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4篇
  3篇
综合类   1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村闲置宅基地现状较为突出,不仅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也不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通过分析宅基地闲置的现状及原因,学者们关于闲置宅基地的概念、类型、认定等的现状,按照问题导向,底线思维,从源头入手,从过程着手的思路,提出了闲置宅基地治理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重庆都市圈耕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构建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评价模型,并确定指标权重,对重庆都市圈2003-2007年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都市圈耕地集约利用呈良好发展态势,但总体水平较低,且各区集约利用水平差异很大.根据集约利用水平分级标准,目前都市圈处于适度利用状态,未达到集约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13.
粮食安全视角下耕地资源安全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耕地资源安全是实现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和根本约束。分析了粮食安全与耕地安全的关联与作用机理,基于粮食安全视角,提出耕地保护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区域相对资源承载力探讨——以重庆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采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计算了1991-2003年重庆市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和综合承载力的动态变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①重庆市的综合承载力一直处于超载状态;②重庆市的综合承载力压力远大于东部地区,其综合承载力超载程度也大于西部整体水平;③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持续增长,而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对综合承载力的贡献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5.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潜力估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潜力估算为量化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价值和统筹城乡发展的资金筹措提供客观依据,为农村建设用地管理提供基础。通过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潜力内涵界定,以重庆市为例,采用人均标准法估算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复垦理论潜力,然后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复垦影响因素修正指标体系,对复垦理论潜力进行修正,得出复垦现实潜力。在此基础上,引入流转潜力估算模型测度流转理论潜力,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熵权法建立流转影响因素修正指标体系,对流转理论潜力进行修正,最终估算出重庆市2009-2015年和2009-2020年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现实潜力,并对其时空差异类型进行划分。结果显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复垦潜力是流转潜力的基础;2015、2020年流转现实潜力分别为30 392.32 hm2和40 591.49 hm2;流转潜力大,时空差异显著,流转现实潜力实现难度不一。研究认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应根据不同区域现实潜力的大小来安排流转的次序和规模,以取得最大流转效率。  相似文献   
16.
基于重庆市主城区自然及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利用SPSS软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引起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人口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人民生活水平等因素是引起主城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并提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农村土地流转是加快我国绝大部分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而土地流转模式的创新对于促进农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也是当前我国深化改革面临的重大难题。以安徽宿州、宁夏平罗、吉林榆林等地区为例,从制度变迁类型、产权清晰度、运营风险、资金来源、主导机构、运作难易程度、流转主体等内容和特点进行比较,同时依据农村土地法律法规、当地农地流转政策,预测农村土地流转方向,为下一步农村土地流转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通过系统梳理总结我国耕地轮作休耕的可行性和重要性、休耕规模测算和布局优化、轮作休耕模式和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客观评价已有研究的成效、问题、重点和未来的研究趋势,以期深度推进耕地休养生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依据。运用文献研究法、归纳总结法、对比分析法等,分析我国耕地轮作休耕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我国耕地轮作休耕应关注休耕后的潜在风险问题,亟需开展风险识别与风险规避机制研究;更加关注农户对耕地轮作休耕的认知问题,应开展耕地轮作休耕利益分配机制研究;为推进耕地轮作休耕制度化、规范化,应加快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构建研究;应探索轮作休耕地后期审核制度研究;为提高耕地轮作休耕绩效,开展轮作休耕后耕地的监督管护体系研究。未来要更加关注耕地轮作休耕在中观尺度和微观尺度层面产生的局地效应研究,为国家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9.
重庆都市区耕地面积变化与经济发展相关性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耕地作为人类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的基础,其数量和质量的特性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重庆都市区(1996-2004年)耕地面积变化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将都市区分为三种类型:①经济增长超前,耕地减少滞后;②经济增长与耕地减少同步;③经济增长,耕地减少超前.总体上,都市区的经济增长模式仍属于资源消耗型.重庆都市区耕地面积减少量与GDP增加量比值的差别较大,说明被转用的那部分耕地的利用效益在不同的区域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柑橘是亚热带地区普遍生产的主要果品之一。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我国柑橘栽培面积2441万亩,居世界第一,产量达1496万吨,占全世界总产量的11%左右。我国南方各省生产的大量柑橘除就地贮藏保鲜周年供应外,还需远销全国各地和出口到世界很多国家,所以柑橘贮运病害的防治,是必须解决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