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45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4篇
  2篇
综合类   94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46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为合理防控肠炎沙门菌感染,本试验针对四川4个地区禽源肠炎沙门菌的感染情况开展研究。【方法】通过细菌分离培养、生化试验及分子学方法进行细菌分离鉴定;进一步通过K-B法检测分离菌对14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并对分离菌进行耐药基因、毒力基因及致病性研究。【结果】细菌分离培养结果显示,分离菌符合沙门菌的培养特性,镜检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生化鉴定结果均符合沙门菌生化特性。沙门菌特异性毒力靶标基因invA和肠炎沙门菌特异性毒力靶标基因sdfI PCR扩增结果显示,获得大小分别为571和304 bp的目的条带,与预期大小相符,确认分离到10株肠炎沙门菌,总分离率为2.8%(10/361)。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对氨基糖苷类、磺胺类、多肽类抗菌药耐药率较高;氨基糖苷类药物中,对庆大霉素和链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50%(5/10)和70%(7/10);磺胺类药物中,对复方新诺明和磺胺异噁唑的耐药率分别为40%(4/10)和100%(10/10);多肽类药物中,对多黏菌素B耐药率达90%(9/10);分离菌对喹诺酮类药物均表现敏感,对头孢类、β-内酰胺类和四环素类较敏感。分离菌普遍存在多重耐药现象,1...  相似文献   
32.
为探究盐、碱胁迫对不同梯牧草(Phleum pratense)材料苗期生物量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本研究以4份梯牧草材料(L,S,T,W)为研究对象,以不同盐胁迫浓度以及碱胁迫浓度为试验处理,对梯牧草苗期生物量、脯氨酸及可溶性糖含量、抗氧化酶活性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盐、碱胁迫程度增加,4份梯牧草材料根冠比、抗氧化酶活性、可溶性糖及脯氨酸含量均呈增加趋势,盐胁迫下地上、地下生物量呈降低趋势,碱胁迫下呈先增后降的趋势;不同梯牧草材料经过盐胁迫及碱胁迫处理后各指标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通过隶属函数进行综合评价发现4份材料耐盐性排序为T>W>S>L,耐碱性排序为T>S>W>L。  相似文献   
33.
不同膜色和覆盖方式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膜色、不同覆盖方式下马铃薯生长过程中源与库的关系,揭示光合产物在源—库之间的分配规律,以进一步挖掘马铃薯产量潜力,通过覆膜措施可为马铃薯生长创造适宜的土壤水、热环境条件,增强光合作用,提高马铃薯根、茎、叶干物质积累(源),向地下块茎(库)输送营养物质,为马铃薯高产奠定物质基础。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地上部干物质量排序为全膜覆盖〉半膜覆盖〉露地,地上部干物质变化呈先缓慢增长→快速增长→达到最大→缓慢下降的趋势,根干重变化趋势为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早春白膜全膜双垄覆膜沟播马铃薯地上干物质180.4 g/株,较对照增加100.5g/株;覆膜有助于马铃薯提早结薯,提高马铃薯大、中薯率,单株大薯数较对照增加0.2~0.6个,单株大薯重增加0.14~0.31kg,早春白膜半膜平覆马铃薯膨大期鲜薯重610.9 g/株,较对照增加223.6 g/株,鲜薯产量31 657.23 kg/hm2,增产62.73%,水分生产效率提高49.51%。  相似文献   
34.
供给侧改革中的湖北粮食发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粮食在十二年连续增产之后,受全国"三量齐增"局势的影响,也需要进行供给侧改革。本文根据湖北省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供给结构与消费需求结构吻合度低,以及粮食产量压库存和占用资金等问题,提出按照去库存、保产能、提质增效的原则,抓好结构调整、藏粮于技、藏粮于地,实施生产组织制度改革和降本增效战略,使其稳步发展。回答了为什么要进行供给侧改革,如何进行供给侧改革的问题。  相似文献   
35.
以薏米和枸杞为主要原料制成一种保健饮品。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生产配比为:蔗糖5%,柠檬酸0.2%,薏米、枸杞的比例为3∶1。对饮料的可溶性固形物、酸度、还原糖、金属元素、氨基酸含量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为:可溶性固形物5.76%;pH值5.42;还原糖含量17.9mg·L-1。Zn、Mg、Na、Fe、Mn、Ca、K等7种金属元素的含量分别为0.0045,4.7855,35.1020,0.0169,0.0060,4.7429,22.3690g·L-1。Cd、Pb、Cr、Cu、Co等均未测出,且含有16种氨基酸,总量为22.79μg·L-1。  相似文献   
36.
建国50多年来,我国农业工作者在种子领域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种子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重要农作物每7~10a就有一次大的更新,每次更新增产幅度都在10%以上,品质也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目前,我国的良种覆盖率已达到了95%以上.回顾我国种子工作的发展历程,认真分析当前种子工作所面临的形势,找出不足,有利于促进我国种子工作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7.
抗病早籼新品种“建154”的选育和利用王乌齐,江文清(南平地区农科所)“建154”是中熟早釉新品种,1990~1993年先后参加本所品比,省、地两级区试和生产示范,表现抗稻瘟病、高产、适应性较广、米质中优,深受农户欢迎。一、选育目标和过程1.选育目标...  相似文献   
38.
中间偃麦草、长穗偃麦草及其杂种F1代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过氧化物酶(POD)、酯酶(E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多酚氧化酶(PPO)同工酶谱的分析,探讨中间偃麦草(Elytrigia elongata(Host)Nevski)、长穗偃麦草(E.intermedia(Host)Nevski)及其杂种F1代的酶谱特征和亲缘关系。结果表明:亲本同工酶酶带数目、迁移率、着色程度等差异不大,二者亲缘关系较近。与亲本相比,杂种F1代存在POD、SOD、PPO酶带丢失现象,但正、反交植株中均产生了一些亲本没有的新生带。杂种F1代EST酶谱与亲本基本相同,仅着色程度略有差异。杂种F1代植株的POD、PPO酶谱特征有偏向中间偃麦草的倾向,而SOD酶谱特征倾向于长穗偃麦草。杂种F1代同工酶具有多态性,可作为遗传标记用于杂种鉴定和后代株系目标性状的选择。  相似文献   
39.
玉米种子质量控制 ,虽然制定了种子生产规程、分级标准和质量检验规程 ,但是仅规范了玉米种子生产经营销售全程控制中的一部分。如产前自交系质量控制和收获收购乃至销售的程序控制 ,尚属空白。玉米种子质量的程序控制大致可分为 :自交系的质量 ;播种及苗期的质量 ;花期的质量  相似文献   
40.
为制备马疱疹病毒1型(EHV-1)UL56蛋白(pUL56)的多克隆抗体。该研究根据GenBank中EHV-1 YM2019株全基因组序列,采用Ni-NTA亲和层析纯化蛋白,与弗氏佐剂乳化后免疫BALB/c小鼠并制备pUL56多克隆抗体,经Western blot与间接ELISA试验测定多克隆抗体反应性。结果显示,纯化后的pUL56可以与EHV-1阳性血清发生反应;pUL56多克隆抗体的效价为1∶128 000,并能与pUL56特异性结合。本研究成功制备具有良好反应性的pUL56多克隆抗体,为pUL56功能特性及EHV-1致病机制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