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9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51篇
林业   74篇
农学   43篇
基础科学   35篇
  44篇
综合类   298篇
农作物   54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257篇
园艺   79篇
植物保护   3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8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马尾松瘤锈病在秦巴山区分布于南郑、宁陕等5个县(区),其中南郑县发生严重。被害松树在主干、侧枝和裸根上形成肿瘤,每年4月中旬在瘤上形成锈孢子器。马尾松病枝的结实量减少,种子质量明显下降;受害幼树的地茎和树高比健树均有减少。该病的病原菌为松栎栓锈菌。  相似文献   
152.
杨树树皮内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与抗溃疡病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通过对18个杨树品种和无性系田间发病情况调查,排出了对溃疡病的抗性序列,同时,通过在生长季节初期,测定健康杨树树皮内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分析了这两种酶的活性与杨树抗溃疡病的关系。结果表明,这两种酶的活性与树种对溃疡病的抗病性呈正相关,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强,树种的抗病性就强;反之则弱。酶的活性高低可以做为杨树抗溃疡病育种和抗病性测定中的一个“抗性指标”。  相似文献   
153.
1 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丹玉 30 (丹 3130×丹 341) ,原代号“丹 30 34”是我所 1992年冬于海南以丹 3130为母本 ,丹 341为父本组配成的单交种。丹 3130是我所 1989年利用美国杂交种“PN785 99” ,以二环系选育的方法经南北连续自交 6代于 1992年选育而成的多抗玉米病害、优质、高配合力的玉米自交系。丹 341是 1985年在丹东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5 0 0 3× 5 6 - 19·333- 2·335·门B·330 )×粗团混粉授粉”为基础试材 ,连续自交选育而成稳定一致、具有多种血缘的抗病、抗倒、抗逆、高配合力优良玉米自交系。丹玉 30于 1993年所内比较…  相似文献   
154.
景永红 《福建茶叶》2022,(2):120-12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国已经步入了素质教育时代,素质教育时代要求学生要全面健康的发展,当然幼儿教育也是不例外的.茶文化属于一种包容性的创造性文化,包含有非常多的人文精神内涵,在茶文化背景下,开展学期教育的游戏课程,并深入分析茶文化的内涵和理念对幼儿有很重要的教育意义,能很好的促进幼儿更好、全面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就针...  相似文献   
155.
[目的]克隆广西巴马小型猪特异性蛋白1(SP1)基因,并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为揭示其对猪生长发育的调控机理打下基础.[方法]利用RT-PCR从广西巴马小型猪背最长肌组织中扩增SP1基因,采用DNASTAR、TMHMM等分别进行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以pEGFP-N1质粒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SP1并转染293T细胞,于转染48 h后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并拍照.[结果]克隆获得的广西巴马小型猪SP1基因与GenBank中野猪(Sus scrofa)的参考序列(XM_005652569.3)一致,未发现碱基突变位点;其编码序列(CDS)全长2340 bp,编码779个氨基酸.广西巴马小型猪SP1蛋白不存在跨膜结构,也不存在信号肽,不属于分泌型蛋白;其二级结构中α-螺旋占17.84%,延伸链占21.31%,β-转角占9.76%,无规则卷曲占51.09%.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SP1能成功转染至293T细胞中并表达出绿色荧光蛋白.[结论]广西巴马小型猪SP1基因CDS序列编码蛋白主要参与细胞内活动,而非外分泌型蛋白,以SP1基因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SP1能转染293T细胞并成功表达,可直接用于后期SP1基因功能探索及干扰表达等研究.  相似文献   
156.
混种3种观赏植物对白三叶铅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铅污染条件下对白三叶植物修复效率的影响,通过盆栽和小区试验,将一串红、翠菊、德国鸢尾分别与白三叶混种,研究不同混种方式对白三叶生物量及铅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白三叶单种相比,混种德国鸢尾提高了白三叶单株地上部分生物量和整株生物量,混种一串红、翠菊则降低了白三叶单株地上部分生物量和整株生物量;就混种系统而言,各个混种处理的植物总生物量均介于混种的2种植物单种之间。混种一串红、翠菊、德国鸢尾均提高了白三叶地上部分铅含量,盆栽试验分别较白三叶单种提高了11.39%,17.88%,42.18%;小区试验分别较白三叶单种提高了2.64%,13.22%,23.94%。白三叶混种德国鸢尾的地上部分铅积累总量高于各自单种,其余混种处理均介于混种的2种植物单种之间。小区试验中,白三叶混种德国鸢尾的单位面积地上部分铅积累总量最高,达242.777mg/m2,较白三叶单种提高了371.83%,较德国鸢尾单种提高了8.38%;白三叶混种德国鸢尾的土壤重金属铅去除率最高,达15.11%,比白三叶单种提高了326.84%,比德国鸢尾单种提高了10.70%。因此,白三叶混种德国鸢尾的铅提取效果表现最好,能够用于铅污染土壤的修复。  相似文献   
157.
