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51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136篇
林业   409篇
农学   196篇
基础科学   264篇
  181篇
综合类   1425篇
农作物   179篇
水产渔业   270篇
畜牧兽医   1424篇
园艺   376篇
植物保护   130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161篇
  2018年   145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150篇
  2015年   155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156篇
  2012年   135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148篇
  2009年   165篇
  2008年   190篇
  2007年   180篇
  2006年   265篇
  2005年   142篇
  2004年   119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329篇
  2000年   288篇
  1999年   227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94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84篇
  1993年   83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87篇
  1990年   86篇
  1989年   88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3篇
  1976年   15篇
  1965年   6篇
  1964年   4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01.
针对传统化学及人工分离椰壳纤维生产效率低、污染严重、纤维损伤率高、劳动强度大等弊端,设计出了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椰壳纤维分离机械。该机械具有生产效率高、结构简单、实用性强等特点。椰壳纤维分离机械的研究不仅填补了我国机械分离椰壳的空白,同时也对椰子产业规模化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2.
<正>有研究表明,蓝藻含氮量高达10%左右,含磷量也近1%,1m3蓝藻可生产4kg氮,相当于8kg尿素。为加快蓝藻综合利用步伐,积极探索蓝藻变废为宝的有效途径,笔者在东港镇组织实施了腐熟蓝藻在青菜上的应用试验,以明确腐熟蓝  相似文献   
103.
104.
AtWNK9为拟南芥WNK(With no lysine kinase)激酶家族成员,其功能尚不清楚.采用生物信息学和生物学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AtWNK9蛋白结构、亚细胞定位、启动子元件、基因表达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AtWNK9定位在细胞核中;该基因在拟南芥根中高效表达,其表达受ABA,NaCl、葡萄糖、热和冷等非生物胁迫处理强烈诱导.结果表明,AtWNK9为非生物胁迫反应相关基因,并可能参与根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05.
通过对玉米的需肥特性、玉米施肥量的测定与计算、玉米的施肥方法等方面详细地介绍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以期促进玉米优质、高效、高产。  相似文献   
106.
分析了西部某县城山体滑坡的成因,针对该成因进行治理为例,介绍应急处理的成功经验,供相似工程的山体滑坡治理参考。  相似文献   
107.
对2008-2020年我国宠物用病毒类生物制品质量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了宠物用病毒类生物制品质量检验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兽用狂犬病灭活疫苗效力检验方法、加强纯净性检验方法研究、建立以单抗为基础的宠物用标准物质库、加快宠物用制品重点品种研制等提升宠物用病毒类制品质量和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8.
杂交构树叶多酚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和优化杂交构树叶多酚的提取工艺,本试验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的方法,以构树叶多酚得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液料比、乙醇浓度、超声时间、超声温度4个因素对构树叶多酚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借助响应面法设计4因素3水平的试验方案,对构树叶多酚提取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建立回归模型并进行响应面分析,最终确定最佳的提取工艺参数,并进行3次平行验证;以维生素C为对照,通过测定构树叶多酚对DPP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评价构树叶多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4个因素对构树叶多酚得率的影响顺序依次为:乙醇浓度(B) > 液料比(A) > 超声温度(D) > 超声时间(C),响应面分析结果显示:两两因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但交互作用不显著(P>0.05);在液料比为70:1、乙醇浓度为60%、超声时间为50 min、超声温度50 ℃的条件下,构树叶多酚的得率最大,为13.62 mg/g,与响应面法的预测值接近;体外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构树叶多酚可以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并且在高浓度情况下可以达到与维生素C相当的水平。综上,试验建立的构树叶多酚提取工艺准确、可行,同时证明构树叶多酚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该结果可为构树叶多酚的生物活性研究以及构树叶的药用价值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9.
110.
为探讨不同欧洲型黄瓜种质资源对高温的适应性差异,为耐热种质资源筛选及耐热机理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以20份欧洲型黄瓜的叶片为材料,设置6个高温处理,以室温为对照,测定浸提液电导率值并计算相对电导率,通过拟合Logistic方程,计算半致死温度(LT50)。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相对电导率呈"S"型曲线,且相对电导率与处理温度存在显著的直线相关关系,通过计算"S"型曲线拐点求得20份欧洲型黄瓜的半致死温度在45~51℃,其中33-2的半致死温度最高,达到50.09℃,37-1的半致死温度最低,为45.82℃。20份欧洲型黄瓜的耐高温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33-275-232-233-111-231-209-236-276-136-137-210-135-276-211-143-235-175-132-137-1。因此,半致死温度可作为评价欧洲型黄瓜耐热性的一个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