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9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44篇
林业   136篇
农学   94篇
基础科学   94篇
  95篇
综合类   608篇
农作物   83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180篇
园艺   125篇
植物保护   47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儿茶素对蝴蝶兰叶片离体培养褐变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0.3 g/L儿茶素处理蝴蝶兰叶片外植体,在MS+3 mg/L 6-BA(pH 5.8)培养基上培养4 d,外植体褐变率高于对照227.6%.用香草醛-盐酸溶液染色反应法发现鞣质分布在维管束和细胞间隙.叶片剪切的外植体(培养0 d)鞣质含量较高,培养4 d降低,8 d后再升高.儿茶素处理的外植体鞣质含量明显高于对照.在培养期间,儿茶素处理的外植体PPO、POD和PAL活性高于对照外植体,其中POD活性在第8天达到最大值,PPO和PAL活性在培养第12天达到高峰.  相似文献   
52.
全面构建供电所规范化管理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杰  李玲  常江 《农电管理》2008,(1):18-20
制度的建立、规范、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根据实施效果以及供电所管理需求,通过绩效管理,对制度的制定、执行、反馈、修订进行必要的PDCA循环,持续改进现有制度及流程,不断提高制度的可执行性、实用性  相似文献   
53.
野生紫薇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野生紫薇系列扦插繁殖试验表明 :1a生枝条和半木质化枝条不同生根素及浓度处理生根率没有明显差异。多年生枝干采用 10 0mg/L 911生根素处理效果最佳。紫薇春插效果优于夏插 ,生产上推广应用选择春季硬枝扦插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54.
正确选择造林树种是造林成败的关键,选择造林树种时要注意以下五项原则: 一、实现目的原则 实现造林目的是实施造林的主题和目标。在选择树种时,应首先考虑到要实现什么目的,实现这些目的对树种特性有什么要求,用什么树种进行组合搭配才能达到最佳效果。不同的林  相似文献   
55.
东西部地区旅游竞争力相关因素对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我国区域旅游发展的现状来看,目前东、西部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本文从旅游资源、旅游企业、政府等相关方面对东、西部旅游的竞争力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56.
乙矮合剂对玉米产量和茎秆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在大田条件下,玉米吉单209和郑单958拔节前叶面喷施生长调节剂乙矮合剂,试验表明,乙矮合剂处理缩短了玉米穗下部节间的长度,降低了玉米的穗位高,降低了植株的重心,增加了基部节间的茎粗和茎秆密度,提高了玉米茎秆的抗倒伏能力。同时,乙矮合剂在控制玉米株型的基础上,保持了低密度(6万彬hm^2、7.5万彬hm^2、9万彬hm^2)条件下玉米的正常产量,提高了高密度(10.57万株/hm^2、127万株/hm^2)条件下玉米的穗行数和行粒数,显著提高了产量,使玉米子粒产量与茎秆质量得到了协同改善。  相似文献   
57.
盐糯20系由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中粳糯稻新品种,具有株叶形态好、穗型较大、着粒较密、粒重高、结实率高、产量高、灌浆速度快、糯性强、中抗稻瘟病、茎秆较粗抗倒性强等特点。本文作者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主要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58.
在新疆南疆地区自然生态条件下,以中棉所88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6个种植密度(P1:9万株·hm-2,P2:12万株·hm-2,P3:15万株·hm-2,P4:18万株·hm-2、P5:21万株·hm-2,P6:24万株·hm-2),研究了一膜六行机采棉模式下棉花株高、主茎日增长量、茎粗、节枝比、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冠层开度、叶倾角和产量对种植密度的响应。结果表明:增大密度显著降低了棉花的株高、茎粗、单株叶面积、冠层开度及节枝比(P<0.05);主茎日增量在初花期以前为密度越大其越高,初花期后则反之;各处理LAI均在盛铃前期达到峰值,以P4处理最高为4.74;叶倾角则随密度增大而增大,各处理在30.0°~46.9°浮动;籽棉及皮棉产量均在P5处理达到最高,分别为6 272.79 kg·hm-2和2 874.82 kg·hm-2但其与P3、P4处理均无显著差异。综上得出,在一膜六行机采模式下,南疆棉花的种植密度在15万~18万株·hm-2范围内,棉花株型及冠层结构良好,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59.
打瓜是西瓜的一种,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喜光喜温、耐瘠薄、忌低温渍涝,适应性较强。打瓜主要是取食其子,味香而美,营养和药用价值都很高。敖汉旗打瓜种植主要分布在长胜镇、古鲁板蒿乡和萨力巴乡等北部乡镇,常年种植面积在8万亩以上。由于近几年打瓜子的市场需求猛增,价格一路攀升,使种植打瓜的经济效益明显增加,一般亩产打瓜1250~1500 kg,收入1800~2200元。现将敖汉旗打瓜高产栽培技术总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0.
采用假叶树的幼嫩茎段为外植体组织培养,对加入适合的植物激素作筛选试验,结果表明:MS+ZT 2.0 mg·L-1+IBA 0.5 mg·L-1培养基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最高;MS+ZT 1.5 mg·L-1+IBA 0.2 mg·L-1培养基分化不定芽效果最佳,并且在MS+ZT 1.0 mg·L-1-1.5 mg·L-1+IBA 0.2 mg·L-1培养基上继代增殖培养增殖系数可达45倍;不定芽在1/2MS+NAA 1.0+1.5 g·L-1活性炭的培养基上,生根率达100%;生根小苗移栽珍珠岩与泥炭土(1∶1)基质上,成活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