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梯度运动挤压仪在预防妇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妇科大手术后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高达20%,术前术后均采取不同护理干预,其效果不理想(对照组);2012年1月引进下肢梯度运动挤压仪预防下肢静脉血栓(观察组),将两组采取不同护理干预进行对照比较。结果:两组经不同的护理干预后,术后应用梯度运动挤压仪,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上运动训练综合护理干预比单纯采取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5000单位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效果更显著。结论:应用梯度运动挤压仪对预防妇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气压波治疗仪治疗在预防卵巢癌手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 100例卵巢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感染及营养治疗,观察组加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气压波治疗仪治疗。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前3 d及术后第5天血浆D-二聚体含量、下肢血流平均速度、下肢肿胀、下肢疼痛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第5天血浆D-二聚体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下肢血流平均速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加,下肢肿胀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而血常规及出凝血时间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能有效地预防妇科手术后患者下肢DVT的发生,而对凝血机制无影响,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早期活动配合穴位按摩对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1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05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试验组除给予对照组的常规护理外,实施早期活动配合穴位按摩。观察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第7天试验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下肢肿胀及疼痛情况较对照组明显减少(1.0%vs 7.6%,3.8%vs 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活动配合穴位按摩能促进下肢深静脉血液回流,安全、有效地预防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穴位按压配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在预防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DVT)的作用。方法将210例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5例。对照组妇科手术后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穴位按压并应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对双下肢进行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术后下肢肿胀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下肢肿胀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5.7%vs 14.3%,3.8%vs 12.4%,P〈0.05)。结论穴位按压配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能有效地预防妇科手术后患者下肢D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妇科肿瘤术后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5月在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妇科肿瘤患者358例,术后均通过超声检查下肢静脉,主要观察双侧下肢深静脉的结构及形态,静脉内部回声、多普勒血液流动频谱,以及彩色血流影像图。结果:358例中经超声检查确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者139例(血栓组),未发现任何血栓者219例(对照组),均诊断为周围性血栓;两组患者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显示,基于股、腘静脉管内直径、血流变情况,血栓组患者分别高于或弱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下肢静脉血栓敏感性,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著优于D-二聚体检测,临床检测准确率较好。结论:妇科肿瘤术后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够明显判断是否出现下肢静脉血栓者,还能判断血栓形成程度、阻塞波及范围情况,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应用弹力袜与应用间歇性空气加压治疗仪(intermittent pneumatic compression,IPC)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临床效果。方法:医院自2010年2月至2014年1月收治人工膝关节和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共241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2组。第1组使用小分子肝素联合应用弹力袜,第2组使用小分子肝素联合应用IPC。对两组患者术后分别作DVT评估。结果:第1组术后DVT 7例(5.8%),第2组术后DVT 6例(5.0%)。两组在预防术后DVT效果中均表现良好,且两组预防效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应用小分子肝素联合弹力袜与应用小分子肝素联合IPC预防DVT的效果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电针穴位电刺激治疗和对症护理对老年腹腔镜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择60岁及其以上124例住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按接受手术顺序随机分为Ⅰ组(穴位体表电刺激)和Ⅱ组(对照组)各62例。Ⅰ组患者于手术后以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行穴位体表电刺激,2次·d-1,每次刺激时间为25~30 min,连续治疗3 d;Ⅱ组患者不给予穴位体表电刺激。结果Ⅰ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1.6%),Ⅱ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0例(16.1%),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正确的穴位体表电刺激配合对症护理对预防老年腹腔镜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能显著降低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桃仁承气汤联合降纤酶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2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桃仁承气汤联合降纤酶治疗,给予对照组灯盏花素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1个疗程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5.7%,对照组总有效率76.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桃仁承气汤联合降纤酶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可以促使患者神经功能有效恢复,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间歇式充气压力治疗仪预防肿瘤终末期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 160例肿瘤终末期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80例,实验组应用间歇式充气压力治疗法+传统护理方法,对照组应用传统护理方法。