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13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4篇
  8篇
综合类   51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81.
建立伊维菌素注射液中伊维菌素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伊维菌素的含量,测定波长为245 nm,参比波长为270 nm。结果表明,伊维菌素在1~1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3),平均回收率为102.96%,RSD为4.19%(n=6)。该方法简便,结果准确可靠,适合伊维菌素注射液中伊维菌素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82.
为探究嗜水气单胞菌双组分系统的调控功能,通过同源重组法敲除嗜水气单胞菌双组分基因envZ/ompR,检测各菌株在不同盐浓度胁迫条件下的生长情况,采用结晶紫染色法比较各菌株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通过全血共培养试验评估各菌株抵御鱼血杀伤的能力;比较不同菌株感染斑马鱼的半数致死量(LD50),通过草鱼组织载菌量评判各菌株的侵袭能力,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各脏器的促炎因子的转录水平。结果显示,在不同盐度条件下嗜水气单胞菌双基因缺失株ΔenvZ/ompR的生长没有显著差异,而其下游基因ompF和ompC的转录水平显著受到影响;ΔenvZ/ompR株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以及抗鱼全血杀伤能力相较野生型都显著下降。ΔenvZ/ompR的斑马鱼刮伤感染LD50较野生型增长了4.8倍,致病力减弱,在草鱼腹腔感染中其全身扩散能力也较野生株显著减弱,并且ΔenvZ/ompR感染组草鱼脾脏、肝脏和肾脏中促炎因子TNF-α和IL-6的转录水平相对于野生株感染组均显著降低。上述结果表明嗜水气单胞菌双组分系统EnvZ/OmpR参与响应渗透胁迫,参与调控生物被膜形成,且在致病过程尤其是在宿主体内系统扩散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寻蒙古黄芪内生菌的促生功能,挖掘优异微生物资源。【方法】采用前期从蒙古黄芪品系甘芪 1 号根中分离纯化的 20 株内生细菌菌株(B1~B20,GenBank 序列收录号 OM938262~OM938281)为研究对象,以纯培养液为对照(CK),利用 Salkowski 显色法对产吲哚乙酸 (IAA)功能菌株鉴定,然后对优异菌株的培养条件进一步进行优化研究。【结果】甘芪 1 号根可培养内生细菌菌株,有 12 株菌株较 CK 有明显 Salkowski 显色反应,测量各菌株产 IAA 浓度依次为 B16>B18 >B10>B20>B8>B13>B11>B3>B4>B6>B1>B17,产 IAA 浓度范围为 2. 74~26. 48 mg/L,平均 10. 10 mg/L,其中 B16 高稳产 IAA(GenBank OM938262),平均产 IAA 浓度高达 26. 48 mg/L,极显著高于其他菌株产 IAA 的水平。培养条件优化显示,B16 菌株培养最适温度为 15~25 ℃,在浓度为 0. 1%~7% 的 NaCl培养基均能正常生长,最适 NaCl浓度为 1%,最适 pH 为 7. 0,最适碳、氮源分别为酵母提取物和蛋白胨 。 培养条件优化后 B16 增殖及 IAA 产能较优化前分别极显著提高 28. 6% 和 53. 5%。【结论】蒙古黄芪根内生细菌中产 IAA 菌株比例较高,是优异豆科药用植物微生物资源宝库, 且筛选到一株高稳产 IAA 菌株 B16,经过培养条件优化可达到 40. 658 mg/L,是有较大的生态调控利用潜力的菌株。  相似文献   
84.
以玉米秸秆还田为研究对象,在宁夏同心县河西镇农场村进行了持续4年的秸秆还田试验,研究不同秸秆还田量对土壤理化性状和玉米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宁夏耕地地力培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可有效降低土壤容质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对碱解氮的提高也有一定的帮助,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随着土层深度的加深而减弱;对土壤容质量和有机质的影响随着还田量的增加效果更为明显,但全氮和碱解氮与还田量关系不大;玉米累积产量随着还田量的增加而提高。当秸秆还田量达到600 kg/667 m~2时土壤容质量显著降低,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含量也较高,玉米籽粒累积产量最高;当秸秆还田量达到800 kg/667 m~2时对土壤理化性质及玉米产量的影响与600 kg/667 m~2差异不大,因此,综合本研究结果及宁夏干旱地区玉米秸秆生物量,宁夏干旱地区玉米秸秆还田量以600 kg/667 m~2为宜。  相似文献   
85.
