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6篇
基础科学   4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产纤维素酶细菌的筛选及酶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40,自引:3,他引:40  
以腐烂的废纸浆为原料,经反复筛选及刚果红染色鉴定,获得一株高活力纤维素酶生产细菌。该菌形态杆状,可产芽孢,适宜在pH值为9.0-10.0、35-37℃条件下生长。摇瓶产酶试验结果表明:该菌的发酵液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都可测得较高的纤维素酶活力,其CMC酶活力分别可达69.4U/mL(pH值为6.7和53.6U/mL(pH值9.5)。酶反应的适宜温度为50℃,适宜中性至碱性,Ca^ 2和Mn^+2对酶反应有促进作用,Pb^ 2和Hg^ 2对酶反应有抑制作用。这种酶制剂在棉织品的水选整理及洗涤剂工业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2.
酶法提取葛根渣中异黄酮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葛粉提取后形成的葛根渣含有活性成分异黄酮,将葛根渣的酶法预处理与乙醇抽提工艺相结合,可使异黄酮的提取率明显提高。以10 g葛根渣为原料,当纤维素酶用量为10 FPIU(以每克葛根渣计,下同),处理12 h后,总异黄酮得率可增至1.14%,为常规醇提法的1.36倍;在木聚糖酶用量为300 IU的条件下,处理6 h后,总异黄酮得率1.28%,为常规醇提法的1.52倍。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之间存在着协同作用:每克葛根渣采用300 IU的木聚糖酶和7.5 FPIU的纤维素酶协同处理6 h后,总异黄酮得率可达1.38%,为常规醇提法的1.64倍。  相似文献   
23.
葛根渣固态发酵产异黄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粉提取工艺中形成的废弃物葛根渣含有一定量的异黄酮。以葛根渣为主要原料,通过黑曲霉菌株的固态发酵,利用微生物产生的木聚糖酶和内切-β-葡聚糖酶(CMC酶)破坏细胞壁的纤维结构,促进异黄酮的溶出。优化后的固态发酵培养基由70%葛根渣和30%麸皮组成,含水量70%。在30℃下发酵120h,总异黄酮提取得率为常规醇提法的1.82倍。HPLC图谱显示:固态发酵后大豆苷元的含量下降,而糖苷型异黄酮的含量明显增加,其中葛根素含量为每克葛根渣含3.97mg,比常规醇提法提高了70%。  相似文献   
24.
分批添加可溶性淀粉水解液可促进固定化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 RutC30)细胞合成纤维素酶。不同分批添料量对固定化细胞产酶有着明显的影响,当日添加量为0.3%(还原糖)时,滤纸酶活力(FPA)和纤维二糖酶(CB)活力分别可达3.12IU/mL和0.43IU/mL。产酶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固定化细胞总量在产酶过程中保持着动态平衡。pH值开始稳定,以后逐步上升。FPA、CB活力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与pH值密切相关,当pH值上升时,它们均明显提高;而当pH值接近7时,则急剧下降。固定化细胞以淀粉水解液为碳源合成的纤维素酶,对玉米秸秆具有明显的降解作用,当每克底物的酶用量为20个滤纸酶活力国际单位(FPIU)时,酶解得率达86.2%,显示了很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5.
26.
植物纤维原料酶法水解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研究了底物性质、底物浓度、纤维素酶的用量及酶系组成等因子对植物纤维原料酶解效率的影响作用,从而为进一步优化可再生纤维素资源的酶法糖化工艺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7.
71厘米以上的电视机称为大屏幕彩电。它分为直射式(显像管式)和投射式,投射式又分为前投、背投式两种。选购时应注意以下特点及功能: 一、解像度(即分辨率)高。线数达到800条,比普通电视高一倍,画面有极高的清晰度。运用超平面、超薄、防静电、黑色、锂质加膜不反光显像管(屏幕),达到高亮度和高对比度,使层次更分明,采用梳型滤波器,分别处理广播讯号中的色调、亮度,使色调更纯,画面更细腻,并消除了串色等现象。VM功能使画面的光暗区域边缘平滑过度,令线条清晰自  相似文献   
28.
碱性纤维素酶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芽孢杆菌Bacillus sp.AC-2作为碱性纤维素酶的生产菌株,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适宜的种子茵龄为24h;适于产酶的培养温度为37℃,培养基初始pH值10.5;在碳源和氮源分别为1%的淀粉和2%的豆饼粉时,碱性纤维素酶活力可达到76.04U/mL。该酶反应的最适温度为60℃;酶液在70℃以下、pH值6.0~10.0范围内稳定。该酶制剂在棉织物洗涤和纸浆脱墨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9.
基因重组酵母发酵木糖产酒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一株基因重组酵母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厌氧条件下pH值、底物浓度、接种量、乙酸质量分数和葡萄糖添加量等关键因子对木糖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重组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ZU-10有较强的发酵木糖产乙醇的能力,在80g/L(相对木糖)、初始pH值5.5、接种量1.2g/L(细胞干质量,相对培养液)、30℃下发酵72h,发酵液中乙醇质量浓度达到28.9g/L。发酵液中的乙酸质量分数低于0.05%时对发酵木糖影响不大。添加适量的葡萄糖可促进木糖发酵,在30g/L木糖培养液中添加40g/L葡萄糖,36h内木糖利用率从79.0%增加到85.7%。  相似文献   
30.
Klebsiella oxytoca发酵木糖生产2,3-丁二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一株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oxytoca ZU-03)发酵木糖生产2,3-丁二醇,并对主要发酵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木糖质量浓度 90 g/L、玉米浆质量浓度 6 g/L、接种量 10 %(体积分数)、初始pH值5.5、 30 ℃的条件下发酵 96 h,木糖利用率为 89 %, 2,3-丁二醇的质量浓度为 36.22 g/L,得率为 0.45 g/g,达到了理论值的 90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