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9篇
林业   38篇
农学   27篇
基础科学   32篇
  19篇
综合类   265篇
农作物   24篇
水产渔业   54篇
畜牧兽医   151篇
园艺   93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01.
以茼蒿为试材,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氮、磷、钾肥配比对茼蒿产量与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氮肥的增产效应最好,增产达167%;磷肥增产91.7%;钾肥增产88.5%。氮肥对茼蒿硝酸盐含量的削减效应最强,削减率达23.4%;磷肥削减7.1%;钾肥削减0.4%。采用二次多项式回归方法对试验产量和硝酸盐含量分别进行肥料效应回归模型模拟,得出回归模型为氮、磷、钾三元二次多项式,由此综合茼蒿产量、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得到推荐施肥量。  相似文献   
702.
近年来,我国森林资源流转行为发生数量逐渐增多,与此同时,在相关法律框架方面也暴露出很多不足,影响林权流转的有序进行。对此,本文首先对当前我国林权流转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相应法律对策,以期保障林权流转的顺利进行,维护经营者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703.
为调查我国部分地区规模化养鸡场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新型变异株流行现状,参考IBDV VP2蛋白高变区序列设计Taqman-MGB探针和引物,建立IBDV快速检测方法,利用其检测来自河北邯郸、江西宜春、重庆7家大型育雏场送检法氏囊病料,并对阳性病料进行病毒分离、测序和进化分析。成功建立了一种兼顾IBDV鉴定和测序分型的荧光定量PCR方法,该方法在101~108拷贝/μL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63),扩增效率良好(扩增效率为109%),对其他常见病毒无扩增,最低检测限为1.25×101拷贝/μL;利用该方法检测邯郸地区4家育雏场送检样品均为阳性,测序均为IBDV新型变异株,采用鸡胚自阳性样品中分离到3株IBDV(T2021与T2022、J2021);对分离株A节段测序发现,3株IBDV分离株均属国内新型变异株,与国内新型变异株SHG19氨基酸同源性为100%,核苷酸同源性为98.0%~98.6%,T2021与T2022、J2021分属两个进化分支。建立了一种IBDV快速检测方法,发现IBDV国内...  相似文献   
704.
为探究乡村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以山东省青州市花卉产业为例,采用查阅文献、实地走访、调查问卷、个人访谈等方式,分析其现阶段的发展模式,发现存在产业链不够完整、产品同质化严重、技术研发实力不强、品牌创新意识不够等问题,结合青州市实际发展情况,提出了坚持市场导向和政府引导、坚持适度规模与提质增效、坚持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等发展措施,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只有坚持党建引领,才能推动乡村产业的振兴,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705.
以取代苯甲酸为起始原料,与氨基硫脲、三氯氧磷及取代苯甲酰氯进行缩合,制备了33个2-取代苯基-5-取代苯甲酰胺基-1,3,4-噻二唑 E 1 ~E 33 。采用核磁共振氢谱 (1H NMR) 和高分辨质谱 (HRMS) 等对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确证及表征。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目标化合物对根霉Rhizopus nigricans、青霉Penicillium glaucum、灰霉Botrytis cinerea、交链孢霉Alternaria brassicae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的体外抑菌活性。针对黑曲霉的抑制活性,分别利用CoMFA和CoMSIA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初步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3D-QSAR) 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化合物表现出良好的抑菌活性,在50 μg/mL下,化合物 E 1 、 E 2 和 E 29 对供试真菌的抑制率均达到80%以上,与对照药剂百菌清和多菌灵的抑菌效果相当。综合两种模型的结果,发现静电场的贡献值高于其他势场,且当苯环a的4位引入供电子基、苯环a的2位和6位以及苯环b上引入吸电子基时,有利于化合物抑菌活性的提高,可为进一步指导设计合成此类高活性化合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06.
