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13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16篇
  9篇
综合类   67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57篇
园艺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31.
探讨了清河林业局如何进行原条量材设计,以达到充分合理利用木材资源、提高木材价值、增加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32.
正一、养蜂生产的发展趋势现代养蜂生产的发展趋势是规模化饲养。规模化要求饲养管理技术标准化、养蜂生产专业化和机械化。饲养管理规模化的核心是简化饲养管理操作,让蜂群回归自然。就是改变管理过细的问题,将以脾为单位的管理方式,改为以分场为管理单位,实现一人多养,提高人均饲养规模,进而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33.
滞育是绝大多数昆虫为了在不利于自身生存的极端自然环境中存活下来而进行的一种生理过程,是昆虫与环境长期协同进化的结果。熊蜂滞育过程属于成虫生殖滞育,其滞育进程可能受保幼激素水平、热激蛋白表达以及物质代谢等方面的影响,但其具体的滞育调节机制尚未清楚。本文从昆虫滞育的相关假说、熊蜂滞育进程以及熊蜂滞育机制调控进展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后续熊蜂工厂化繁育中滞育技术的突破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4.
<正>为什么较大体型的熊蜂采蜜速度更快呢?Pouvreau(1989)提出,较大体型的工蜂在采集方面处于优势地位,因为它们的吻更长(吻长与总体长之间成正相关),因此能够采集到深花管花朵中的花蜜。然而吻长不能解释大体型的所有优势,因为吻短的熊蜂也可以更快地在浅花管花朵上采集。事实上,英国最常见的熊蜂都属于短舌熊蜂,大多数的长舌熊蜂都濒临灭绝。如果熊蜂拥有长吻便会取得生物学上的优势,那么我们期望熊蜂采集工蜂进化出更长的吻,而不是更大的体型。另一种可能性是,较大体型的熊蜂复眼较大,  相似文献   
35.
本文对当前种苗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种苗管理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36.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危害雏鸡和育成鸡.病原是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由双股RNA组成,无囊膜,淋巴组织、法氏囊为病毒攻击的主要器官.该病发病率高,危害严重,给养鸡业造成很大的损失.常用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是病毒的分离和鉴定、琼脂扩散试验以及易感雏鸡接种等.介绍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病原学诊断和血清学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37.
为适应出口型大葱对外观形状和平直的要求,济宁市技术推广部门逐步引进、试验、示范、推广了一批出口型大葱品种,增产增收效果明显,因其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良好,产量高,效益好深受广大葱农的青睐,推广面积逐年增大,现将配套栽培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8.
1试验目的 探讨天然除虫菊乳油(云菊5%)在奶花芸豆上防治桃蚜的防治效果,为其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9.
杜鹃红山茶花粉保存及其生活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 a生盆栽杜鹃红山茶嫁接苗的花粉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培养基配方、不同培养时间对花粉发芽的作用,并探讨了不同保存条件和保存时间下花粉生活力的差异。结果表明:杜鹃红山茶花粉发芽率呈抛物线型,在2.5%琼脂+10%蔗糖的培养基上发芽率最高,8 h的培养时间为杜鹃红山茶花粉发芽的最适观测时间,4℃和-20℃保存都是适合杜鹃红山茶花粉长期保存的条件,但4℃保存更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0.
珠海淇澳岛红树林群落空气负离子浓度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珠海淇澳岛红树林群落空气负离子浓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无瓣海桑群落空气负离子浓度昼间变 化为“V冶型特征,秋茄和水黄皮群落内的空气负离子浓度的昼间变化表现出双峰曲线的变化特征。空气负离子的 年变化特征表现为夏、秋高于冬、春,且夏季最高,春季最低。红树林群落空气负离子浓度与相对湿度呈显著正相 关。在释放负离子能力方面,秋茄群落释放空气负离子的能力要优于水黄皮和无瓣海桑群落。红树林内一年四季 的空气质量等级均在A 级或B 级,表现出优良的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