高寒地区耐寒苜蓿品种和适宜栽培技术的缺乏,严重阻碍着该区域旱作苜蓿和草地畜牧业的发展。于东祁连山甘肃天祝高寒牧区通过设置平膜全覆、垄沟覆膜、垄沟覆膜+覆土和垄沟(不覆膜)4种种植方式,探讨不同种植方式对苜蓿草地土壤温度和水分的影响,旨在为祁连山高寒区苜蓿的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高寒区平膜全覆种植方式的增温效果最佳,其次为垄沟覆膜、垄沟,垄沟覆膜+覆土最弱。地膜提温主要在苜蓿生长初期(5月)和生长期(6-7月),主要集中在0~15 cm的浅层土壤。5-9月平膜全覆0~25 cm土层白天平均温度为19.83 ℃,分别比垄沟覆膜、垄沟覆膜+覆土和垄沟处理同期同层高出1.85 ℃、3.04 ℃和2.98 ℃。垄沟覆膜处理下土壤含水量最大,其土壤含水量比平膜全覆、垄沟覆膜+覆土和垄沟处理的土壤含水量高4.3%~14.5%,4.2%~13.8%和14.3%~24.8%。平膜全覆对天祝高寒区苜蓿生长在温度上的贡献最大,而垄沟覆膜在水分上的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158.
我国高校体能教学逐步开始往规范化、柔性化、健康化的方向开展。除教学训练的动作与强度之外,教师更注重学生在训练时的身体承受能力和心理健康程度。茶叶作为具有提神醒脑、清心除烦、减脂排毒甚至稳定身体体质的药理性食材,在高校体能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主要探究了定量茶多酚摄入在高校体能教学改革中的可行性及策略。  相似文献   
159.
[目的]对豚鼠雌激素受体2(ESR2)基因进行克隆及序列分析,并预测分析其编码的蛋白序列,为提高豚鼠产仔性能及其育种打下基础.[方法]根据GenBank已公布的豚鼠ESR2基因序列(登录号XM003472337)设计引物,以豚鼠卵巢组织总RNA为模板,RT-PCR扩增ESR2基因编码区序列(CDS),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其编码蛋白氨基酸的组成及理化性质、二级结构及与相关物种的同源性.[结果]克隆获得的豚鼠ESR2基因CDS长度为1650bp,编码549个氨基酸,比参照序列(XM 003472337)少54个碱基,是ESR基因新的可变剪接体,且第7外显子缺失;蛋白质二级结构预测结果表明,豚鼠ESR2成熟肽包含α螺旋、β折叠和无规卷曲3种二级结构元件,由于缺失18个氨基酸导致蛋白质结构发生变异;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豚鼠与长尾龙猫、奥氏更格卢鼠、马、达马拉鼹鼠、裸鼢鼠、鼠狐猴、八齿鼠、猪和人的ESR2基因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1%、87%、86%、91%、92%、86%、88%、92%和86%.[结论]克隆获得的豚鼠ESR2基因为新的可变剪接体,可作为研究豚鼠产仔性能及豚鼠育种重要的候选基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0.
随着油田开发的深入,靖吴油区进入中高含水期,油藏堵塞由单一的无机垢堵塞逐渐转变为无机-有机垢堵塞,主力油层层间层内矛盾日渐突出,常规暂堵酸化措施控含水效果逐年变差,出现增液不增油的现象。针对油井酸化措施后出现的问题,研究了既能有效地封堵高出水层,同时又可以解除低渗层污染的综合工艺措施。通过分析不同区域堵塞特征,针对性开展了酸液体系优化,形成了以胶束酸为主的土酸体系;优化了适应性更强的"分浓度,组合粒径"多轮次注入暂堵酸化工艺;同时开展了分层暂堵酸化的技术试验。通过187口井的现场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控水增油效果,为靖吴油区开发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