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63篇
  免费   240篇
  国内免费   394篇
林业   422篇
农学   589篇
基础科学   340篇
  467篇
综合类   3722篇
农作物   403篇
水产渔业   175篇
畜牧兽医   1900篇
园艺   720篇
植物保护   259篇
  2024年   88篇
  2023年   303篇
  2022年   340篇
  2021年   248篇
  2020年   266篇
  2019年   390篇
  2018年   416篇
  2017年   265篇
  2016年   308篇
  2015年   297篇
  2014年   506篇
  2013年   489篇
  2012年   570篇
  2011年   562篇
  2010年   520篇
  2009年   493篇
  2008年   448篇
  2007年   409篇
  2006年   363篇
  2005年   371篇
  2004年   277篇
  2003年   199篇
  2002年   141篇
  2001年   134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91.
为明确硝态氮(NO_3~–-N)不同供应水平下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的生长和养分吸收特性,确定适宜高羊茅正常生长的NO_3~–-N浓度,以Ca(NO_3)_2为氮源,在石英砂盆栽培养条件下,研究高羊茅生长及养分吸收对不同浓度外源NO_3~–-N(0、5、10、15和20 mmol·L~(–1))的响应。结果表明,外源NO_3~–-N显著影响了高羊茅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长。随NO_3~–-N浓度的增加,高羊茅株高和地上部干物质累积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植株地下部干物质累积量、根长和根表面积随NO_3~–-N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平均根系直径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 0.05)。增加NO_3~–-N浓度可提高植株地上部磷浓度和磷吸收量,适宜浓度的NO_3~–-N可促进植株地上部氮、钾的吸收和累积。适合高羊茅生长的NO_3~–-N浓度范围为4.3~18.2 mmol·L~(–1),4.3 mmol·L~(–1) NO_3~–-N浓度可作为高羊茅养护管理时合理施用氮肥用量推荐的参考。  相似文献   
992.
在研究不同比例全株玉米青贮、谷草和羊草组合日粮饲喂干奶前期奶牛对其围产期生产性能和血液生化及免疫指标的影响。选择健康、体况一致的干奶前期荷斯坦奶牛45头,根据体重、胎次及预产期接近(P>0.05)的原则将奶牛随机分为试验A、B和C组,每组15头。分别以精料、全株玉米青贮、谷草和羊草16∶24∶30∶30(A组)、16∶24∶45∶15(B组)和16∶24∶60∶0(C组)比例配合日粮饲喂。产前2周将3组试验牛转入围产牛群,3个试验组开始饲喂场内同一围产前期和新产牛日粮。试验期88 d。结果表明:1)与C组相比,B组在产后1、2和3周的干物质采食量分别提高10.46%(P<0.05)、7.79%(P<0.05)和5.65%(P<0.05)。除产后1周外,产后2、3周B组的奶牛体况评分分别比C组高6.60%(P<0.05)和9.06%(P<0.05)。2)各试验组的犊牛初生重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A、B组初乳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分别比C组提高10.82%(P<0.01)和18.07%(P<0.01)。3)与C组相比,B组产后21 d产奶量提高9.00%(P<0.05),乳非脂固形物率提高2.83%(P<0.05),乳蛋白率提高10.59%(P<0.05),乳糖率提高5.64%(P<0.05)。各试验组间乳脂率和尿素氮无显著差异(P>0.05)。4)分娩当天和产后21 d,B组的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显著低于A和C组(P<0.05),B组的血糖含量显著高于A和C组(P<0.05), B组的血清尿素氮和胰岛素显著低于C组(P<0.05),B组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和总蛋白显著高于C组(P<0.05);在产前7 d和分娩当天,B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B(IgM)和IgG显著高于C组(P<0.05);在产后21 d,B组的血清IgM和IgG含量显著高于C组(P<0.05);产前7 d和分娩当天,B组瘦素显著高于C组,而B组的血清非酯化脂肪酸(NEFA)含量显著低于C组(P<0.05);在产前7 d、分娩当天和产后21 d,B组的胆固醇均显著低于C组(P<0.05),B组的血清白蛋白含量显著高于C组,B组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也显著低于C组(P<0.05)。各试验组间β-羟丁酸无显著差异(P>0.05)。综合分析,干奶前期饲粮组成和养分水平可影响围产期奶牛的机体代谢和生产性能。在本试验条件下,干奶前期奶牛日粮中精料、全株玉米青贮、谷草和羊草的适宜比例为16∶24∶45∶15。  相似文献   
993.
