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16篇
林业   51篇
农学   3篇
  3篇
综合类   16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大平顶枣是辽宁朝阳地区的枣树优良地方品种。具有早期丰产、抗寒、抗旱、耐瘠薄等优良特性。为探讨其适宜的丰产栽培技术,2002—2006年,我们在辽宁省朝阳县孙家湾乡设置1.1hm^2试验园,进行丰产优质栽培试验,大平顶枣栽后第2年开始结果,每667m^2产量120kg,第3~5年每667m^2产量分别为625、1020、1210kg,果实平均售价2.0元/kg。并初步总结出大平顶枣适宜的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杉木纯林进行密度调控,并采取封育和非封育管理6 a,结果显示:短期的封山育林对杉木林分的整体状况没有产生明显的影响,但对其林下植被的物种多样性及植被的生长产生了较显著的影响,在封育区林下植物有60科、101属、116种,植被的总盖度达85%,而非封育区林下植物只有49科、78属、88种,植被的总盖度仅达60%;封育区与非封育区比,封育区林下植物种数增加了28种,增量为31.82%,植被总盖度增加了25%,且多了1层高度>2 m的木本植被层.主要植物特征值分析显示:封育区林下植物的相对密度、相对盖度及重要值等特征值较高的种数都比非封育区多,所占的比例也高;在封育区,对叶榕的重要值最高,达100.43%,且重要值≥35%的种有16种,占其林下植物总种数的13.79%,而在非封育区,断肠草的重要值最高,仅达34.77%,重要值≥35%的种为零;封育区林下植物的优势度比非封育区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桂西南不同树种人工林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桂西南多个树种、多种经营模式人工林的生长量、林下土壤及植被的调查研究和经济效益分析表明:米老排、红椎、西南桦等速生阔叶树种的生长量优于针叶树种,其中,胸径、树高年平均生长量以米老排为最高,分别达1.67 cm、1.29 m,分别比马尾松增长60.6%、61.2%,比杉木增长70.4%、57.3%;林分的年平均蓄积生长量则以西南桦为最高,达20.44 m3·hm-2·a-1,比杉木高了近2倍.阔叶林的经济效益明显优于针叶林,混交林的效益优于针叶纯林,树种之间效益比较达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其中以西南桦的效益最好,年平均产值达21 459.7元·hm-2,比杉木高10倍多.对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表明:荒地造林后,土壤的密度、保水性、通透性得到改良;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富铝化作用增强,而其它的土壤养分,不同树种之间差异较大,但从总体看,阔叶林在改良土壤理化性质方面优于针叶纯林.  相似文献   
14.
在对优良珍贵阔叶树种的概念及其繁殖特性和生态特性等进行简要归纳的基础上,结合现有技术与生产实践经验,提出适合我国南亚热带地区优良珍贵树种发展的六种经营模式,这些经营模式对我国南亚热带地区以经营马尾松、杉木人工林为主的林业局(场),在进行树种、林种结构调整等营林活动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坡位对灰木莲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灰木莲(Manglietia glauca Blume)属木兰科(Magnoliaceae)常绿阔叶大乔木,树干通直,高大挺拔,材质优良,木材为散孔材,干材密度为0.611 g.cm-3,纹理细致,易加工,切面光滑美丽,干燥速度较  相似文献   
16.
车辆采藤法及其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对使用机动车辆法采收棕榈藤的方法及工艺问题进行了实质性的探讨,分别为"车辆行走法"及"车辆固定法"。采藤作业制定了较为具体的工艺原则及工艺方案,为实际生产中组织车辆法采收棕榈藤提供工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细菌肥料促进马尾松生长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是我国主要造林树种,产于我国南部,是亚热带东部湿润地区典型的针叶树种,广泛分布于全国的15个省区,占全国用材林面积的176%;近年来,马尾松人工林土壤立地质量退化、土壤性质恶化,病虫害时有发生,特别是在中、下等立地条件地区较为严重,引起林业工作者的普遍关注;合理施用化肥可以促进林木生长,然而,按目前林场的实际情况,大面积施用还很不现实,兼之施用化肥很容易造成环境污染,不利于土壤性质的改良。细菌肥料具有用量少、使用方便的优点,能促进林木生长、较好地改良土壤,增强林木的抗逆性,又不容易污染环境等,在未来的林业生产中,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1~3].  相似文献   
18.
我国森林地表凋落物现存量及养分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归纳总结了我国森林地表凋落物现存量、养分含量及贮量的变化规律,以及凋落物现存量的研究方法。结果表明:我国对地表凋落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亚热带,基本上涵盖了亚热带的各种林型,而热带和温带研究相对较少。从热带到亚热带和温带,随着纬度的增高,凋落物现存量增加,其平均值分别为4.62,28.44和68.90t.hm-2;L层所占比例逐渐增大,F和H层比例逐渐减小。此外,海拔、林型、林龄、群落演替及采伐强度等均影响凋落物现存量。地表凋落物的元素含量以有机C最高,其次为N或Ca,再其次是K和Mg,P含量最低。养分贮量具有明显的纬度地带性,即从热带、亚热带到温带,养分贮量逐渐增大,其范围大致是热带在68.7~147.9kg.hm-2之间,平均为117.6kg.hm-2;亚热带在15.1~1 504.4kg.hm-2之间,平均为199.5kg.hm-2;温带在367.2~1 499.4kg.hm-2之间,平均为767.7kg.hm-2。  相似文献   
19.
红花荷(Rhodoleia championii Hook.f.)别名红花木、红苞木、"吊钟王",金缕梅科常绿乔木。红花荷天然分布于我国的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区及贵州东南部。广西以十万大山、大瑶山、大明山、百色等地较为常见。    相似文献   
20.
对11年生红椎纯林、红椎×西南桦及红椎×马尾松的生长、碳素密度、生物量、碳储量及其分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经营模式红椎的胸径、树高生长量及乔木层生物量、碳储量都达极显差异( P<0.01)。红椎胸径、树高生长量及乔木层生物量、碳储量均以红椎×西南桦最高,分别达17.87 cm、16.27 m、127.52 t· hm-2、57.84 t· hm-2;17.87 cm、16.27 m、127.52 t· hm-2、57.84 t· hm-2;其次红椎纯林,分别为13.93 cm、12.78 m、108.67 t· hm-2、49.13 t· hm-2;红椎×马尾松最低,分别为11.57 cm、12.03 m、70.42 t· hm-2、32.22 t· hm-2。红椎、西南桦、马尾松的器官碳素密度范围分别为417.20~465.37、405.93~509.90、470.70~524.67 g/kg;相同树种不同器官及不同树种相同器官的碳素密度都达到极显著差异( P<0.01)。经营模式对乔木层生物量、碳储量在器官的分配有明显影响,模式间乔木层生物量、碳储量在器官的分配量达到极显著差异( P<0.01)。它们在各器官的分配比例,红椎纯林从大到小为:干(63.39%、65.25%)、根(20.46%、18.87%)、枝(7.76%、7.76%)、皮(7.22%、7.02%)、叶(1.17%、1.10%);红椎×马尾松从大到小为:干(63.43%、64.49%)、根(20.73%、19.31%)、皮(7.38%、7.60%)、枝(6.58%、6.58%)、叶(1.88%、2.02%)。红椎×西南桦从大到小为:干(67.53%、68.97%)、根(11.90%、11.01%)、枝(10.10%、9.99%)、皮(8.19%、7.64%)、叶(2.28%、2.3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