30 d后,观察患者DVT发生率、血流动力学情况及病人自觉症状等指标,评估疗效。结果实验组DVT发生率、血流动力学情况及病人自觉症状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P0.05)。结论间歇式充气压力治疗仪可降低肿瘤终末期患者DVT发生率,是一种有效、操作简便、无副损伤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术前应用弹力绷带对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护理效果.方法将1 00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使用弹力绷带,比较两组术后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后,实验组2例发生DV...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联合盐酸丙卡特罗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方法:所选对象均为2013年2月至2014年12月到医院实施诊治的肺炎患儿100例,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儿予以常规治疗,实验组基于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盐酸氨溴索和盐酸丙卡特罗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经治疗,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4.0%,两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症状消失平均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基于常规治疗,联合应用盐酸氨溴索和盐酸丙卡特罗治疗小儿肺炎,可提高治疗效果,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和护理体会。方法:对病程〈1月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42例采用抗凝、溶栓和祛聚治疗。结果:42例中,基本痊愈26例,好转16例,其中病程〈7d的22例中,基本痊愈16例好转6例。结论:应用中、大剂量尿激溶栓治疗可有效溶解血栓,结合抗凝祛聚治疗可防止血栓的蔓延及复发。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对改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不良生活方式的效果.方法 将90例下肢DVT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实验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根据健康信念模式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而对照组则行常规健康教育.结果 教育前两组患者生活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经过健...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观察降纤酶联用血塞通粉针剂的不良反应,探讨临床注意联合用药的安全性。方法:入选急性脑梗死患者56例,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降纤酶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降纤酶合用血塞通粉针剂治疗。治疗中监测凝血功能。结果:降纤酶联合应用血塞通对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均有显著影响,且易引起出血不良反应。结论:降纤酶合用血塞通粉针剂有增加出血事件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神经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神经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资料,提出相应的术后预防措施。结果由于及时治疗和落实护理措施,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8例患者全部治愈,没有出现肺栓塞等并发症。结论积极治疗和及时落实护理措施,同时进行预防宣教,可有效地防止DVT的发生,减少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运用下肢深静脉血栓评估表对胰腺外科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危险因素、护士操作可行性及临床效果等方面评价,以表格的形式直观反映患者存在或潜在的危险因素,根据评估结果有效预测发生深静脉血栓的高危人群,对患者实施个性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疾病的预防及综合干预提供理论依据,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150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50例,采用胞二磷胆碱加血栓通作常规治疗;抗凝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抗凝组及对照组(P〈0.01或0.05);抗凝组和对照组间的疗效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低分子肝素钙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能明显的改善预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使用精油联合氧化锌治疗肠造口周围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肠造口皮炎患者72例随机被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肠造口常规护理,实验组应用精油及氧化锌软膏,对照组应用造口护肤粉及皮肤保护膜,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8.89%(32/36)、66.67%(24/36)(P0.05)。结论:精油联合氧化锌软膏治疗肠造口周围皮炎,具有见效迅速、刺激性小、取材便利、无不良反应、价格低廉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低分子量肝素对并发高凝状态的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2例确诊并发高凝状态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在给予激素、利尿、降脂、抗凝等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的双嘧达莫2~3 mg/(kg·d)治疗;实验组予双嘧达莫2~3 mg/(kg·d)治疗,并以低分子量肝素80~100 U/(kg·d)皮下注射。对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5 d的各项凝血指标和治疗后4周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儿实验前各项凝血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 d时实验组血浆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治疗4周后,实验组缓解率为93.8%,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结论应用低分子量肝素治疗并发高凝状态的儿童原发肾病综合征的近期疗效良好,能明显改善高凝状态,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下肢闭合骨折围术期并发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077例围术期行患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检查的下肢闭合骨折患者并发DVT(包括髂外脉血栓、股静脉血栓、腘静脉血栓、胫后静脉血栓、比目鱼肌静脉血栓)的情况。结果共发现DVT193例(占17.9%);术前发现171例(占88.6%),其中的126例(占73.7%)患者坚持手术治疗。DVT发生情况:(1)急性和亚急性血栓138例(占71.5%),血栓慢性期30例(占15.5%),混合期血栓25例(占13.0%);(2)DVT多部位同时存在152例(占78.8%),单发仅41例;(3)96.4%的急性和亚急性期血栓发生在髂外静脉至胫后、腓静脉上段水平,90.0%的血栓慢性期发生在小腿肌肉丛静脉;(4)82.4%的血栓致深静脉大部分或完全阻塞,17.6%的血栓致深静脉小部分阻塞;(5)患者年龄70岁以上60例占31.1%;(6)骨折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脑梗死和冠心病等共75例占39.0%;(7)多发骨折101例,单发骨折92例;(8)下肢骨折后7~14d发生DVT102例占52.8%。结论下肢闭合骨折围术期并发DVT较多见,尤以术前更多见;高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脑梗死等是下肢骨折术前并发DVT的易感因素;下肢骨折手术前应进行CDFI排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