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篇
林业   33篇
综合类   10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退耕还林(草)工程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孔凡斌 《林业科学》2007,43(1):95-101
回顾和分析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基础及研究进展,剖析退耕还林(草)工程主要经济政策、成本结构和补偿现状,指出当前补助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从补偿主体、补偿对象、补偿标准、补偿期限以及补偿资金筹措等几个方面探索建立我国退耕还林(草)生态补偿机制的可能途径;提出建立退耕还林(草)工程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的重要性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2.
西部地区非公有制生态林业与系统补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公有制生态林业是我国西部地区生态建设和保护的主要力量。非公有制林业不仅可以在商品林建设中发挥积极 ,在生态林业的建设和保护中同样也能发挥重要作用。要有效改善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现状 ,采取单一的经济补偿是不够的。需要采用系统补偿的思想拓展生态补偿机制的内容 ,从观念、政策、法律、经济、管理等多维角度建立补偿系统 ,实现西部地区非公有制生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3.
不同密度火炬松林生物量及其分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根据不同密度林分的资料,用"相对生长测定法"(Allometricmethod),对下蜀森林生态定位站9年生火炬松人工林的生物量进行了测定,比较了不同密度火炬松林分的生物量及其在各组分间的分配.结果表明,合理密植能够提高火炬松林的生物量,但过密的效果则适得其反;下蜀生态定位站9年生火炬松人工林现存量为49.28~78.79t/hm2,净生产力为15.57~25.58t·hm-2·a-1;生物量各组分的分配,干、枝、叶、根分别为42%,21%,12%和24%;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随年龄增加而增加,连年生长量一直大于平均生长量,林分处于速生阶段.  相似文献   
34.
可持续发展条件下林业法制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阐述了林业法制的含义,对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法制环境条件进行了分析,透析了我国林业立法,法律制度,执法以及法律监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之上,系统提出未来10a内林业可持续发展条件下法制林业的标志,对林业立法原则,立法重点,执法资源的重组以及行政法律监督体系的构建措施等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35.
苏南丘陵火炬松幼林生物生产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火炬松(Pinus taeda L.)原产美国东南部,分布范围广,多用途,是用材和纸浆的主要原料。它具有生长快,成材早,干形通直,出材率高,含脂量多等特点,对土壤要求不严,耐干燥瘠薄,喜酸性和微酸性土壤,但怕水湿,不耐盐碱。 火炬林原产地年降雨量1000mm以上,年平均温度11~12℃,绝  相似文献   
36.
马尾松开花结实特征及种子产量预测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标准枝法以及可见半面树冠法研究了马尾松开花时间、球花和果实在树冠的分布特征 ,采用球果切开法测定球果结籽数量。运用线性回归方法 ,建立马尾松树体性状、花、果与种子相互之间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 :(1)雌花芽在树冠中由上至下数量逐渐减少 ,雌花集中分布在第Ⅱ~Ⅳ年龄段 ;雄花呈相反分布 ,雄花主要分布在第Ⅷ~Ⅹ年龄段 ;(2 )幼果主要分布在第Ⅲ~Ⅵ年龄段 ,成熟球果 (以下简称成果 )主要分布在第Ⅳ~Ⅶ年龄段 ;(3)树木胸径与开花强度及单株结实量之间呈强正相关 ,马尾松平均胸径 15 0cm、开花强度 0 4以上的林分结实能力强 ;(4)基本预测模型拟合以一元一次线性回归精度及相关系数最大 ,预测效果最好 ;(5 )可见半面树冠法的预测效果较好 ,生产可操作性强 ,为最佳预测方法 ;(6 )幼果和成果的预测模型可以满足中短期预测的需要 ,基于雌花因子预测可以提前 19个月估测成果结实量  相似文献   
37.
基于Porter理论的中国林业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孔凡斌 《林业科学》2006,42(9):106-113
基于Porter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结合林业产业存在的问题,从生产要素,需求状况,关联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等4个方面定性评价中国林业产业的竞争环境条件,从主要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国际贸易数量、国际贸易价值、国际贸易价格、产业和企业利润水平以及劳动力效率等5个方面定量评价中国主要林产工业品国际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38.
简要阐述国外和我国公共政策评价内容、特点和实践情况,论述林业政策评价在我国的进展以及林权制度改革政策绩效评价的必要性.以江西省2 484个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以农户收入增长为主要指标,评价林权制度改革后农民林业收入增长数量、增长速率以及增长机理;以典型县调查资料为依据,分析林权制度改革后农民林业收入增长的经济实质、持续增长的限制性,以及农民短期趋利性和森林经营的长期性之间的矛盾和由此引起的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和规模化经营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9.
【目的】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户林业社会化服务需求的影响,为深化农村农业经营制度改革、完整我国农业基本经营制度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江西、河南、四川、浙江、福建、湖南、广西和贵州8省(区)1407户农户调查数据,以生产环节为例,利用双变量Probit模型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户林业社会化服务需求的影响及其影响差异。【结果】劳动力转移程度对农户林业社会化服务需求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对林业良种和栽培技术服务及林业病虫害等"三防"技术服务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103和-0.124,户主转移和转移性别差异显著影响农户社会化服务需求和可获性;收费服务引导林业社会化服务朝市场化方向发展,加入林业合作社能较好同步匹配农户社会化服务需求与可获性之间的关系;农户人口数和区位条件对农户林业生产环节社会化服务需求和可获性存在反向的显著影响。【结论】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本转移完毕,进一步转移的数量正在降低农户林业生产环节社会化服务需求,降低农户对林业经营的依存度,影响农户林业生产,不利于提升林地经营效率,也将使林地经营面临再次被粗放化的风险。应进一步健全林业专业合作社制度,加快林业服务的专业化、规模化步伐,以克服单个家庭劳动力转移后所带来的林业生产劳动力供给不足问题,提高林业社会化服务的服务效率和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40.
【目的】通过对全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地区浙江省丽水市森林生态资本经济转换效率的研究,明确森林生态资本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效率机制,为完善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动森林生态资本富集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构建森林生态资本投入产出指标体系,运用超效率SBM-Malmquist模型、最小二乘法(OLS)模型、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以及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TWR)等方法,借助Stata和ArcGIS软件,分析2011—2019年期间浙江省丽水市森林生态资本经济转换及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效率、变化特征、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特征。【结果】森林生态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有积极影响,即在保持劳动力、物质资本和林地面积等因素不变的条件下,森林生态资本每提高1%,经济增长的边际效率提高0.076%,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积极作用。总体上来看,遂昌县、庆元县和龙泉市的地区开放度对森林生态资本经济转换效率产生显著性正向影响,但两者在其他地区有着负相关关系;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对大部分地区森林生态资本经济转换效率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景宁县和龙泉市的产业结构对森林生态资本经济转换效率产生显著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