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36篇
基础科学   4篇
综合类   48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71.
为明确楚雄腮扁叶蜂雌虫头部交配响应相关基因表达情况,取交配后1、6和24 h(交配后24 h开始产卵)以及未交配的雌虫头部进行转录组分析,通过基因功能注释和富集分析明确头部交配响应基因表达情况,并预测可能涉及的生物学过程。结果表明,与未交配组相比,交配组在交配后1、6和24 h分别有621(448个上调、173个下调)、918(389个上调、529个下调)和172个(124个上调、48个下调)差异表达基因(DEGs)。交配后1 h上调DEGs共富集到115条GO(基因本体)术语/KEGG(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多涉及物质和能量代谢,如氨基酸和脂类的合成与分解等;交配后6和24 h上调DEGs共富集到35条GO术语/KEGG通路,涉及范围较广,包括环境信号、细胞凋亡、生长发育及消化系统等。交配后1、6和24 h下调DEGs共富集到89条GO术语/KEGG通路,所涉及的范围更广,如疾病、循环系统、寿命、免疫和环境信号等。此外还找到31个神经肽/神经肽受体编码基因[包括1个DH-PBAN(与滞育和性信息素合成有关)同源序列]、78个OBPs(气味结合蛋白)以及1个SPR(性肽受体)...  相似文献   
72.
日科学家提出用纳豆丝成分绿化沙漠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日本九州大学的农学家最近提出,可以用纳豆丝成分帮助绿化沙漠。这一设想引起日本政府的重视。纳豆是日本家喻户晓的豆制品,它的最大特点是能够拉出大量的丝状物。据介绍,这种丝状物是由氨基酸中的谷氨酸形成的。  相似文献   
73.
利用浙江省杭州市西溪监测站2014年12月1日到2016年11月30日的监测数据,分析了6种大气污染物(SO_2、NO_2、CO、O_3、PM_(2.5)和PM_(10))的变化特征及其相关性,探讨了气象条件对污染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研究期间SO_2和CO达到了空气质量一级标准,但NO_2、PM_(2.5)和PM_(10)超标严重,平均浓度分别是二级标准的1.21、1.40和1.04倍。2)除O_3外,其余污染物均呈冬高夏低的变化特征,而O_3浓度为夏高冬低;大气氧化性O_x冬季受NO_2主导,其余季节受O_3主导。3)PM_(2.5)与NO_2、CO浓度呈显著正相关,其次与SO_2、O_x(夏季)也存在较强的正相关性。4)温度与O_3呈较强的正相关,而与其他污染物呈负相关;相对湿度、风速和降雨量与SO_2、NO_2、CO、PM_(2.5)和PM_(10)存在负相关性,而CO受相对湿度和降雨量影响较小。该研究可为杭州市大气污染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4.
通过对2010年至2011年两年的2~6月云南元江坝区稻田内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áth)]及其2近缘种的数量变动进行的调查分析显示,3种飞虱的发生具有明显的时序性。稗飞虱[S.vibix(Haupt)]及烟翅白背飞虱[S.kolophon(Kirkaldy)]发生最早,是2~3月秧田内的优势种;白背飞虱发生较晚、起始虫量极低,但种群增长极快,在4月后取代上述2种成为优势种。研究结果表明,元江坝区灯下监测中出现于主虫峰前的低小虫峰可能为另外2种飞虱的种群增长所致,测报工作中应加强对3种飞虱的甄别;白背飞虱种群"低起始、高增长"的特点是当地种群繁殖与迁入种群汇聚相叠加的结果,后续研究将阐明该区域越冬白背飞虱的数量、分布及成灾贡献率。  相似文献   
75.
彭艳发  胡菊英  彭志兵  肖霖  叶辉  彭志雄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4):16822-16824,16827
蜜饯是我国经典、特色且深受百姓喜爱的传统食品。然而,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饮食观念的改变,蜜饯产业的发展遭遇了瓶颈。针对近年来蜜饯产业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尤其是原料供应、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生产设备、人才力量以及产业升级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释,以期为今后蜜饯产业的发展方向以及相关法规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6.
利用云南半帚孢测试了干季中云南松抗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云南松抗性的相对强弱与降雨量及环境温度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r=-0.7798和r=-0.4627,|r0.05|=0.811,P>0.05。在干季前期,温度较低,降雨量偏少,松树的针叶及韧皮含水量较低,伴生菌的生长力较低,云南松的抗性相对增强,这一时期内纵坑切梢小蠹危害较轻;而干季后期,温度逐渐升高,降雨量也有所增加,松树含水量较高,伴生菌的生长力增强,云南松的抗性相对减弱,因此该时期内纵坑切梢小蠹的蛀干危害较严重。  相似文献   
77.
云南潞江坝桔小实蝇成虫种群变动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2004-2006年采用诱蝇谜对云南潞江坝桔小实蝇成虫种群动态进行诱捕监测,并就气候因子及寄主植物对该种群变动的影响进行系统分析.云南潞江坝桔小实蝇成虫种群表现出全年性发生,并明显分为种群高位(5~11月)和低位(12~4月)2个时期,成虫种群增长呈单峰型,高峰期出现在8月.芒果、龙眼、柑桔、番木瓜、荔枝、番石榴是桔小实蝇在该地区的主要寄主水果,其种植面积、挂果期和产量对桔小实蝇种群数量变动影响较大,是影响该地区桔小实蝇种群变动的主要因素之一.逐步回归分析揭示,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最高气温、月降雨量、月雨日数、月日照时间和月相对湿度综合影响5~11月潞江坝桔小实蝇种群数量变动,其中雨日数和空气相对湿度的影响最为明显;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最高气温、日照时间和空气相对湿度综合影响12~4月潞江坝桔小实蝇种群数量变动,其中月平均最高气温和月平均气温的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78.
番石榴实蝇研究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述了番石榴实蝇主要生物学、生态学特点以及分布和分类学地位和防治措施,并简介国内研究的近况。  相似文献   
79.
纵坑切梢小蠹蓝污真菌侵害云南松树组织解剖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辉  吕军 《林业科学》2001,37(6):71-74
通过对云南松树进行纵坑切梢小蠹(Tomicus piniperda)蓝污真菌(Leptogramphium yunnanense)接种试验,对云南松受害组织进行了形态解剖观察,验证了蓝污真菌对云南松的致病作用。蓝污真菌发现于受害木质部和韧皮组织中的各类细胞中,在木质部,蓝污区域呈现出以心材为中心的扇形分布。在韧皮组织内,蓝污真菌主要沿着细胞轴向在垂直方向上生长,并可通过孔纹进入到水平方向上的相邻细胞内。本项研究揭示了该蓝污真菌在云南松树干韧皮和木质部组织,细胞内的生长和蔓延规律,进一步表明纵坑切梢小蠹蓝污真菌L.yunnanense是云南松的一种病原真菌。  相似文献   
80.
小蠹虫是针叶树木的重要害虫。为减轻或避免小蠹虫的危害,针叶树木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逐步发展形成了由原生性防御和诱导性防御构成的特定抗御体系,最终在与小蠹虫的竞争中获得了一席之地。文章综合了国内外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对针叶树木防御体系的基本特征、产生机制及其生态学功能进行了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