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3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用均匀设计试验法和单纯形法建立生长模型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用Richards方程作为杉木人工林生长模型,按照均匀设计试验法的要求选择标准地,用改进单纯形法求解生长模型的参数.用均匀设计试验法结合单纯形法建立生长模型,不仅可以满足精度要求,而且所需要的标准地数量极少,大大地减少了经费和时间,在林业生产上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22.
秃杉人工林树高曲线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秃杉人工林标准地调查数据,以理查德为基本方程,采用哑变量的方法,引入立地质量因子,构建以立地质量为哑变量的秃杉人工林树高曲线模型,并将其与二元材积表相结合,测算标准地蓄积量。经交叉建模检验,建立的树高曲线模型,其估算精度接近二元材积表的估计水平。所构建的树高曲线模型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野外调查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为中国的森林资源调查提供一定的参考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3.
福建省马尾松人工林二元立木材积表作为行业标准已经颁布使用了30多年,迫切需要检验和修订。根据2 514株马尾松立木材积数据,采用回归方程和交叉建模检验方法,对福建省现行的二元立木材积方程作适用性检验和修订。结果表明:福建省现行的马尾松人工林二元立木材积方程的估计值标准差为0.114,总相对误差和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均大于10%,平均系统误差大于7%,已经不再适用,需要重新编方程;新建立的二元立木材积方程中的参数很稳定,变动系数均小于2%,估计值标准差为0.06、总相对误差和平均系统误差小于2%、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小于10%;从误差指标来看,方程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24.
树木连年生长量与气候关系的积分回归分析及生长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经典多元回归模型中,要求样本数N与自变量个数P,必须满足关系式N>P,否则,多元回归模型中的参数将无法在最小二乘法意义上确定。应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研究树木生长与气候之间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N>P这一关系式都可得到满足。然  相似文献   
25.
把直径密度效应模型和同龄纯林自然稀疏方程结合在一起,预估不同年龄阶段的平均直径和单位面积上立木株数。在此基础上,选择Weibull分布函数,用参数回收技术建立杉木人工林直径分布收获预估模型。该模型不仅能输出林分在各个年龄阶段的总体收获量(蓄积量和出材量),而且能输出各径阶的收获量,为经营决策者提供了详细的信息,也为编制包括材种出材量在内的收获表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26.
林分价值的密度效应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同一生长阶段上 ,林分价值随密度增加而上升 ,当密度增加到某一值时达到最高 ,尔后随立木密度的增加而下降 ,这种密度对林分价值的效应规律可用二次效应模型表示。以林分价值的密度二次效应模型为基础 ,采用连续状态的动态规划方法建立林分经营密度模型 ,符合人工林林分生长规律 ,可在林分密度控制和管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7.
经验收获表及其在用材林资产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采用 Schumacher方程描述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的生长过程 ,并用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建立株数预估模型 ,在此基础上 ,结合林分收获模型及有关公式编制了杉木人工林经验收获表 ,该表经检验证明适用 .文中进一步探讨了经验收获表在生长收获预测和林木资产评估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8.
杉木人工林林分材种出材率变化规律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闽北 1 1~ 2 7年生杉木人工林的 36块临时样地和 2 5块固定样地材料 ,研究立地、年龄、保留密度、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对杉木林分材种出材率变化规律的影响 .研究表明 :影响杉木中小径材成材的主要限制因子是立地 ,其次是保留密度和培育年限 .地位指数大于或等于1 6,保留密度为 1 0 0 0~ 1 40 0株 /hm2 ,年龄为 2 0~ 2 5 a时 ,适于培育中径材  相似文献   
29.
[目的]为更好地估测福州市湿地松人工林林分断面积生长情况,同时为湿地松人工林的经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样地调查数据选用理查德方程、逻辑斯蒂、Mitscherlich和Schumacher等基础模型,引入优势木平均高和年龄因子为自变量并将林分密度指数作为密度指标加入到基础断面积模型中.在最优基础模型中引入哑变量,建...  相似文献   
30.
本文以年龄和环境因素为控制变量,按匀均设计试验法的要求选择标准地,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建立杉木人工林优势木高预估模型。结果表明:用均匀设计试验法所需标准地数量极少,且所建立优势木高预估模型精度较高,从而大大地减少了经费和时间,在林业生产上有其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