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6篇
农学   3篇
  2篇
综合类   30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7 毫秒
41.
新型高效除草地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制一种新型高效的含除草剂的除草地膜。[方法]对新型高效除草地膜的药膜成分的配比进行了优化,并研究了该药膜的干燥时间、水溶性及田间除草效果。[结果]药膜药液的最佳配比为:水溶胶A(g)∶水溶胶B(g)∶吸水剂(g)∶水(ml)∶禾宝(ml)=6∶2∶1∶12∶2;药膜室温下的干燥时间为75 min左右;除草地膜覆盖土壤14 d后,药膜绝大部分脱落;除草地膜对1年生禾本科和阔叶类杂草具有较好的除草效果。[结论]该除草地膜透光性好、含药效成分的涂层水溶解性强、农药有效成分渗入土壤性能高、残效期长、制膜工艺简单并对作物安全,有望进一步开发。  相似文献   
42.
河北省三河县王驸马村,1987年从辽宁盖县引入一部分桃苗,定植后成活较好,第三年(1989年)春天大部分植株开花结果。但是,树体高矮不一,壮弱不同,参差不齐,并有部分植株死亡,砧木上发出榆叶梅、山杏、山桃的荫蘖。为了弄清这三种砧木对桃树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43.
本文报道了荸荠上的一种新病害──秆枯病的症状特点、病原菌鉴定、发病条件和防治措施。经病菌分离和致病性测定,引致该病的病原菌为荸荠柱盘孢菌(Cylindrosporiumeleocharidis  Lentz),在我国尚属首次报道。该病菌主要在病残体、带菌球茎上越冬,借风雨和灌溉水传播。天气条件是病害流行的主要因素,植株封行前后遇雨水多、浓雾重露天气极有利发病,且种植密度、灌水方式和施肥技术等对发病也有一定关系。防治上应选用抗病品种,实行轮作,定植前采用多菌灵浸种和荠苗,有减轻延缓发病的效果,生长期用多菌灵等及时喷洒保护荠秆是关键措施,收获时彻底清洁田园等可有效地控制病害。  相似文献   
44.
2022年4月—2023年3月采用样线法对青田鼋省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进行调查研究,共记录到鸟类12目36科76种。其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7种,近危(NT)种4种。从居留型来看,共留鸟49种、冬候鸟16种、夏候鸟8种、旅鸟3种。从区系分布来看,共东洋种44种、古北种29种、广布种3种。保护区鸟类生态类型以鸣禽为主,共记录到45种。冬季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最大,秋季Margalef丰富度指数最大;夏季这4个指数均最小。该研究系统分析了该保护区鸟类群落的多样性特征,为保护区进一步保护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5.
于1982—1985年间对荸荠秆枯病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进行了田间试验。此病菌仅侵染荸荠和野荸荠,主要以带菌球茎、土中病残体为初侵染源,病菌孢子借风雨和灌溉水传播。经气孔或直接侵入,生长季节有多次再侵染,—般潜育期5—13天,多雨或重雾露天气,重茬,定植早或过密、灌水方式不当、种植易感品种及偏施氮肥等均有利于发病、试验证明防病有效措施为,种球茎和荠苗用25%多菌灵250倍液浸16h;生长季节及时用2s%多菌灵250倍液、70%托布津1000倍液或45%代森铵1000倍液喷雾预防,7-10天1次,防效达95%,防治区比对照区增产2—3倍。  相似文献   
46.
水源保护区农村公众生活污染支付意愿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环境保护意愿价值评估法(CVM),以北京市密云水库为例,考察了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农村公众改善生活环境愿望的强烈程度及环境偏好,从而为更有效地实施水源区环境保护和农村环境管理工作提供依据.调查表明,77.7%的农户愿意为改善村镇卫生环境、保护饮用水源支付一定的金额,农户的平均支付意愿是16.10元·户-1a·-1,环保态度和认知、受教育程度是影响该区域公众环保需求的首要因素,家庭收入也是影响支付意愿的显著因素.支付意愿的地域差异分析表明,地域因素中,生态村建设与支付意愿显著相关,但生态村农户支付意愿低于非生态村,距水库的距离与人均支付意愿间相关关系不显著.提高公众受教育程度及农户的家庭收入是增强水源地公众改善环境愿望和加强环境管理的首要措施.  相似文献   
47.
果树抗寒生理与防寒措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连荣  刘铁铮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8):9483-9484
概述细胞膜透性、保护酶系统、渗透调节物质和内源激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果树防寒措施,提出了果树抗寒性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8.
为了研究杏扁PaCBF1基因密码子偏好性,以及为其选择适合的受体,本研究利用CHIPS、CUSP在线程序以及Codon W1.4.2软件对杏扁PaCBF1基因密码子偏好性进行分析;利用SPSS 22.0软件、MEGA5.0软件对各树种CBF基因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杏扁PaCBF1基因ENc值和CAI值分别为54.053、0.163;编码区G+C含量高于A+T含量,并且偏向于G/C结尾的密码子;其他树种CBF基因也偏向于G/C结尾的密码子。聚类分析表明,杏扁与梅的密码子使用偏性的相似性较高。密码子使用频率比较分析,发现杏扁PaCBF1基因密码子使用频率与酵母、大肠杆菌、烟草、拟南芥基因组密码子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要使杏扁PaCBF1基因在4种模式生物中高效表达,需将杏扁PaCBF1基因改造成宿主基因组偏爱的密码子。此研究为PaCBF1基因选择适合的受体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为进一步研究杏扁PaCBF1基因的表达、功能以及对非生物逆境的抵抗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9.
CBF转录因子在多种植物的非生物逆境环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提高植物的抗逆性。为研究CBF基因在杏扁非生物逆境中的作用与功能,以杏扁品种围选1号为试验材料,利用RT-PCR技术克隆了1个CBF/DREB1转录因子基因CBF,命名为PaCBF1,Gen Bank登录号为MF491392。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开放阅读框长度为723 bp,编码240个氨基酸,分子量为26.928 ku,等电点为6.35,亲水性平均值为-0.555;PaCBF1蛋白含有一个高度保守的AP2结构域,以及植物CBF蛋白的保守结构域PKKRAGRRVFKETRHP和DSAWR;二级结构预测显示该蛋白主要由38.75%的无规则卷曲、29.58%的α-螺旋、22.92%的延伸链和8.75%的β-转角组成;三级结构的预测结果显示含有α-螺旋、β-折叠和β-转角;该蛋白定位在细胞核,不存在信号肽序列,为非分泌性亲水蛋白,共含有13个磷酸化位点。结果为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杏扁CBF转录因子的功能以及对逆境环境的抵抗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0.
以转发根农杆菌741杨为材料,在继代和移栽过程中对其残存农杆菌进行追踪检测。结果表明:培养基中附加头孢噻钨纳300 mg/L可将农杆菌基本抑制;随着转化植株在含抗生素培养基中继代时间的延长,残存农杆菌的数量和活性逐步下降,在继代18个月后,无法培养出目的菌落,但转化植株一旦脱离抗生素环境,农杆菌数量和活性又将得到恢复;残存农杆菌主要分布于植株体表和茎中,且影响组培苗PCR检测结果;将转化株系组培苗移栽到花盆半月和田间6个月后,植株体表、体内均未检测到目的农杆菌,但在室内培养半个月后2个株系根际土壤中检测到目的菌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