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10篇
  免费   213篇
  国内免费   370篇
林业   473篇
农学   520篇
基础科学   465篇
  341篇
综合类   2686篇
农作物   341篇
水产渔业   248篇
畜牧兽医   1382篇
园艺   488篇
植物保护   149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254篇
  2022年   243篇
  2021年   209篇
  2020年   246篇
  2019年   345篇
  2018年   304篇
  2017年   220篇
  2016年   242篇
  2015年   206篇
  2014年   567篇
  2013年   300篇
  2012年   396篇
  2011年   387篇
  2010年   326篇
  2009年   306篇
  2008年   309篇
  2007年   344篇
  2006年   254篇
  2005年   230篇
  2004年   178篇
  2003年   157篇
  2002年   131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90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2篇
  1961年   2篇
  1959年   8篇
  1957年   3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维持细胞内钙离子(Ca2+)稳态对维护卵母细胞成熟及植入前胚胎正常发育至关重要。本实验旨在研究Ca2+水平变化对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发育的影响。收集的猪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100 nmol/L毒胡萝卜素(TG)组和100 nmol/L TG+300 nmol/L光溜海绵素C(XeC)组,体外培养,分别统计卵丘扩散情况、体外成熟率、胞内Ca2+水平,随后进行孤雌激活(PA)统计各组卵裂率、囊胚率及细胞总数。结果表明:添加XeC可显著改善由TG引起的猪卵丘细胞扩散不完全,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卵裂率和囊胚率降低,以及细胞数减少等现象,并显著降低由TG诱导的胞内Ca2+水平。综上,胞内Ca2+水平对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早期胚胎发育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92.
本文基于创新方法在我国农业领域科研项目中的应用现状,总结概括了其在实施过程中不同的创新特征,以“七大作物育种为例”分析了创新方法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为创新方法在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发挥驱动作用提供参考,提高科研创新效率。  相似文献   
93.
<正>中华鳖俗称甲鱼,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甲鱼人工养殖得到快速发展,主要养殖品系包括台湾鳖、泰国鳖、日本鳖、黄河鳖和黄沙鳖等。根据不完全统计,10余年间甲鱼产量增长了将近10倍。然而,在产量激增的背后,是产业发展的严重失序。养殖业严重过剩,大量甲鱼滞销,其中温室甲鱼有40%左右,外塘甲鱼有20%~30%,未来可能将有20%甲鱼养殖户遭淘汰,不利于甲鱼养殖产业的稳定。此外,病害和养殖过程中的污染也成为制约甲  相似文献   
94.
95.
为促进优质食味粳稻品种在江苏淮北地区的推广应用,于2019年引进17个优质食味粳稻品种,以徐稻9号为对照,从生育期、抗逆性、丰产性、品质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供试的17个品种均能在安全齐穗期内齐穗(该地区安全齐穗期为9月15日前),生育期均处于安全期范围内。比对照增产的品种有7个,其中瑞华1903产量最高,达10888.5 kg/hm^2;圣稻022生育期最短,仅131 d;南粳518株高最矮,为95.7 cm。品质测定结果显示,武运粳1706整精米率和直连淀粉含量最高,分别达75.0%和16.2%;南粳5718、南粳518、南粳2728直链淀粉含量在10.0%左右,为优良食味粳稻品种。通过产量水平、农艺性状、生育期和品质等综合分析认为,供试品种中南粳518、南粳2728丰产性较好、株高较矮,且均为优良食味品种,生产中不仅产量潜力高、米质较优,同时早熟能有效规避低温危害和缓解淮北地区稻麦茬口季节紧张矛盾,适合淮北中熟中粳稻区人工栽插、机插和直播条件下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6.
