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36篇
基础科学   2篇
  13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楠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在其整个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除幼林初期可以种子繁殖和分蘖芽繁殖外,主要靠地下茎节间生长环细胞分裂分化而繁殖。由于楠竹为单轴散生竹种,竹鞭在竹林生长繁殖上起着主导的作用,所以竹鞭对竹林的生物演替,经济产量,栽培措施……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2.
楠竹为单轴散生的多年生禾本科植物。地下茎具有强大的繁殖能力,营养体的迭替十分迅速,故在幼林郁闭期间,立竹自然稀疏既迅速又明显。因此在生产实践上,研究幼林的合理密度及调制措施,是竹林丰产迫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3.
小母竹造林,在生产中现已普遍推广,但在造林密度上还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主张稀植,即每亩造林6~10株(丛),(造林后一般8~10年达到郁闭和成材),其理由是可以节省母竹,减少造林投资.并认为幼林时期,立竹细小密集会影响竹林生长.二是主张以成林时间来确定造林密度,即每亩造林15~25株(丛),造林后一般4~5年郁闭成林,理由是可以提前成林,减少抚育投资,增加间伐收入.二者以何为宜?笔者认为后者优于前者,主要根据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54.
炉气间接加热调湿型木材干燥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炉气间接加热调湿型木材干燥窑的主体结构和一般端风机型强制循环干燥窑相同,特点是:采用一种新型炉气换热装置和特殊的蒸汽发生结构,干燥热效率高,干燥介质调湿灵便,实践证明可以干燥不同规格的各种木材。由于干燥窑结构紧凑合理,造价较低,质量保证,特别适用于没有锅炉供热的中小型木材加工企业使用。  相似文献   
55.
仔猪腹泻源大肠杆菌耐药性调查及耐药基因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泰州地区分离的仔猪腹泻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及其携带的相关耐药基因情况进行检测,为养殖场今后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分离的49株大肠杆菌进行8种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采用PCR方法对多黏菌素耐药基因mcr-1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耐药基因blaCTX-M、blaSHV和blaTEM进行检测。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大肠杆菌对氯霉素、氟苯尼考、氨苄西林、四环素、庆大霉素和恩诺沙星等的耐药率分别达到100%、97.96%、95.92%、89.80%、59.18%和51.02%;而对多黏菌素E和头孢噻呋的耐药率也达到44.90%和32.65%。进一步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ESBL耐药基因中blaCTX-M的检出率最高,达到12.24%(6/49);其次为blaSHV,8.16%(4/49);有一株大肠杆菌携带blaTEM基因。其中一株同时携带blaCTX-M和blaSHV。多黏菌素耐药基因mcr-1的检出率达到30.61%(15/49),其中4株同时携带blaCTX-M基因。泰州地区分离大肠杆菌耐药情况和多重耐药现象较为严重,多黏菌素耐药基因mcr-1及ESBL耐药基因blaCTX-M、blaSHV和blaTEM的广泛分布表明这些耐药基因存在快速传播的风险。因此,有必要加强猪场细菌耐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56.
浅谈编制县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综合规划中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阐述在编制县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综合规划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按照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原则,保证规划中各项指标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57.
为了建立一种快速、准确检测非洲猪瘟病毒(ASFV)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方法,试验以原核表达的ASFV PET-30A-P72蛋白作为抗原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血清,以ASFV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2D3接种至Balb/c小鼠腹腔内制备腹水,采用间接ELISA法分别测定其效价。经protein G抗体纯化柱纯化后获得ASFV的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并分别测定其浓度。选择出最适p H值及最适蛋白用量后,制备胶体金标记的ASFV单克隆抗体。以硝酸纤维素(NC)膜上分别包被的ASFV多克隆抗体和SPA作为检测线和质控线,制备用于检测ASFV的胶体金免疫试纸条。以两种原核表达的ASFV P72蛋白作为抗原对该检测试纸条的特异性、敏感性及稳定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制备的ASFV多克隆抗体和单克隆抗体的效价较高,分别为1∶51 200和1∶160 000,经纯化后其浓度分别为1.2 mg/m L和1.0 mg/m L;制备胶体金标记的ASFV单克隆抗体所需的最适p H值为8.5,最适标记蛋白用量是48μL;该试纸条可在5~10 min内准确检测出两种抗原,对两种抗原的最低识别量分别为15 ng和21 ng,经测试该试纸条的特异性、敏感性、稳定性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58.
为在鸡蛋清中表达人溶菌酶(hLYZ),将含有hLYZ输卵管特异表达盒的重组禽腺联病毒以每只鸡2×10~(11)经翅静脉注射正常产蛋母鸡,收集蛋清对重组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RT-PCR结果显示,hLYZ只在输卵管部位表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重组蛋白大小正确,抑菌活性表明注射重组病毒后的蛋清的抑菌活性明显优于正常蛋清的。动态表达水平检测结果显示,注射病毒后第1周即可以检测到重组hLYZ的表达,第5周时表达量最高,达68.3μg/mL,表达时间持续3个月之久。以上结果表明,重组禽腺联病毒能介导人溶菌酶在蛋清中的高效、长时表达,为人溶菌酶的开发应用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59.
楠竹(毛竹)栽培,在我国已有一干多年的历史.过去主要是采用移竹繁殖.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我国开始楠竹种子育苗和造林实验研究工作.试验证明:楠竹种子育苗造林,成活率高,成本低,成林快,为大面积营造人工林提供了新的途径[1].到七十年代末期,我国已大量开展了楠竹育苗造林工作,如广西、四川、河南等地已有大面积人工幼林.楠竹人工幼林的发育过程,包括幼林的生长,分化,适应环境和占领空间等几个阶段的演变.深入研究人工幼林演变的规律和特点,对控制竹林生长发育和制订营林技术措施,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有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0.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合成有机物、贮存太阳能,同化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的过程.植物的生物总产量,都是光合作用的直接和间接产物,所以光合作用的强弱,与竹林产量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既然光合作用在积累产量上起着重大的作用,所以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是提高竹林产量的重要保证.然而光合作用在复杂的自然环境中进行,必然受到生物和生态条件的影响,为了弄清它们的相互关系,以便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创造适合竹林旺盛进行光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