为了提高辽北地区土壤肥力水平,提高氮肥利用效率,通过田间试验方法,设置不施氮肥对照(T1)、牛粪+不施氮肥(T2)、秸秆还田+不施氮肥(T3)、常规氮肥(T4)、牛粪+常规氮肥(T5)、牛粪+减氮15%(T6)、秸秆还田+常规氮肥(T7)、秸秆还田+减氮15%(T8)共8个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土壤有机质、全氮、氮肥利用效率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秸秆和牛粪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与T4相比,T5、T6、T7和T8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提高46.43%、39.88%、12.68%和11.07%,全氮含量显著提高2135%、17.57%、15.68%和12.79%。T5和T7处理的玉米籽粒产量分别较T4处理显著提高6.07%和3.15%,T6和T8处理与T4处理的籽粒产量间不存在显著差异。T5、T6和T8处理的氮肥表观利用率分别较T4处理显著增加7.09%、12.94%和6.94%;T6和T8处理的氮肥偏生产力较T4处理分别显著提高19.03%和17.24%。综上,施用玉米秸秆和牛粪可以增加土壤肥力,提高氮肥利用率,进而提高产量,而且减氮处理未能降低土壤肥力及籽粒产量。综合来看,T5、T6处理的效果最佳。研究结果可为辽北地区合理土壤培肥及氮肥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07.
以两个玉米品种良玉99和美联178为材料,开展连续两年田间实验,在辽宁省中部平原地区研究不同施氮量(0~300 kg/hm~2)对玉米产量和氮利用率的影响及氮效率基因型差异。结果表明,玉米氮效率存在显著的品种间差异。施氮量与玉米产量呈"直线+平台"的函数关系。两年平均,良玉99的最高产量(12 241 kg/hm~2)高于美联178(10530 kg/hm~2),达到最高产量的施氮量(160 kg/hm~2)低于美联178(201 kg/hm~2)。利用氮高效品种可在较低氮肥投入条件下获得较高产量,显著提高氮素利用效率。在该地区玉米产量水平下,最佳玉米施氮量为148~211 kg/hm~2。  相似文献   
708.
为探究儿茶素对高脂饮食小鼠减肥作用及肠道菌群的影响,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儿茶素组(0.06%儿茶素+高脂饲料),各组连续喂养28周,记录小鼠体质量和摄食量,计算肝脏系数、体脂比和Lee’s指数,检测血脂指标,并采用HE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病理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小鼠肠道菌群的相对表达量。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体质量、肝脏系数、体脂比和Lee’s指数明显增加,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儿茶素组小鼠体质量、肝脏系数及Lee’s指数明显降低,血脂指标TG和LDL-C水平明显降低、HDL-C水平显著增加(P<0.05)。肝组织病理结果显示,儿茶素组小鼠与模型组相比能明显改善肝组织病变程度,减少肝损伤;肠道菌群结果显示,儿茶素组小鼠拟杆菌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研究结果表明,儿茶素可显著减少小鼠摄食量、降低体质量、调节血脂水平、改善肝组织病变和肠道菌群紊乱,对于高脂饮食小鼠具有较好的减肥作用。  相似文献   
709.
筛选适宜于延安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谷子品种,试验以引进的14个谷子品种为材料,本地主栽品种长生07为对照,对不同品种农艺性状、抗病性及产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承12-1024和长生13共2个品种综合表现优良,适宜在延安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10.
不同氮钾用量对番茄生长和叶片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番茄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施肥量对番茄生长发育、SPAD值、过氧化物酶活性、根系活力以及叶片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施用N 0.2 g/kg土、K2O 0.22 g/kg土相比,施用N 0.8 g/kg土、K2O0.88 g/kg土时,植株高度在花期和果实膨大期分别降低了7.66%和9.84%,茎粗分别下降了4.58%和17.05%;SPAD值在果实膨大期,施肥量达到N 2.0 g/kg土、K2O 2.2 g/kg土时明显下降;叶片中POD的活性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强;丙二醛(MDA)含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根系活力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下降,施肥量达到N 0.8 g/kg土、K2O 0.88 g/kg土时活力明显下降。在施肥量达到N 1.6 g/kg土、K2O 1.76 g/kg土时,叶绿体基粒片层不明显,基质片层模糊,有较多的嗜锇颗粒。线粒体内部出现空洞,嵴结构变得模糊,质壁分离明显。综合看来,施肥量达到N0.8 g/kg土、K2O 0.88 g/kg土时植株能正常生长,超过N 1.6 g/kg土、K2O 1.76 g/kg土时植株生长出现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