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林业   23篇
综合类   7篇
园艺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以水曲柳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以培育大径材为目标,采用典型取样法,研究不同强度间伐对水曲柳天然次生林的生长变化及乔木层组成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间伐强度对水曲柳胸径生长及材积生长差异显著,以弱度和强度间伐的天然次生林分中水曲柳中大径级林木较多,以中度间伐胸径生长率最大;不同间伐强度水曲柳天然林中,林木径级分布以强度...  相似文献   
12.
将来自内蒙古呼伦贝尔海拉市和黑龙江省伊春市关防风种子,采用随机区组方式设计小区,以关防风根长、根粗、鲜根重和样方产量为指标,研究关防风不同播种量和移栽密度下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在关防风播种育苗过程中,适宜的播种量为3 g/m2,条播方式播种,沟距20 cm;在不同栽植密度下,随着栽植密度的增加,主根粗和根鲜重表现出下...  相似文献   
13.
东北地区野生花木蓝嫩枝扦插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进行了花木蓝嫩枝扦插技术的优化试验。正交试验的3因素为生根促进物质、不同浓度和不同处理时间,试验观测指标有生根率、生根数和主根长度,计算根系指数、根系效果指数,并对观测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方差分析后3个指标在0.05水平上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结合3个指标的综合表现,筛选出处理号5(A2B2C3)为最佳处理组合,即插穗用NAA溶液100 mg/L的浓度处理30 min,生根率、生根数和根长可达96%、9根和16.04 cm,根系效果指数达10.33。翌年移栽成活率为90.5%,翌年移栽时苗木更壮实,生理失水少,利于苗木移栽。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不同地形对1年生关防风生物量的影响,在同一块地上分别随机选取5个5°的坡地样方和5个平地样方,开展关防风1年生苗生物量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1年生关防风整株折干率平均为27.0%;不同地形幼苗干品株茎长度、根长度、总质量、根质量差异显著,根粗度差异不显著;坡地茎长度、根长度、单株总质量、根质量高于平地。环境条件基本一致,管理措施相同的情况下,有一定坡度的地形有利于关防风生长,使其生物量积累更多。  相似文献   
15.
对6年生钻天柳嫩枝扦插苗生长特性及优良单株选择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6年生钻天柳嫩枝扦插苗高生长平均4.8578 m,最高6.5 m;胸径生长平均31.3079 mm,最大58.24 mm。胸径、树高分布基本遵循正态分布;钻天柳扦插苗初期栽植苗木等级对钻天柳树高生长影响较大,栽植密度对钻天柳胸径生长影响较大;初步选出优良单株15株,初选优良单株树高平均值5.84 m,超过3块地树高平均值的20.22%,最优个体超过树高平均值的33.81%;初选优良单株胸径平均值50.97 mm,超过3块地胸径平均值的62.80%,最优个体超过胸径平均值的86.02%。  相似文献   
16.
黄榆(Ulmus macrocarpa)是半干旱地区优良的先锋树种和水土保持树种及用材树种。通过对采自吉林地区4个黄榆集中分布区的黄榆果实大小、千粒质量测量与分析,确定不同采集地间黄榆果实大小、千粒质量存在显著差异;确定松花湖区黄榆果实大小、千粒质量最大,并从中选择出3个果实大型优良单株。  相似文献   
17.
综述大叶小檗形态特征、方式、有效成分及功效、利用现状和开发前景,对大叶小檗播种繁育进行了试验研究,以利于大叶小檗的野生资源利用及人工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相同树龄和相同生境下的东部白松(Pinus strobus)和旱柳(Salix matsudana)叶片为材料,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了二者叶片表面的真菌种类,并进行了多样性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东部白松叶片表面包含的真菌分为3门、16纲、36目、65科、72属,总计75种;旱柳叶片表面真菌分为3门、16纲、33目、60科、78属,总计75种。东部白松叶片表面对酵母菌类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旱柳叶片表面真菌的多样性、丰富度高于东部白松,但是东部白松叶片表面真菌的均匀度更高。  相似文献   
19.
对1年生俄罗斯花楸播种苗苗高、地径的年生长量进行调查的结果表明:1 m2产苗量34~178株,最大苗高114.5 cm,最大地径17.36 mm,总体平均苗高为38.24 cm,地径平均为7.24 mm。初步确定俄罗斯花楸1年生播种苗最适宜密度为60株/m2,在此密度下苗高平均为50.28 cm,地径平均为9.38 mm。苗高、地径和密度相关性显著,苗高与地径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49,苗高、地径与密度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42、-0.372,密度越大,苗高、地径越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