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9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5篇
  12篇
综合类   77篇
农作物   9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3 毫秒
121.
云南省剑川县从2010年开始种植香葱,面积由3.4公顷扩大到40公顷,以葱叶生产为目标的小春香葱,每667平方米产量达到4~5吨,产值达到8000~10000元。本文总结了香葱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地块选择、整地施肥、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等方面的内容,为香葱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2.
灌区积盐规律及竖井排灌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23.
为建立兔出血症病毒(RHDV)的血清学检测方法,本实验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将RHDV衣壳蛋白VP60的3个区域VP60-1(aa2-aa208)、VP60-2(aa174-aa425)和VP60-3(aa342-aa579)分别进行原核表达,获得了大小为42 ku、47.5 ku和45.6 ku的重组蛋白。经ELISA和western blot试验分析显示3种重组蛋白均能够被RHDV阳性血清识别,但VP60-1较VP60-2和VP60-3具有更好的反应原性,因此以表达的重组蛋白VP60-1作为包被抗原建立了RHDV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对不同免疫期兔血清的检测结果与HI呈显著相关性。对临床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该ELISA方法比HI试验更敏感。本研究以VP60-1为包被抗原建立的ELISA方法可以用于RHDV疫苗的免疫评估。  相似文献   
124.
由于农业机械使用上的季节性和本身工作的局限性,一种农机具一年内只能完成一种或几种作业项目,而且只工作很少一段时间,停放保管的时间很长.一般农机具又不像工业机械那样在库房内保管,而是经常在露天放置,遭受风吹、日晒、雨淋等侵蚀,若不精心保管,机具在停放期间的损坏将远远超过工作期间的损坏,甚至变成一堆废铁.为了延长机具使用寿命,休闲期应做到以下五防.  相似文献   
125.
126.
我国马种遗传资源目前尚有一定优势,应当进行合理,有效的保护和利用,因此要重视马种资源的和科学的开发。  相似文献   
127.
张书芹  蔡明历  刘焰  姚明镜  郝大翠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3):7588+7591-7588,7591
[目的]改进粗糙链孢霉杂交试验的方法。[方法]对粗糙链孢霉培养条件、杂交方法、最佳取材时间及子囊孢子成熟时对应的子囊果的形状进行研究。[结果]粗糙链孢霉菌种的活化、杂交均可在玉米培养基上培养;在杂交时,将菌丝挑到无菌水中制成菌液,用菌液接种,方便快捷;在25℃,21 d左右取黑色长刺状凸起的子囊果成熟度好,压片效果好。[结论]试验结果可应用于遗传学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28.
为了保证枸杞果汁良好的感官品质,提高出汁效率,试验以枸杞果汁为原料,通过添加果胶酶、半纤维素酶,调整二者复合比例,考察在不同温度以及酶解时间等条件下,复合酶对枸杞果汁出汁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枸杞果汁中添加2.5 g/L复合酶(果胶酶与半纤维素酶比例为2∶1),在50℃下酶解120 min,出汁率可达87.12%,明显提高了枸杞果汁的出汁率。  相似文献   
129.
自沙芥属(Pugionium Gaertn.)建立以来,本属先后发表了5种及1变种。但就个别种或变种的存在与否及其分布问题,学术界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争议。作者经查阅标本及在几种植物的主要分布区进行实地调查,通过对本属植物根、叶的形态解剖学结构及种子特性等方面比较研究,认为:本属植物共4种,即沙芥(P. cornutum Gaertn.)、斧形沙芥(P. dolabratum Maxim.)、距沙芥(P. calcaratum Kom.)和翅果沙芥(P. pterocarpum Kom.)。作者同意齿冠沙芥(P. cristatum Kom.)应与斧形沙芥合并,至于宽翅沙芥(P. dolabratum var. platypterum H. L. Yang)实际上就是翅果沙芥(P. pterocarpum Kom.),应予归并。  相似文献   
130.
氮肥运筹对水稻氮素吸收和稻田渗漏液氮素浓度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大田试验,设计3个不同氮肥水平(0、150、240 kg N·hm~(-2))和两种不同施肥比例(基肥:分蘖肥:穗粒肥=40%:30%:30%、基肥:分蘖肥:穗粒肥=30%:20%:50%),研究了氮肥运筹对水稻氮素吸收和稻田渗漏液氮素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稻田渗漏液中NH~+_4-N、NO_3~--N和总N浓度在施肥后第3 d达到最大、随后降低,在施氮后的第7 d,分别降为峰值的5.6%~16.9%、13.8%~22.5%、22.5%~34.5%.施氮水平处于0~240 kgN·hm~(-2)时,水稻产量、氮素积累总量(total N accumulation,TNA)和稻田渗漏液NH~+_4-N、NO_3~--N和总N浓度随着氮素水平的提高而显著增加;在较高氮肥水平(240 kg N·hm~(-2))下,与氮肥前移相比(基肥:分蘖肥:穗粒肥=40%:30%:30%),采用氮肥后移(基肥:分蘖肥:穗粒肥=30%:20%:50%)的施肥比例,水稻产量和成熟期TNA分别增加6.2%和16.4%,稻田渗漏液NO_3~--N及总N浓度分别降低8.9%和4.8%.而对NH~+_4-N浓度影响不显著,说明适宜的氮肥运筹可以增加水稻的产量和氮'素吸收,减少氮素渗漏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