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6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18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北高丛蓝莓茎段离体培养及增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蓝莓种苗的快繁速率,以2个北高丛蓝莓栽培品种"蓝丰"和"康威尔"为试材,选取当年生长健壮的幼嫩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不同生长调节剂种类及配比和不同的腋芽处理方式对蓝莓腋芽诱导及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北高丛蓝莓初代培养的适宜培养基是添加ZT(玉米素)1.0 mg/L的改良WPM,诱导腋芽萌发的效果较好,2个品种的萌芽率分别为84.45%和85.55%,且新枝长势好。与传统处理方式相比,2种新的腋芽切割处理方式可明显提高蓝莓腋芽增殖效率。外植体经第1种方式处理后,"蓝丰"和"康威尔"的平均增殖系数分别为3.00和3.33;经第2种方式处理后,"蓝丰"和"康威尔"的平均增殖系数分别为5.53和6.13。  相似文献   
62.
 PhoR/PhoP双因子调控系统是枯草芽胞杆菌中一个重要的全局性调控系统, 在低磷环境下, 感应激酶PhoR自磷酸化, 并且将获得的磷酸基团转移到调控因子PhoP上, 从而激活PhoP的调控活性。为了明确调控因子PhoP对枯草芽胞杆菌NCD-2菌株中主要抑菌活性物质-fengycin合成能力的调控作用, 本研究通过同源重组技术缺失突变NCD-2菌株中的phoP基因, 拮抗活性测定结果表明, phoP基因缺失菌株显著降低了对立枯丝核菌的抑菌活性。通过快速蛋白质液相色谱(FPLC)技术比较了NCD-2菌株野生型及其phoP基因突变子fengycin的合成能力, 结果证明, phoP基因突变菌株降低了fengycin的合成能力。对突变子进行phoP基因互补发现, 互补phoP基因可使突变子的相关性状恢复到野生型菌株水平。以上结果证明, phoP基因对枯草芽胞杆菌NCD-2菌株中fengycin的合成具有正调控功能。  相似文献   
63.
 Surfactin是由芽胞杆菌类细菌产生的一种脂肽类物质,具有溶血活性和排油能力,并且与细菌生物膜形成和根际定殖能力相关。本研究分析了PhoR/PhoP双组份对生防枯草芽胞杆菌NCD-2菌株中surfactin合成的影响。在低磷环境下,同NCD-2野生型菌株相比,PhoR和PhoP突变子显著降低了NCD-2菌株的溶血活性;NCD-2菌株的排油能力很强,而PhoR和PhoP突变子均丧失排油能力;NCD-2野生型菌株的生物膜形成能力分别是PhoR和PhoP突变子的2.0和2.2倍。通过FPLC色谱分析技术证明NCD-2菌株可以产生surfactin,并发现在低磷条件中,野生型菌株NCD-2所产生的surfactin分别是PhoR和PhoP突变子的2.3和6.4倍。通过RT-qPCR技术分析了surfactin合成酶基因srfAA在不同菌株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在低磷环境下,PhoR和PhoP突变子中srfAA基因的表达量比NCD-2野生型菌株均降低了2.1倍。构建PhoR和PhoP突变子的互补菌株,证明互补菌株均能使突变子的性状恢复到野生型水平。以上结果证明,PhoR/PhoP双组份影响surfactin的合成。  相似文献   
64.
防治番茄灰霉病的枯草芽胞杆菌BAB-1粉尘剂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前我国农药登记的微生物杀菌剂主要为水剂和可湿性粉剂两种剂型。为了克服常规喷雾导致温室大棚内湿度增加给防病带来的不利影响,本文以枯草芽胞杆菌BAB-1为有效成分开展了粉尘剂研究,通过对载体和助剂的筛选,明确了最佳的载体、助剂种类及其比例,最终确定100亿CFU/g枯草芽胞杆菌BAB-1粉尘剂的配方为:滑石粉20%、分散剂GY-D900 2%、菌株BAB-1原药补足至100%。该制剂具有很好的悬浮效果(30 min时悬浮率>50%)。室内盆栽试验表明,菌株BAB-1粉尘剂对番茄灰霉病防效达到57.14%~71.43%,对黄瓜灰霉病的保护作用优于治疗作用,施用1次的防病效果分别为48.80%和1.65%;温室大棚试验结果表明,该制剂在番茄大棚中施用3次后对灰霉病的防效达到79.04%,对照化学药剂嘧菌酯800倍水溶液的防效为82.55%。该研究结果为枯草芽胞杆菌BAB-1粉尘剂的进一步产业化开发和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5.
