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28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21篇
  16篇
综合类   191篇
农作物   32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89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81.
大学生诚信就业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高校2008年就业工作渐入高潮,就业诚信再度成为学校、用人单位和毕业生需要共同面对的课题。为了在全社会范围内积极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营造整个社会的诚信制度,有必要建立完善个人诚信制度,用制度保证诚信、用措施鼓励诚信,拒绝和反对失信。  相似文献   
82.
为了定量衡量黄龙病菌量对琼中绿橙果实品质的影响,本实验以采自海南琼中橘园中感染了柑橘黄龙病的琼中绿橙为实验材料,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相对定量的方法测定果实中柑橘黄龙病菌的浓度,同时对果实品质的8个外在指标(果实纵经、横径、果形指数、单果重、果皮率、残渣率、种子数量、种子重量)和5个内在指标(果汁率、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固酸比)进行测定,研究黄龙病菌浓度对琼中绿橙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琼中绿橙果实中柑橘黄龙病菌浓度的增大,果实外观品质变化明显的指标包括果实纵经、果形指数、单果重(p<0.05),其中果实纵经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从64.97mm下降到57.44mm,相对较少11.59%;果形指数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从0.83上升到0.94,相对增多13.25%;单果重呈现下降趋势,从166.35g下降到109.66g,相对较少34.08%;果实横径、果皮率、残渣率、种子数量、种子重量等指标变化不明显。随着琼中绿橙果实中柑橘黄龙病菌浓度的增大,果实内在品质变化明显的指标为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现明显下降趋势(P<0.05),从9.65%下降到8.19%,相对减少15.13%;果汁率、可食率、可滴定酸含量和TSS/TA没有明显变化。结论:在黄龙病菌浓度增加的情况下,琼中绿橙在果实外观、内在品质等多个指标呈现下降趋势。研究结果为定量评价黄龙病对柑橘果实的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3.
植酸酶对3种植物性原料中植酸磷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微生物植酸酶分别对3种植物性原料(豆粕、玉米蛋白粉、小麦)进行酶处理,研究不同浓度植酸酶作用下3种植物性原料中植酸磷含量的变化。3种原料分别有6组处理(植酸酶对照0 U/kg,柠檬酸对照,500U/kg,750 U/kg,1000 U/kg,1500 U/kg),每组处理3个重复。结果表明:植酸酶能够显著降低3种植物性原料中植酸磷的含量(P<0.05),同时提升有效磷的含量。通过对磷当量的分析,本试验中以植酸酶组1000 U/kg最为经济有效。植酸酶对照组中植酸磷含量也有所下降,说明柠檬酸单独对植酸起到了一定的分解作用。  相似文献   
84.
转换乡镇农机企业经营机制的探讨射洪县机械农机局杨毅一、乡镇农机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的思路和目标1.转换经营机制的思路。农机企业是集体经济的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的细胞之一,针对现状和存在问题,必须对束缚其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变革,加快农机企业经营机...  相似文献   
85.
86.
为了探讨半胱氨酸对幼龄陶寒杂种羔羊卵母细胞发育的影响,试验采用激素诱导4~8周龄陶寒杂种羔羊获得624枚A、B级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分别在含不同浓度半胱氨酸的成熟液里成熟培养24 h,对照组(0μmol/L)、试验Ⅰ组(100μmol/L)、试验Ⅱ组(150μmol/L)和试验Ⅲ组(200μmol/L),经体外受精检测卵母细胞发育效果。结果表明:试验Ⅰ组、Ⅱ组和Ⅲ组成熟卵母细胞的卵裂率分别为60.9%、62.82%和64.1%,比对照组的卵裂率59.62%分别高1.28、3.2和4.48个百分点(P0.05),试验Ⅰ组、Ⅱ组和Ⅲ组成熟卵母细胞的囊胚率分别为21.79%、23.08%和23.72%,比对照组的囊胚率18.59%分别高3.2、4.49和5.13个百分点(P0.05)。说明成熟液里添加一定量半胱氨酸有利于卵母细胞成熟和发育。  相似文献   
87.
正哺乳动物体外受精技术(in vitro fertilization,简称为IVF)是指哺乳动物的精子和卵子在体外人工控制的环境中完成受精过程的技术。它由精子采集、体外获能和卵母细胞采集、体外成熟、受精、受精卵培养等技术组成。目前已有10多种哺乳动物的"试管动物"相继出生。但在羊的体外受精技术研究中,一直存在着精子获能效果差和卵母细胞卵裂率低等问题。迄今为止,未见有关在幼龄绵羊的卵母细胞体外  相似文献   
88.
依据海南近31年来气象数据,分析海南热带地区三系杂交水稻安全生产存在的不利气候因素,探讨适合该地区三系杂交水稻安全高效生产的时空布局模式.  相似文献   
89.
90.
探讨了高校正在进行改革的管理体制和高教专业结构、学生知识结构、师资队伍结构,以便适应新世纪的办学要求,提高办学效率,多出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