3种叶面肥对党参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明确市售化控叶面肥对党参成药期地上部的影响,选用膨根宝(G)、党参奇肥(Q)和甲哌鎓(M)叶面肥,以清水为对照(CK),在党参始花期开始每隔15 d喷施1次,共喷施3次,研究叶面肥对党参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叶面肥均可抑制党参地上部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抑制效应因叶面肥种类和党参生长发育阶段的不同而异。与CK相比较,叶面肥对党参植株的矮化效应大小依次为G>Q>M,喷施G和Q使党参株高分别显著降低4.3 cm和4.0 cm,藤长分别极显著缩短43.1 cm、30.3 cm,节间长分别缩短5.33 mm和9.98 mm,盛花期花蕾数分别极显著减少51枚和57枚,单果产种量分别极显著减少  79.8%和79.0%。G、Q和M均显著提高了党参叶绿素含量,较CK分别提高23.0%、15.8%和  19.2%。G和Q较CK日均净光合速率分别显著提高15.4%和19.8%,M对党参地上部抑制作用较小,对光合促进效应也较弱。叶面肥对党参增产效应依次为Q>G>M,喷施G和Q使党参鲜产量分别提高  36.3%和23.2%,浸出物和炔苷含量降低,灰分含量升高,M对党参的增产效应不显著。说明叶面肥对党参生长发育的抑促效应明显,使党参植株矮化,繁殖系数降低,光合特性改善,根部产量提高,但降低了药材品质,具有植物生长调节剂类似的效应,为了确保中药材品质及生产源头安全性,不提倡在中药材生产上施用,建议通过选育株型优异的新品种和生态有机栽培调控途径提高党参栽培成效。  相似文献   
86.
[目的]研究不同温度处理对杂交狼尾草及其母本美洲狼尾草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以杂交狼尾草(Tift23A×N51)F1及美洲狼尾草不育系(Tift23A)种子为试验材料进行种子发芽试验,记录每天的发芽数,计算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测定可溶性糖含量。[结果]结果表明,杂交狼尾草在25和30℃表现出较高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母本美洲狼尾草在25、30及35℃均表现较强的发芽状况,以30℃为最佳。母本对高温(40℃)亦有良好的发芽表现,而杂交种在较低温度(15℃)的发芽表现要好于母本。可溶性糖含量随着幼芽增长而增加。[结论]杂交种具有一定的抗寒能力,而母本种子具有较强的抗高温能力。  相似文献   
87.
闫世平  周洋  庄柯 《绿色科技》2013,(5):295-297
结合国内某电厂脱硫系统中气-气换热器的运行现状和气-气换热器的本体特征,分析了GGH堵塞的原因,包括烟气挟带浆液、烟尘含量过高、设计不合理、吹扫或冲洗不正常等。通过研究GGH堵塞原因,结合GGH运行实际情况提出了GGH调整方案和运行控制优化方案,为提高GGH可靠性和稳定性,确保脱硫系统长期稳定运行提供指导信息。  相似文献   
88.
为了解2款口蹄疫疫苗免疫效果的差别,采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测定疫苗抗原含量,并采用ELISA方法对猪群免疫前后进行相应抗体检测。结果表明,疫苗X的抗原含量显著高于疫苗Y。免疫疫苗X的母猪群,抗体阳性率及离散度变化均优于疫苗Y;仔猪免疫疫苗X后,抗体的阳性率快速升高并达到较高的效价,但是仔猪免疫疫苗Y后,抗体的阳性率出现明显下降。说明口蹄疫疫苗免疫效果与抗原含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9.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教学不仅是大学教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该文结合创新性实验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高等教育改革必须突破传统的教学结构,采用主导—主体教学结构进行创新性实验教学,并对具体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探究和实践,以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培养出具有高度创新能力的21世纪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90.
西瓜套种油葵是指在西瓜生长中后期套种油葵,使油葵在苗期与西瓜共生,西瓜采收后,油葵还有充分单独生长的时间.这种种植方式提高了复种指数,非常适宜一茬制有效积温过剩、两茬制积温又不足的地区,是宁夏中南部扬黄灌区提高复种指数,发展节水农业,带动农民增收的一条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