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49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3篇
  5篇
综合类   3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1.
间接ELISA检测牛分枝杆菌抗体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现行牛结核病检疫方法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TST)的不足,本研究选用牛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MPB83、MPB70及CFP10与ESAT-6融合蛋白(CFP10-ESAT-6)分别建立了检测牛分枝杆菌特异抗体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上述3种抗原中一种以上抗原的特异性抗体为阳性时,即可判断为结核检测阳性。以TST为标准,判断ELISA方法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结果证明,ELISA方法具有较好的敏感性(71.4%)。对ELISA检测为强阳性的奶牛进行细菌分离,并对5头结核菌分离阳性奶牛进行TST检测,结果有3头为TST阳性,2头可疑,显示出ELISA方法对严重感染牛的检测较TST具有更高的敏感性。由于TST与ELISA分别以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为基础,两种检测方法结合应用可进一步提高牛结核病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32.
国内外小叶杨研究进展分析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科技文献是学科发展的重要指标。研究国内外的小叶杨科技文献是开展小叶杨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是借助国际CAB林业文摘 (1939~ 1999年 )和中国科技文献目录 (1950~ 1999年 )对国内外有关小叶杨的科技文献进行查新、检索和分类 ,研究小叶杨科技文献在时间分布、国家分布和学科分布动态 ,了解研究广度、深度和现状 ,寻找可借鉴的研究方法 ,为当前和今后开展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3.
<正> 英语中有些习语,看上去很相似,但使用不同的冠词或用不同冠词,其意义则存在着差别甚至大不相同。有时一个小小的冠词之差,可使句意大相径庭。这类语言现象往往为初学英语者所忽视。笔者在教学和阅读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就此请教于读者。  相似文献   
34.
三北防护林杨树天牛的危害与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三北地区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glabripennis)和黄斑星天牛(A.nobilis)的分布与危害,总结和分析了防治杨树天牛危害的基本措施,阐述任何单一的防治方法、断断续续的防治、不彻底的防治、不成规模的局部防治和忽视检疫重治轻防都不能有效地控制天牛的蔓延和危害。强调了加强检疫和预测预报这项基本预防监控措施的重要性,提出了推广天牛非寄主树种和抗逆性强的树种,营造混交林,培育速生健康的防护林,增强抗性,减轻天牛危害,实行短轮伐期经营躲避天牛危害,推广天牛非寄主树种和抗逆性强树种营造混交林,在主栽树种林分中配置5%~10%的天牛喜食树种为诱集天牛集中危害的诱饵木等等以营林措施为主的抵御和躲避措施,以及加强联防联治,实行物理、化学、生物防治和人工捉、砸、铲、刮、掏虫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这是全面控制杨树天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5.
吕文 《中国林业》1997,(9):32-33
小沙棘大产业文/吕文沙棘在我国分布广泛,种类繁多,而且开发利用早。由于它的应用价值大、生态防护功能强、经济效益高、开发潜力大,已成为我国广大老、少、边、穷地区人民群众整治国土、改善生态环境、治贫致富很有希望的支柱产业,也成为我国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  相似文献   
36.
5年引种试验表明,黑龙江优良李子品种绥李3号在银川具有适应性强、丰产、果质优良、抗病虫等优势。引种当年便可开花,第2年的投入产出比为1:2.08,5年投入产出比平均为1:4.3,在西北引种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7.
运用静态箱/红外气体分析仪法(static chamber/IRGA),研究了太湖流域茶园、油菜地、小麦地和撂荒地4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春季蒸散速率的变化特征,分别对3-5月不同生育期以及6:00-15:00不同时段4种土地利用类型蒸散速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太湖流域春季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蒸散速率总体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但茶园修剪后蒸散速率大幅下降(36.73%),油菜地在始花期亦突现一峰值〔2.14mmol/(m2·s)〕;4种土地利用类型蒸散速率的日变化呈以12:00-15:00为峰值的单峰曲线,但茶园修剪后蒸散速率的日变化平缓,油菜地和小麦地蒸散速率的日变化幅逐渐增大。4种土地利用类型3-5月蒸散速率日均值从大到小依次为:茶园〔2.24mmol/(m2·s)〕 > 油菜地〔1.48mmol/(m2·s)〕 > 小麦地〔1.28mmol/(m2·s)〕 > 撂荒地〔1.16mmol/(m2·s)〕;3月下旬12:00-15:00,以及4月中旬9:00-15:00为茶园蒸散速率极显著高于油菜地、小麦地和撂荒地的关键时期,差异最大。  相似文献   
38.
中国北方小叶杨概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述了小叶杨的栽培利用史和生物学特性,指出应对小叶杨给予正确认识,并采取保护和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39.
臭椿和苦楝的生物活性物质 ,对天牛有很强的驱避作用 ,它对天牛成虫取食 ,交尾活动影响很大。通过林分模拟试验 ,得到进一步证实 ,并从供试的 8种活性物质标样中 ,筛选出驱避效果最佳的 2种挥发性物质 :β -蒎烯和β -丁香烯  相似文献   
40.
我国对外化肥工业投资简析●吕文化肥对于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其中的人口大国来说,是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发展中大国中国、印度、巴基斯坦等在本国经济取得一定发展后,为了深入解决农业问题,纷纷投入巨资用于化肥厂矿建设。据报道,1985—2000年世界化肥工业总投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