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53篇
农学   2篇
  3篇
综合类   74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以10-羟基喜树碱为原料,经硝化反应制备中间体9-硝基-10-羟基喜树碱,再经亲核取代反应合成新的9-硝基喜树碱酯类衍生物。对反应路线的选择及反应中间体和终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详细解析,化合物的结构经1HNMR、13C NMR、IR和MS(ESI)表征。结果表明:此合成路线反应条件温和,产物总转化率达到90.2%。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外源NO对红松针叶光合色素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以3年生红松针叶为试验材料,测定喷施不同浓度外源NO供体硝普钠溶液(0、0.01、0.10、0.50和1.00 mmol/L SNP)处理下其光合色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过氧化氢(H_2O_2)含量等生理指标。[结果]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呼吸速率(Rd)会随着SNP浓度增加而增加,分别在SNP喷施0.10和0.50 mmol/L时达到最大值;喷施0.01 mmol/L SNP有效提高了气孔导度(Gs)、胞间CO_2浓度(Ci)、光合色素含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H_2O_2含量和MDA含量在喷施外源NO时显著降低。[结论]施加适量浓度外源NO会显著增加光合参数、光合色素含量、CAT活性、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POD活性,但施加外源NO降低了SOD活性、H_2O_2含量、MDA含量,从而降低了细胞膜脂过氧化程度,减轻了红松幼苗受到的伤害。  相似文献   
33.
白桦不同方向功能叶片对微环境因子的光合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白桦(Betulaplatyphylla)不同方向功能叶片(东向和南向)以净光合速率(Pn)为主要特征的光合作用日进程响应及净光合速率对环境因子的强度响应。结果表明,白桦的净光合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PAR)极显著相关(P<0.01),与气温(Ta)显著相关(P<0.05),而与大气相对湿度(RH)不相关。并首次提出了植物功能叶片“微环境”的概念。  相似文献   
34.
陆地生态系统二氧化碳通量网的建设和发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介绍了陆地生态系统CO2通量网和三个地域性CO2通量网(欧洲通量网,美洲通量网和亚洲通量网)的建设与发展状况,并着重对其建设目的,组织结构和数据共享原则等进行了评述。对欧洲通量网与美洲通量网所能提供的共享数据库的研究地点概况,数据特点和主要研究者也进行了介绍,以便国内同行进行对比研究使用。参考全球陆地在不同海拔,不同植被类型的分布比例,在陆地生态系统CO2通量网的分布进行了对比分析。并结合我国科学家在本领域的研究,对陆地生态系统CO2通量网今后的发展方向尤其是在亚洲大陆地区(我国)的研究侧重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5.
匀浆法提取花生植株中白藜芦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建立一种高效提取花生采摘种子后的农业废弃物为原料的白藜芦醇的方法,对萃取溶剂、溶剂浓度、萃取时间、萃取体系中液固比、提取次数5个因素进行了考察,并以白藜芦醇的提取率为指标,比较了匀浆提取与超声法、冷浸法和热回流法对白藜芦醇的提取效果,确定了白藜芦醇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溶剂是体积分数为90%的乙醇,匀浆时间3 min,液固比为12∶1(mL∶g),匀浆3次。匀浆法提取速度明显高于超声提取、冷浸法和热回流法,提取的时间短、提取速率高、温度低。匀浆技术用于热敏物质的提取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36.
旨在建立长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种子脂肪酸成分的检测方法。采用正己烷提取长春花种子油,然后将油样甲酯化,以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测定其中的组分。从分离出的9个峰中确认了5种组分,采用峰面积归一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所鉴定的组分占总峰面积的99.91%。主要脂肪酸油酸(C19H36O2)、亚油酸(C19H34O2)、棕榈酸(C17H34O2)和花生酸(C21H42O2)的相对含量分别是73.92%,16.93%,5.58%和3.40%。表1参12。  相似文献   
37.
植物提取物生产过程中废水的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植物提取物生产过程中废水的来源、特点、分类以及废水治理的方法,并对各种治理方法的优缺点进行论述,对植物提取物加工过程中废水治理的一般流程进行阐述。针对目前植物提取物废水治理的现状,提出由于植物提取行业废水的多样化,应根据其水质的特异性,采用不同的治理方法或是不同治理方法组合的观点。  相似文献   
38.
茶条槭红色叶红色素稳定液的配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3种有机酸加入适量的渗透剂配制混合稳定液,对茶条槭Acer ginnala Maxim.红色叶进行红色素稳定处理,在该混合稳定液的浸泡下,使茶条槭红色叶的红色素稳定,压制干燥后与新鲜叶片颜色相近。从而使茶条槭红色叶在材性方面取得较大的改善,扩大了压花画的材质资源。  相似文献   
39.
Introduction1RhodiolasachalinensiSA.Bor,aperennial,medicalherb,mainlydistributesinJapan,Korea,ChinaandRussia.InChina,itmainlydistributesinChangbaiMOuntain,JinnProvince,andZhangguangcaiMountain,HeilongjiangProvince.ThistypicalalpineplantgenerallydistributedinhighMountain,ataltitude1700-25o0m(Wuetsl1987,Qin19941Luetal1995).Rhodiolsplant(RhodiOlaroseschieflyinRussia)hasbeenextensivelystudiedbyscholarsfromRussia,Ukraine,JapanandChinasincethe1950's(Ming1988iKir'yanovetsl1991,OhbaandMid…  相似文献   
40.
西伯利亚红松与红松种子形态、种皮显微构造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Normal experiment methods and electron microscope scanning technique were used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of the seed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microstructure of the seed coats between Pinus sibidca and P. koraiensis.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clarify the dormancy and germin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mechanism of the seeds of P. sibir-ic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housand-grain weight of the measured seeds of P. sibidca was only 39.9% and 48.5% of that of P. koraiensis. The weight of outer seed coats of P. sibidca was 54.04% and 52.6% of their whole seed weight, which was lighter than that of P. koraiensis, while the weight of the seed coat of P. koraiensis was of 61.7% of their whole seed weight. Five layers were seen at the cross section of the hard seed coat of P. koraiensis under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external seed epidermis layer (external seed coat), epidermis layer, dense lithocyte layer, palisade layer and inner epidermis. There were four layers in the seed coat of P. sibirica : the external epidermis layer, epidermis layer, palisade layer, and inner epidermis.Thickness of outer seed coat of P. sibirica and P.koraiensis was 400 μm and 1 200—1 300 μm respectively. All these characteristics showed a big hindrance and the permeability barrier in the seed coat of P. sibirica, but not stronger than that of P. koraiens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