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7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7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54篇
园艺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主要侵袭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口蹄疫病毒存在7个不同血清型,病毒VP1蛋白抗原性差异是病毒血清型划分依据,而其编码基因核苷酸序列差异是同型病毒Topotype型或基因型划分依据。采用RT-PCR及O/A/C/Asia1多重RT-PCR技术,对2006年期间自云南边境地区采集境外流动动物组织样品120份,进行口蹄疫病原监测,检出Asia1型口蹄疫病毒阳性样品7份。对阳性样品中病毒vp1基因全序列进行扩增、纯化后,克隆至pMD18-T载体测序,并与已知代表性毒株进行比对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发现:云南边境Aisa1型口蹄疫病毒阳性样品vp1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介于83.4%~99.5%,不同分离毒株以15%序列差异作为分型标准,存在1个新拓朴型或基因型V,且与已知的4个拓朴型或基因型不同。系统发育分析确定了1个新的遗传谱系Ⅶ。部分VP1蛋白表位关键性氨基酸位点存在变异。  相似文献   
52.
种源和栽培条件是决定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生长优劣的关键因子。本研究旨在挑选出适合云南松种苗培育的甘蔗Saccharum offinarum渣基质和森林土的配比方案。将制糖过程中的废弃物蔗渣与森林土按不同比例混合(0:100,10:90,20:80,30:70,40:60,50:50,60:40,70:30,80:20,90:10和100:0).比较不同配方的蔗渣基质对云南松种子萌发出苗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中的蔗渣体积分数为40%,50%和60%时,云南松种子萌发率最高,蔗渣体积分数超过60%后,随蔗渣体积分数升高。极易发生虫害,出苗率急剧降低:而出苗以后,适宜苗高和地径生长的营养土配方是体积分数为50%.70%和80%蔗渣基质。较高的蔗渣体积分数虽有利于幼苗生长,但出苗是关键,蔗渣体积分数为50%的处理既有利于种子萌发又有利于幼苗生长.是云南松种子蔗渣基质育苗最佳的配比方案。图4表2参12  相似文献   
53.
猪圆环病毒基因组结构及其分子特征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前,国际上已分离获得2个不同血清型的猪圆环病毒(PCV),并命名为猪圆环病毒1型(PCV-1)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PCV-1对猪无致病性,而PCV-2被认为是引起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的主要病原。PCV基因组为单股环状双向DNA,由2个头一头相对排列的开放性阅读框和基因间隔区组成,包含rep基因、cap基因及病毒DNA复制起始区茎环序列。rep基因编码2种不同的复制酶相关蛋白,cap基因编码病毒结构蛋白或衣壳蛋白,茎环序列在病毒蛋白合成、DNA自身复制及子代病毒产生中发挥重要作用。PCV-2衣壳蛋白110位(P→A)和191位(R→S)氨基酸突变,提高PCV-2在体外组织培养中的增殖效率,而减弱其对动物的致病性和毒力。  相似文献   
54.
2004年从河北省昌黎果树研究所引进罗马尼亚杏,栽植于背风向阳、上黏下沙型的土壤上,栽后对该品种采用“三主一甩”整形方法。这种树形树体紧凑、光照充足,适宜在观光采摘园和高档果品园使用。  相似文献   
55.
指出了在正常林木储备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优势从事林下食用菌种植来提高复合经营效益,科学发展林下经济产业,达到"近期得利,长期得林,以短养长,长短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为此,在昆明地区进行了林下食用菌种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林分下栽种的大球盖菇与榆黄蘑、香菇、灵芝、长根菇产量差异显著,林下食用菌每棒出菇率和产量为:大球盖菇榆黄蘑香菇灵芝长根菇;每棒产值为:大球盖菇灵芝榆黄蘑香菇长根菇。由此可知,大球盖菇和灵芝更适宜在滇中地区杉木-华山松、油橄榄及核桃等林下栽种,并能够发挥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6.
简要分析大余县10月大风天气产生的主要气象因子,介绍各个指标的计算方法,以为今后预报大风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7.
春节前,蔬菜市场根茎类蔬菜价格处于低迷状态。白萝卜、水萝卜、胡萝卜价格自去年入冬以后一低再低,在河北固安方城市场胡萝卜价格最低时卖到0.06元/千克;大兴沙窝市场胡萝卜价格0.14元/千克。尽管如此,根茎类蔬菜的销售也一直打不开局面。有关专家分析后认为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8.
59.
绿田黄牛──记获国家终身津贴嘉奖的张明德张文东牛,自古以来,被认做是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象征,是农民靠以减轻自身负担的重要生产力。在现代化设施发展的今天,虽然有了代替耕牛的"铁牛",但也仍需要着意耕耘的"黄牛"。在北京市房山区林业局就有这么一位到处植...  相似文献   
60.
对宜良县禄丰村林场海拔高度1 850 m,于1954年起经营的华山松+云南松混交林在其形成成熟林的50年生长过程中,就其采取间伐措施后林分中两树种林木株数(密度)胸径及断面积的变化进行了定位研究.通过立地条件相同地段设置的2块0.1 hm2的固定样地(其中,一块样地为继1978年后于1984年、1990年、1997年和2004年进行4次间伐的林分,另一块样地为未进行任何间伐活动,作为对照的林分)的林木30年(1978~2007年)的定位连续观测,其间伐和对照样地林分的林木密度分别从3 070 株·hm-2和4 400 株·hm-2降为580 株·hm-2和850 株·hm-2,林分的林木株数组成从华山松分别占91.9 %和87.4 %降至69.0 %和49.4 %,云南松从8.1 %和12.6 %上升至31.0 %和50.6 %,表明该地区较适宜云南松生长.在定位观测的30年间,无论混交林中的华山松或云南松林木的平均胸径,间伐林分始终大于对照林分;1978和2007年,间伐林分的林木胸高总断面积呈现几近相等(2 403.9 m2·hm-2与2 384.9 m2·hm-2),而对照林分林木的胸高总断面积则呈现较大幅度地降低(3 260.0 m2·hm-2与2 988.6 m2·hm-2),揭示了在华山松+云南松混交林经营过程中间伐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