为探讨光、温、水等气象因子对夏播小豆产量的影响,达到合理利用气象资源、进一步挖掘小豆增产潜力的目的,以中晚熟小豆品种花小豆(V1)和中早熟品系德红5261(V2)为材料,设T1(6月17日)、T2(6月22日)、T3(6月27日)、T4(7月2日)和T5(7月7日)5个播期,形成不同的光、温、水生长环境,对夏播小豆产量性能指标和光、温、水因子效应及气象因子资源量在小豆生育前期与后期的比值(分配率)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小豆产量、单株荚数和单株粒重随播期推迟先增加后逐渐降低,各播期的大小依次为:T2>T1>T3>T4>T5,品种间产量差异极显著,V2>V1,每荚粒数和百粒重受播期影响较小;随着播期的推迟,小豆的生育天数、平均叶面积指数、总光合势逐渐减小,但收获指数相应增加。光、温、水因子对产量性能指标有明显的正负调节效应,V1生育前期有效积温与产量、平均叶面积指数、生育天数、总光合势和平均作物生长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收获指数和平均净同化率呈极显著负相关;生育前期降水量与单位面积荚数呈极显著正相关;生育前期日照时数与平均叶面积指数、总光合势和平均作物生长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平均净同化率呈极显著负相关;生育后期有效积温与平均作物生长率呈显著正相关;生育后期日照时数与总光合势呈显著正相关。V2生育前期有效积温与产量、单位面积荚数、平均叶面积指数、总光合势和平均作物生长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收获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生育前期降水量与平均叶面积指数和平均作物生长率呈显著负相关;生育前期日照时数与生育天数和总光合势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收获指数和每荚粒数呈极显著负相关;生育后期有效积温与平均叶面积指数、生育天数和总光合势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收获指数、每荚粒数和百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生育后期降水量与平均作物生长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对气象因子资源量分配与小豆产量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不同小豆品种获得最高产量的最佳光、温、水资源量在生育前、后期的比值(分配率)及其组合,V1为:生育天数1.86、有效积温2.27、降水量49.73、日照时数1.45;V2为:生育天数1.45、有效积温1.49、降水量1.57、日照时数0.98。在德州地区,夏播小豆选用中早熟品系V2在6月20日前后播种,生育期内光、温、水资源量的分配率及其组合最佳,可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97.
以大金星山楂品种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时期刻芽处理对2年生枝的萌芽率、新梢生长量和上部芽生长量的影响及不同部位刻芽对新梢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时期对山楂进行刻芽处理时,都可以提高其萌芽率,尤以秋季刻芽处理的萌芽率最高,与对照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并且在秋季进行刻芽处理时可以显著提高新梢的生长量,但是刻芽处理对上部芽生长量的影响无差异。不同部位刻芽时对生长量的影响,无论秋季还是春季,上部芽与下部芽都有显著的差异,与中部芽无差异,中部芽与下部芽也无差异。  相似文献   
98.
<正>1使用新优品种新优品种的使用可明显地提高产量,提高商品性和商品率,一般可增产10%左右。2适当早播适当提早5~7天育苗,能增加主动性,避免因阴雨影响而错过适宜播期,及有些年份阴雨多而导致的苗小苗弱冬前不能移植的弊端。有些年份气温高,苗子生长大,在定植时淘汰假茎在0.8 cm以上易未熟抽薹的苗,3月至4月上旬不宜水肥促进,避免因倒春寒致田间大量未熟抽薹。这样,由于整个田间苗态茁壮,即为丰产打好了基础,虽因田间  相似文献   
99.
目的:评价肝素联合降纤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50例,随机平均分成实验组、对照组,对照组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实验组应用普通肝素联合降纤酶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8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通肝素联合降纤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0.
为了研究性别对查吾拉地区牦牛的产肉性能及肉营养成分的影响,随机选取8岁健康的查吾拉牦牛10头,公母各半,对不同组别间牦牛进行屠宰试验比较肉营养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母牦牛屠宰率、净肉率、胴体率、骨肉比均高于公牦牛,但无统计学差异。肉营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母牦牛肉中维生素A、E、B12、半胱氨酸、组氨酸、精氨酸、钙、硒、脂肪酸含量高于公牦牛(P<0.05)。研究结果表明,查吾拉牦牛富含较高的营养成分,可为人类提供优质健康的动物蛋白,具备作为优质牦牛肉源生产的潜力。相比较,母牦牛肉优于公牦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