为了克隆绵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基因,探寻该基因与绵羊毛囊发育及毛用性状形成的潜在关系,试验采用RT-PCR方法从小尾寒羊与新吉细毛羊皮肤组织克隆出VEGF-A基因mRNA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以皮肤组织cDNA为模板,RT-PCR扩增出3条特异性条带;克隆测序结果显示所有条带均为VEGF-A基因序列,片段长度依次为828,825,756,624 bp。828 bp和825 bp片段属于全长VEGF-A,其中825 bp片段在3′非编码区缺失3个碱基;756 bp和624 bp片段由可变剪切产生,分别为外显子6缺失和外显子6,7双缺失,编码蛋白与人类VEGF-A165和VEGF-A121类似;核苷酸序列比对发现,VEGF-A基因mRNA仅存在3个SNP位点;蛋白结构域分析发现,三种类型VEGF-A蛋白均含有完整的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结构域。说明试验成功地从绵羊皮肤组织中克隆到VEGF-A基因并证实可变剪切突变体的存在。  相似文献   
994.
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丽水市的畜牧业生产在结构调整中得到了较快发展,畜牧业产值突破10亿元。但纵观畜牧业的发展现状,其整体发展水平不高,与周边地区仍有一定差距。1丽水市畜牧业发展现状近年来,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  相似文献   
995.
日粮添加多不饱和脂肪酸对肉仔鸡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试验通过观察日粮中添加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与肉仔鸡抗氧化酶活性及过氧化产物的量的关系,研究PUFA对肉仔鸡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包括3个单因子试验,3个处理组日粮为玉米豆粕型日粮,分别添加4.5%的禽脂、玉米油和鱼油,每个处理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21日龄和42日龄分别检测脾脏、肠道抗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水平.综合本试验检测的抗氧化指标(GSH-Px、SOD、CAT和MDA)可知,日粮中添加鱼油和玉米油的肉仔鸡抗氧化酶活性较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机体脂质过氧化产物(MDA)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这表明虽然添加PUFA易使机体发生过氧化反应,但由于机体抗氧化酶系(GSH-Px、SOD、CAT)功能的增强,可以抵消PUFA过氧化的不良作用.但是肉仔鸡抗氧化酶系功能的增强可能是PUFA具有直接调控机体抗氧化酶的作用,也可能是机体过氧化产物的反馈作用导致其功能代偿性增强.添加PUFA,脾脏CAT和SOD增强主要发生在21日龄;肠道CAT和SOD活性增强则主要发生在42日龄.由此可知,日粮中添加PUFA对肉仔鸡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因生长阶段不同而存在组织器官特异性.  相似文献   
996.
自1928年人们发现铜是日粮组成所必需的成分以后,直到1950年关于铜在动物营养中的重要作用才逐渐被查明,因此,微量元素铜营养的研究也逐渐被重视.反刍动物铜营养的研究主要以牛羊为主,近年来随着奶牛业的飞速发展,奶牛微量元素铜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时期.目前,在我国畜牧业内部战略性结构调整中,奶牛被突出列为加快发展的重大项目[1].这意味着今后我国食品市场对牛奶的需求量将与日俱增,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97.
2007年11月初,山东省利津县某养鸭场饲养的8000只樱桃谷鸭雏鸭发生以排白色或绿色稀便,发病急,死亡率高为主要特点的疾病。经现场调查,根据临床症状、解剖变化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鸭大肠杆菌病。现将诊断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8.
1发病特点 奶牛焦虫病并发乳房炎,其主要临床特征是顽固性乳房炎。一般情况下焦虫处于隐性感染状态,不表现临床症状或者症状较轻,不易被察觉。因此,该病与一般性乳房炎症状基本相同,易造成误诊误治,最后导致奶牛泌乳功能丧失而被淘汰,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999.
作者通过研究重组红火蚁毒素蛋白Solenopsis invictaⅣ (SoliⅣ)对兔及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影响,探讨红火蚁毒素蛋白致病机制。通过分离兔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培养,经不同浓度的重组红火蚁毒素蛋白SoliⅣ分别和细菌脂多糖(LPS)、刀豆蛋白(ConA)共同刺激后,MTT法测定淋巴细胞的增殖情况;体内试验:用重组蛋白SoliⅣ从兔背部皮下注入,观察兔的临床反应,定期采血,用ELISA方法测定兔血清中白介素 4(IL-4)和总IgE的变化。重组红火蚁毒素蛋白SoliⅣ浓度为25、50、75 μg/ml和LPS共刺激时,与单独LPS刺激对照组相比,淋巴细胞增殖活性显著增高(P<0.05);浓度为15、25、50、75 μg/ml和ConA共刺激时,与单独ConA刺激对照组比较,淋巴细胞增殖活性显著增高(P<0.05);重组SoliⅣ过敏兔的血清中IL-4和总IgE的水平升高,在20 h左右达到最高值。试验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重组红火蚁毒素蛋白SoliⅣ能引起体外培养的T、B淋巴细胞增殖,过敏体质兔在重组红火蚁毒素蛋白SoliⅣ刺激后能引起Ⅰ型变态反应。  相似文献   
1000.
针对2007年以来国内乳制品价格持续走高的态势,2008年3月9-13日,调研组采取深入典型地区,与访谈、座谈、市场询价等相结合的方法对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双城市进行了调研。根据调查,牛奶价格的形成,一般是由生产、收购、加工、经销和超市零售5个基本环节点组成,调查组依据上述环节,进行了牛奶价格形成与利润分配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