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篇
  免费   15篇
林业   214篇
农学   27篇
  7篇
综合类   70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为杨树选种育种及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并为长江滩地综合治理和开发优选树种,对5个品系杨树木材构造、纤维形态、微纤丝角和结晶度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5个品系杨树木材之间的粗视构造和显微构造无显著差异。纤维长度为967.5—1118.5μm,分布频率1000μm以上者占53—89%,长宽比为35.9—43.7μm,壁腔比为0.48—0.79,柔性系数为0.56—0.67,次生壁S_2层微纤丝角为19.59°—25.46°,纤维素相对结晶度为52.36—57.72%。5个品系杨树木材均适宜作制浆造纸原料,尤以Ⅰ—63杨为最佳。Ⅰ—63杨、Ⅰ—69杨和Ⅰ—72杨速生丰产,可作为长江滩地造林的优良树种。  相似文献   
152.
采用单一浓度溶胶浸渍和梯度浓度溶胶浸渍2种方法将SiO2溶胶注入竹材、木材、竹炭和木炭4种材料内部,探讨材料微观结构、炭化前后、溶胶浓度以及浸渍方法对材料凝胶负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竹材的SiO2凝胶负载率低于竹炭,二者的凝胶负载率显著小于木材和木炭;木材和木炭凝胶负载性能差异与所浸渍溶胶的浓度有关;相比于使用单一浓度浸渍,浓度梯度法浸渍可有效提高材料的负载率.  相似文献   
153.
2012年8月21日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7月23日重要讲话精神、满怀豪情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的特殊时期,我们今天来到在美丽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甘肃敦煌,来到举世闻名的月牙泉景区,举行"丝绸之路生态文化万里行"敦煌生态文化地标揭幕  相似文献   
154.
CT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无损检测方法已在木材构造检测和物理性能评价领域得到广泛利用, 逐渐成为木材科学领域中一种重要的检测方法。文中介绍了CT技术的基本原理, 综述了普通医学CT和工业CT检测木材宏观构造、密度, 以及利用高分辨率CT研究木材微观结构的研究进展, 并展望了CT技术在木材科学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5.
4种地被观赏竹的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黄条金刚竹、菲白竹、铺地竹、菲黄竹4种地被观赏竹为试验材料,通过人为控水干旱胁迫,以正常浇水组为对照,测定了干旱胁迫下4种地被观赏竹的质膜透性、丙二醛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分析了4竹种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片的细胞质膜透性、丙二醛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和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保护酶则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采用隶属函数方法综合分析生理生化指标,评价各竹种的抗旱性依次为黄条金刚竹>菲白竹>菲黄竹>铺地竹,与4种地被观赏竹干旱胁迫下的形态表现一致。  相似文献   
156.
采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湿地松的木材结晶度,对木材结晶度与树木年轮的生长特征(年轮宽度、早材宽度、晚材宽度、晚材率和年轮距髓心距离等)、木材化学组成(α-纤维素和木质素)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木材结晶度与树木年轮的年轮宽度、早材宽度、晚材宽度、α-纤维素和木质素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2)通过比较木材结晶度分别与树木年轮生长特征因子、化学组成因子建立的回归模型可知,回归模型同时选用树木年轮的生长特征、化学组成因子时的拟合性最好,模型校正决定系数最高,并在统计意义上显著。因此,可以利用树木年轮的生长特征、木材化学组成来评估木材结晶度,并可将木材结晶度作为一项综合评价树木生长特征和木材性质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7.
利用CT技术无损检测实木地板、杨木重组木地板以及毛竹重组竹地板的内部结构,并分析了三者的密度变异特征。结果表明:密度变异重组木地板>重组竹地板>实木地板;杨木重组木地板从表面到背面的剖面密度分布(VDP)呈现小幅下降后大幅上升的趋势,而实木地板与毛竹重组竹地板VDP无明显变化规律。CT技术能用于地板结构与密度的检测与分析,并将在木质地板质量无损检测以及重组材地板工艺优化研究中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58.
利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竹材纤维素结晶度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应用X-射线衍射法对毛竹发育过程中的纤维素结晶度,以及不同造林方式和不同竹种的纤维素结晶度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毛竹材成熟过程中,随竹龄增加纤维素结晶度的变化没有呈现明显的规律性,介于51%~54%之间。纤维素结晶度的比例是从竹青到竹黄逐渐降低,在竹干高度上的变化规律与竹龄有关。竹龄、竹干高度和竹壁径向位置对纤维素结晶度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对比两种造林方式的纤维素的结晶度,各个竹龄竹鞭侧芽育苗的纤维素结晶度均小于实生苗的相应值。6种竹材纤维素结晶度以孝顺竹的最大,毛竹的最小,介于43%~52%之间。  相似文献   
159.
黄藤发育过程中组织比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我国特有的黄藤为研究对象,采用生物解剖学方法,系统分析了各组织比量与生长发育规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轴向上薄壁组织比量为71.0%~77.3%,平均值为72.6%,径向由内向外呈降低的变化趋势。后生木质部轴向上大导管比量为8.3%~12.4%,平均值为10.6%,藤茎外部最低。轴向上纤维比量为8.2%~10.9%,平均值为10.5%;径向上纤维比量由内向外呈增大的变化趋势。韧皮部筛管比量平均值为3.5%,原生木质部小导管比量平均值为2.8%。  相似文献   
160.
应用X-射线衍射法对实生苗和埋鞭2种造林方式的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各3个竹龄的竹材微纤丝角进行了测定分析,所选竹材各个竹龄细胞次生壁微纤丝角的径向变异规律都呈现下降或波动趋势,从竹青到竹黄存在显著差异。埋鞭和实生苗造林的竹材微纤丝角最大值分别为12.05°和10.97°,最小值分别为7.67°和8.24°,变化幅度均小于5°;其微纤丝角平均值分别为9.41°和9.71°,相差不大。2种方式的竹材微纤丝角随竹龄增加未呈现一致的规律性变化,竹龄对微纤丝角的影响显著。纵向微纤丝角从下到上没有明显规律,埋鞭的竹材下、中和上部的平均微纤丝角分别为9.64°,9.25°和9.34°,小于实生苗的分别为9.73°,9.82°和9.58°,存在显著差异。探讨了不同造林方式获得的毛竹竹材的微纤丝角的时空变异规律,为合理有效地开发竹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图4表3参2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