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18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成长主题是文学界普遍关注的文学现象之一,早在五四时期就受到了以鲁迅和冰心为代表的文学界的关注,抗战爆发后社会的动荡使得这一主题又转化成对"反抗"的宣传,十七年文学中"成长"被打上了集体的烙印,80年代后,文学现象中的成长主题得以突破,作家的写作维度不断开拓,主体意识的建立,使得文学开始从身体发现和梦想追逐等方面关注个体成长,体现了作家对人性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全省分区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背景及现状评价,提出全省分区推进农业机械化的总体构想、政策分析与对策建议,以达到不同区域实现不同农业机械化程度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黄土高原生态治理效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建立黄土高原生态治理评价体系和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选取陕北各县多年观测资料,建立黄土高原生态综合治理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灰色聚类法和Topsis法对各县域生态治理效益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在陕北黄土高原生态治理过程中,坝地面积、治理度和单位面积投资是该地区生态治理评价体系的主要影响因子,在实际运行中应加以重视:各县域生态治理局势存在波折,但整体呈良性发展,并为良好治理措施的选择提供现实依据,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生态治理效益评价体系的建立以及这3种方法的结合运用为县域生态治理效益评价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有利于黄土高原生态治理局势的综合管理与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14.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使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效对接,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有效途径。本文针对当前农民合作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部分贫困地区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制约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如不加以有效解决,则无法实现农业持续增产、农民持续增收,要在农村早日实现全面小康也会成为空谈,本文就当前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6.
1 猪 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疾病主要有猪细小病毒病、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猪伪狂犬病、猪蓝耳病、猪瘟、猪钩端螺旋体病、猪弓形体病和布氏杆菌病等。因此,猪出现繁殖障碍,首先应进行鉴别诊断,然后再制定相应的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17.
小南瓜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据测定每100克鲜南瓜含淀粉10.2克,钙39毫克,铁1.1毫克,胡萝卜素3.2毫克.嫩瓜中含维生素C及葡萄糖较多.南瓜子含油率高达50%,可榨优质食用油,是适宜高血压病人食用的高级食用油,还含蛋白质、脲酶、维生素A、B等.南瓜食法很多,有"素火腿"之称.  相似文献   
18.
明确植物群落植硅体组合之间的差异,是进行区域古植被、古气候恢复工作的必要前提。对东北地区森林区和草原区内26个草本植物群落内的植物植硅体进行了分析,从组合类型和相同类型植硅体数量两个方面对森林区和草原区的草本植物群落植硅体进行了详尽对比。根据森林区与草原区草本植物植硅体的形态特征,进行定性分析,将植硅体类型分为15种,包括鞍型、齿型、帽型、哑铃型、棒型、毛发状、尖型、硅质突起、块状、扇型、边缘弯曲扁平状、硅化气孔、硅化导管、“表面硅质突起的球型”、“絮状长条型”植硅体;并从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两个角度对草本植物群落相同类型植硅体的数量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森林区与草原区可产生部分相同类型植硅体,但边缘弯曲扁平状等植硅体仅见于森林区,十字型植硅体仅见于草原区。此外,森林区与草原区相同类型植硅体的数量也存在差别。通过对26个群落的植硅体组合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硅化导管等植硅体的平均百分含量在森林区和草原区相差不多,但硅质突起和硅化组织的平均百分含量在森林区和草原区有显著差异,短细胞植硅体有极显著差异。通过对26个群落植硅体组合进行聚类分析,发现森林区和草原区各自内部的群落具有一定相似性,但两区彼此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性。根据Ic指数所指示的环境意义,森林区草本植物群落生境有较草原区草本植物群落更为寒冷的特征。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中还在森林区发现了与前人工作中描述不同的表面带有硅质突起的球型植硅体,还见到了尚未在文献中发现的“絮状长条型”植硅体。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旨在分离鉴定河南鸡群马立克病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MDV)流行毒株,了解当前MDV分子进化特征并为鸡马立克病(MD)的有效防控提供参考。根据MDV基因组设计了meq、gE、gI、gB、pp38以及132-bp重复序列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应用PCR扩增和DNA测序分析对河南焦作土鸡群8份MD疑似病例进行了确诊,并通过鸡胚成纤维细胞(CEF)盲传培养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分离鉴定了3个流行毒株,分别命名为HNJZ101、HNJZ102和HNJZ103。结果显示,3个MDV分离株均为血清1型(MDV-1)毒株,未发生禽网状内皮增生症病毒(REV)共感染,并且132-bp重复序列基因均为双拷贝。meq、gE和gI基因核苷酸序列比对分析发现,临床病例样本及3个MDV新分离株的meq基因与国内外温和毒或疫苗毒株的meq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仅为64.7%~78.8%,但与MDV强毒株的同源性高达98.9%~100.0%;gE和gI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均较高,分别为99.1%~99.9%和99.3%~100.0%。系统发生树分析结果表明,HNJZ101、HNJZ102和HNJZ103与绝大多数此前分离的河南毒株及国内MDV强毒株同处于一个大的进化分支。研究结果表明,3个分离株HNJZ101、HNJZ102和HNJZ103很可能是当前河南土鸡群中流行的致病性MDV-1毒株,其确切的致病型及导致免疫失败的原因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1猪 体表有水疱、痘疹的猪病主要有猪水疱性口炎、口蹄疫、猪水疱疹、猪水疱病等,遇这种情况一定要慎重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