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44篇
农学   24篇
基础科学   29篇
  22篇
综合类   236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32篇
园艺   28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81.
不同类型白刺沙丘土壤理化性状与微生物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民勤荒漠绿洲过渡带不同类型白刺沙丘的土壤微生物、土壤理化性状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旨在探讨白刺沙丘的成土过程,为绿洲生态建设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1)固定、半固定和流动沙丘粘粒、粉粒、细砂粒、粗砂粒含量差异较大;土壤养分含量与土壤粘粒、粉粒、细砂粒等细沙物质含量呈正相关性,与粗砂粒含量呈负相关性,表现为土壤养分含量随土壤颗粒的增大,相关性减弱。2)土壤微生物类群数量在半固定沙丘明显高于固定沙丘和流动沙丘。3)过渡带土壤均处于偏碱性状态,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水解氮、速效钾、速效磷和CaCO3含量随沙丘发育年代的增加逐渐增加。4)不同年代沙丘中土壤微生物和土壤理化因子均具较好的相关性,尤其是细菌和放线菌与pH值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土壤有机质含量与三大菌群数量都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2.
甘肃河西地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防沙治沙,在绿洲边缘形成了一条积沙带。绿洲边缘积沙带是一个新的科学问题。为了研究积沙带的形成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文中对河西走廊东端至走廊中西部绿洲边缘的积沙带进行了调查,运用SPSS软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河西走廊东端至中西部绿洲边缘积沙带平均高12.77m,平均带宽308.48m。2)积沙带形成的沙源因素是其上风向主风方向经过沙漠的距离;积沙带形成的气候因素是年降水和年平均风速;3)积沙带的高度和宽度与其上的天然植被盖度为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但与包括人工植被的植被总盖度相关不显著。4)降水条件是决定积沙带高度的关键因子。降水通过改变土壤水分条件从而影响植被盖度,进而影响积沙带的发育。  相似文献   
83.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用GnRH和GnRH-A主动免疫的方法使动物体内产生抗体以中和内源的GnRH,已在多种动物上进行了实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自从1960年以来,血气分析技术已成为医学和动物医学界的重大进展之一,它不仅应用于呼吸衰竭的管理,而且在复合性损伤、骨折、休克、食物中毒、微生物感染、药效评价以及运动医学、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等多方面得以应用[1].  相似文献   
84.
林分可视化模拟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林分模拟可视化系统是针对林分分布、生长的专业模拟与可视化系统,在计算机上恢复与重建林分空间结构,动态模拟林分生长过程,预测林分生长情况,并进行二维、三维显示.本文分别从系统结构、设计流程、功能方面对林分模拟可视化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85.
"长株潭"城市森林树种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森林对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城市森林建设的基础工作就是树种的选择,生长良好的城市树木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服务功能.本研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层次分析法,对"长株潭"城市森林树种选择进行研究,强调树种的生态功能、景观功能和经济功能3个方面的单因子选择,通过对初选出的40种乔木、灌(藤)木进行赋值评价,最后选出得分在65分以上的11种树在长株潭得到广泛应用,成为骨干树种,得分在50-65分之间的22种树,成为配植树种,得分在50分以下的树种,只能作为补充.  相似文献   
86.
总结了僵猪的临床症状,对僵猪形成的原因加以分析,提出预防及中药治疗措施,以期为兽医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7.
齐健  陈建中  张剑  沈奇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114-18115,18243
[目的]为生态治理太湖水华蓝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以南太湖水华蓝藻铜绿微囊藻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处理方式的花生壳对其生长的化感抑制作用。[结果]经高温高压灭菌后的0.1%和0.5%花生壳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经次氯酸钙消毒处理过的0.1%和0.5%花生壳以及0.05%~1.00%花生壳提取液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无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花生壳经高温高压处理后可以抑制水华蓝藻的生长。  相似文献   
88.
以课题的形式对廊坊文化及文化产业在环首都经济圈经济产业带中的功能定位进行了研究,介绍了廊坊文化的资源、特征、优势,及本土文化产业在环首都经济圈中的作用,提出了加快廊坊市文化产业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89.
提升稻鱼共生模式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一轮稻田生态养殖在国内已经广泛开展,为了提升传统的稻鱼共生模式的产量,探讨了不同水平的水稻移栽密度和复合肥(N:P:K=14:2:7)施用量对稻田养鱼产量的影响,以及在不产生面源污染的情况下最适宜稻鱼共生系统的生产模式,通过田间试验对不同的处理所得到的产量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在田鱼产量为750 kg/hm2模式下,适当的增加水稻移栽密度(25 cm×25 cm)能显著增加水稻产量(P=0.005)而不影响田鱼产量(P=0.175);稻鱼共生系统的水稻产量可以降低对复合肥的依赖,将复合肥施用量水平从750 kg/hm2减少到600 kg/hm2,水稻和鱼产量都没有显著性改变,生产成本下降,环境面源污染风险降低。本试验研究提出适合本地生态条件和生产习惯的稻鱼系统管理模式是:水稻移栽密度30 cm×30 cm,复合肥施用480 kg/hm2,投放规格为55±3 g的冬片9000尾/hm2,设计产量为稻7500 kg/hm2、鱼1500 kg/hm2。实践证明,这种优化模式能较好地利用稻鱼共生系统中的各种资源而不产生面源污染等环境压力,可以推荐到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保护地所在的青田县及其周边乃至全国范围内生态条件及生产消费习惯类似的地区。  相似文献   
90.
为了明确系统小麦面粉粉路与小麦面粉、面片色泽的关系,笔者测定了20种系统小麦面粉的L~*,a~*,b~*值、灰分含量、蛋白含量、麸星面积、黑点面积及面片色泽与褐变情况。结果表明:小麦面粉色泽的影响因素除原粮及其清理效果外,粉路对小麦面粉色泽的影响很大。小麦面粉的b~*值、灰分含量、蛋白含量、麸星面积和黑点面积,各系统内部呈现后路高于前路;XF粉、后路B粉、T粉、前路B粉、前路M粉、D粉、S粉、前路M粉各系统之间呈现递减趋势;L~*,a~*值与之相反。不同粉路制成的面片色泽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暗,在8 h至24 h之间面片色泽变化最大,褐变较明显,前路M粉的面片在24 h内的L~*值较其他粉路的L*要高,面片色泽较白,褐变较慢,其次是B粉、T粉、D粉;在4个粉路系统中前路M粉最好,属于优质粉,褐变最严重的是吸风粉,其面片色泽深、暗、黄,属于劣质粉。因此,粉色优质的小麦面粉粉路推荐为B磨粉的前路、M磨粉的前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