16S rRNA鉴定乳酸片球菌分离株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乳酸片球菌的16S rRNA基因序列,设计2条特异性引物,以PCR方法扩增从酸白菜中分离得到的具有抑制单核细胞增多症李氏杆菌作用的乳酸片球菌菌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经克隆和测序后,与以往发表的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同源性99%,从基因水平上进一步证明该菌株为乳酸片球菌。  相似文献   
66.
指出了基因家族是植物基因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植物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参与各种生物、非生物胁迫的应答反应,而且在植物环境适应性进化过程中可发挥重要作用。植物基因家族分析方法多样,可选择软件较多,参数设置繁琐,分析流程缺少规范性。为拉低学科差异的鸿沟与大数据分析的繁琐性,构建了一个植物基因家族全基因组鉴定与分析平台,以小桐子Dof转录因子基因家族全基因组分析为例进行了平台测试,可为植物基因家族的研究提供一个流程化参考。  相似文献   
67.
【目的】棉花根系分泌物L-脯氨酸是影响生防菌株定殖的关键因素之一,前期研究发现L-脯氨酸能够提高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NCD-2生物膜形成能力。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L-脯氨酸调控枯草芽孢杆菌NCD-2生物膜形成和生防潜力相关的基因,为深入认识棉花根系分泌物与生防菌株的分子互作关系打下基础。【方法】以枯草芽孢杆菌NCD-2菌株为供试材料,外源添加浓度为10 mg·mL-1的L-脯氨酸共培养24 h后,分别进行转录组(RNA-seq)和同位素标记相对定量蛋白质组技术(iTRAQ)分析,对所获得的转录组和蛋白质组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验证不同代谢通路中部分差异基因的表达情况。 【结果】转录组分析发现,L-脯氨酸和NCD-2菌株共培养后,获得1 071个差异表达基因(DEG),其中602个基因上调,469个基因下调。GO分析发现在生物过程、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方面分别有49、14和30个功能条目显著富集。KEGG代谢通路主要富集在化合物代谢、鞭毛组装、细菌运动和趋化作用。蛋白质组学分析发现,筛选到211个差异表达蛋白(DEP),其中118个蛋白上调,93个蛋白下调。GO分析发现在生物过程和分子功能方面分别有13和8个功能条目显著富集。KEGG代谢通路主要富集在氨基酸代谢、碳水化合物类代谢、鞭毛组装和ABC转运蛋白。进一步转录-蛋白质组学联合分析发现,在L-脯氨酸作用下,检测到共有的显著差异表达基因(或蛋白)112个,其中38个基因(或蛋白)下调,74个基因(或蛋白)上调。GO功能显著富集主要集中在营养库活性、催化活性、细胞膜、定位、细胞脂质代谢过程、氧化还原过程、sigma因子活性、转运活性、芽孢形成9个方面。KEGG代谢通路主要富集在能量代谢、ABC转运蛋白、抗生素生物合成、鞭毛组装、运动或趋化作用和双组分系统方面。RT­qPCR验证了26个差异表达显著基因,结果发现在表达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表达趋势与RNA­seq和iTRAQ组学分析结果基本一致。【结论】棉花根系分泌物L-脯氨酸与枯草芽孢杆菌NCD-2之间的互作存在一个复杂的生物过程,依赖于不同代谢通路网络中的多个基因。双组分系统、抗生素生物合成、能量代谢、运动或趋化作用、鞭毛组装和ABC转运蛋白通路中的差异基因(或蛋白)可能在棉花根系分泌物与枯草芽孢杆菌互作过程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8.
基于2016年8月对小五台山的河流、水库、池塘等水体14个样点进行的浮游植物和底栖动物调查,对小五台水生生物的种类组成、均匀度、丰富度及其多样性现状进行了研究,并据此评价小五台水体的水质状况。研究结果表明:小五台水域采集到的浮游植物共有8门109种,其中硅藻门种类占主要优势,占所有物种数的40.3%,绿藻和蓝藻次之。主要底栖动物调查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鉴定出底栖无脊椎动物34种,隶属于28科32属,并对它们的多样性及分布进行了初步分析。以多样性指数为指标对水体作评价,结果显示大多数采样点水体营养化程度不高,水质总体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