载气;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21种脂肪酸含量中,C12:0、C15:0、C16:0、C16:1、C18:2n6t、C18:2n6c、C18:3(n3)、C20:1、C21:0、C20:3(n6)、C22:0、C20:5(n3)、C24:0、C24:1、C22:6(n3)有显著差异;利用SPSS软件分析原始数据,建立了有机猪肉溯源识别模型,作判别分析和交叉验证,有机猪肉的正确判别率达到了100%;同时利用Origin软件作有机和普通猪肉PCA图.结果表明有机猪肉能够有效溯源识别.  相似文献   
110.
采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广东省肇庆地区5个柑橘栽培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从6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40个重复性好、稳定性高的有效引物,共扩增出459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309条,多态性比例为67.32%。5个供试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范围为0.33~0.74。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41时,5个栽培品种可分为2个类群:马水橘独自为1类曰其他4个为1类;当遗传相似系数为0.55时,贡柑单独为1小类,砂糖橘、八月橘和酸橘为1小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