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28篇
农学   20篇
基础科学   9篇
  9篇
综合类   92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54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一、前言螳螂属于螳螂目螳螂科,是重要捕食性昆虫之一,是多种农林害虫的天敌。它具有繁殖力高、食量大、食虫范围广等特点。据报导,螳螂的种类很多;全世界已发现一千八百多种,我国已知的有五十一种。近年来,在棉田、松林和苗尉地进行人工释放试验,对降低害虫数量获得了初步成效。为了探索应用螳螂防治马尾松毛虫,作者从一九七八年开始,对螳螂的生活习性进行观察研究,与此同时,在林间进行人工释放试验。初步调查,我区北至全州,南至北海市的海岛上,都有螂螂分布。目前,初步发现和人工饲养的螳螂有广腹螳螂(Hierodula patellifera Serville),大刀螳螂(Paratenod-  相似文献   
152.
153.
154.
饲料安全与畜产品质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畜产品污染的不同途径、方式和程度,就如何从研究饲料的安全问题,包括添加剂的使用、饲料原料的选择、饲料的加工及品质控制等环节入手,加强饲料安全管理,生产出高质量安全型的畜产品,以确保人类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55.
刘政 《蚕桑通报》1996,27(2):57-57
农村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以前专业苗圃培苗的模式被改进.一年实生苗二年嫁接苗,三年大田栽植的方式已不适应.一种新的间作套种育苗的方式在我县逐步推广,初具规模.使土地的复种指数达350%以上,形成麦→菜→湖桑苗→瓜的模式.亩产菜2000kg,小麦300kg,湖桑苗1.4万株,甜瓜1500kg,主要方法如下:一、茬口安排 秋天小麦播种时留好桑行,即每播一畦小麦,三行占地约60cm,留大行35cm,然后在大行撒播菠菜等越冬青菜.冬春季青菜分批采收上市,剔大留小,到四月中下旬青菜收完后开始栽植二行湖桑嫁接体.六月上旬小麦收割后在空行间作一行甜瓜.  相似文献   
156.
我区地处江汉平原腹地,是我国著名的粮棉油产区,每年生产棉花近800~1000万担、油菜籽约30万吨。经榨油加工生产棉、菜籽饼近150万吨。由于传统习惯和毒性及适口性等问题,棉、菜籽饼多年来均未得到充分利用,多用作肥料,若全部用来作饲料,在饲粮中以15~20%的比例配合,可配制饲料750~1000万吨,解决3000~4000万头肥猪的蛋白质饲料。因此开发潜力和利用前景极为广阔,现就棉、菜籽饼的开发利用提出以下建议。  相似文献   
157.
活菌制剂又称益生素或原生素,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类新型饲料添加剂.它以活的细菌及其相应物质直接饲喂动物,能补充畜禽消化道内的有益微生物,扶植生理性或正常的微生物群,改善消化道菌群平衡,迅速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代谢能力以及饲料消化利用率,从而达到防治消化道疾病和促进畜禽生  相似文献   
158.
本试验区设在广西钦州市三十六曲林场,属北热带低山丘陵区,周围人口比较稠密,以农林业为主,村镇居民生活及发展砖瓦、石灰等副业均以柴草为能源,因此,对森林及林下植被破坏甚为严重;该林区分布有大面积马尾松纯林和疏残林,植被单纯,经营粗放.为马尾松毛虫大量繁殖提供了适宜条件。六十年代以来,在松毛虫大发生期  相似文献   
159.
0.3%苦参碱水剂等新型药剂对北疆棉蚜防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苦参碱对棉蚜的防治效果。[方法]以棉花品种新陆早33号为供试作物,研究0.3%苦参碱、25%阿克泰WG、0.5%啶虫脒(对照药剂)4、0%氧化乐果对棉蚜的防治效果。[结果]0.5%啶虫脒、0.3%苦参碱、25%阿克泰WG施药后37、1、5 d的虫口减退率分别为94.5%、97.1%、85.4%,90.8%、91.5%、87.7%和91.6%、93.5%、85.4%,校正防效分别为95%、99.5%、96.9%,91.2%、91.5%、98.9%和92.0%、96.7%、96.7%,40%氧化乐果对棉蚜的防治效果较差;苦参碱和阿克泰施药后第37、d对蚜虫的校正防效低于对照药剂,但施药后第15 d,苦参碱对蚜虫的校正防效高于对照药剂,阿克泰对蚜虫的校正防效与对照药剂相当。[结论]生物农药苦参碱防治蚜虫见效较慢,但其持效期长、环境污染小。  相似文献   
160.
进行不同种衣剂防治棉花苗期病虫害药效研究,结果表明:棉花种子用4‰锐胜和4‰Dynasty进行包衣后,能提高棉花的发芽率、增强生长势、促苗早发,促进根系生长,使棉花苗期生长稳健;并能够有效地防治苗期害虫的发生,降低虫口密度,减少防治成本;但对苗期病害效果不甚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